什么是傣族文化?看有多少人知道。)

一、傣族概况

傣族人口1.025万(1.990),主要居住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自治州、耿马、孟连、新平。

傣族历史悠久,其祖先自古就生活在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建立宜州郡。傣族聚居的地方是宜州县的西南边疆。公元69年,东汉时期,增设永昌郡,傣族地区归永昌郡管辖。当时的傣族先民首领多次派遣使者和艺人到东汉都城洛阳进行音乐表演,得到了东汉王朝的赏识和欢迎,并被赐金印和紫绶带。他们的首领被封为“汉室校尉”,与东汉建立了政治隶属关系。公元8-13世纪,傣族地区先后隶属于以彝族、白族为主体建立的蒙台梭利政权和云南南召大理政权王国。公元12世纪,西双版纳首领巴逐渐强大,统一各部,建立了以景洪为中心的“孟玲”地方政府,史称“金靖甸国”。据史书记载,被元朝封为“虎头金印”的人有几百万,此后一直与中央王朝保持隶属关系。元代傣族地区隶属云南省,实行土司制度。在德宏、西双版纳等地,我们设立了金牙傅玄部和切日军民总管理处,负责管理傣族地区。明代,这里专门设立了一个小土司区,全面加强土司制度。清代虽沿袭元明旧制,但在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内地傣族地区实行“改地为流”政策,派流官直接统治。国民党统治时期,在傣族地区设立县和行政公署,实行民族压迫政策。

尽管历代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但各族人民之间仍然存在着友好的交往和交流。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傣族的生产技术更先进,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更多,因此在坝区逐渐形成了一个各民族交换产品的集镇。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傣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方面对生活在山区和半山区的景颇、阿昌、德昂、布朗、哈尼、拉祜族、佤族、瑶族、基诺族等民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傣族与汉族的交往历史悠久,关系更加密切。早在秦汉以前,中缅印之间就有贸易往来,傣族的德宏地区是当时中外联系的渠道之一。元朝以后,大量汉族劳动人民和士兵迁移到傣族地区垦荒戍边,与那里的傣族人民安居乐业,相互通婚,各民族和睦相处。

二、傣语

傣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系壮傣语支。分为西双版纳话、德宏话、金平话。傣族的语音文字来源于梵文字母,各地不同。1954年间,人物进行了改革,分为戴娜(德宏)、戴露(西双版纳)、戴湛(瑞丽、耿马、澜沧等地)和金平傣族。西双版纳和德宏是两种傣语。

第三,傣族的天文历法

傣族人有他们自己的传统历法。傣语称为“祖拉萨哈”,意为“小历法”。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秦时期,而现在的傣历始于明朝之前。它是一种阴阳历。戴历的年份是阳历年,即绕太阳公转一周;傣历的月是阴历月,即周期为满月。一年分为65438+2月,单月30天,双月29天。以六月为一年的开始,它的第一个月相当于夏历中的十月。平均一年是350或355天,闰年是384天。傣族历法始于公元638年。

第四,傣族的医疗保健

傣医药作为一门学问,是傣族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傣族人民在与疾病的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收集了丰富的偏方,采集了成千上万种草药。其中,《当哈雅》是傣族的一部重要医学文献。

根据文献记载,当傣族人迁移到景永时,许多村庄死于流行病,但只有景永巴特的一个村庄没有人死亡,所有人都很强壮。他们开辟了许多领域,生产发展很快。一天,一位名叫伯的老人上山采野果。他路过那个村庄,惊讶地发现村子里的每个人都很健康。他问村里的人:“你们吃什么?为什么大家都强?”村里的人告诉他:“我没吃别的,但刚来的时候,大家每天都上山摘野果野菜吃。也许这是有原因的。”

博牙回去的时候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其他村的人,劝大家试一试,上山摘野菜吃。大家都想治好病,就照博牙说的做了。一段时间后,果然奏效,疫情明显减少。博牙注意从大家采摘回来的野果野菜中挑出样本保存。以后只要村里有人生病,他就会根据样本找这些蔬果给病人吃。有的吃了病就好了,有的效果就没那么好了,但是吃的不一样就有效果了。就这样,他慢慢总结,积累经验。每当有人生病时(当时主要是疟疾),就根据不同类型的疾病进行治疗。随着疾病的逐渐减少和人们的健康状况,傣族人把博的牙齿称为“摩崖”,意思是能治病的人。此后,出现了戴医生。写好后记录下来,成为今天比较完整的傣医书。

傣族传统医学手稿:傣族经典医学著作。记载了傣医在药物、方剂、制剂方面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至今,有许多种写在月桂叶上的“月桂叶书”和用构树树皮支撑的纸张抄成的“棉纸书”。这是中国医学遗产中的瑰宝。目前,根据这些手稿,已经用汉、傣两种文字编纂出版了《德宏傣医药方集》和《西双版纳傣医药志》。

第五,傣族的宗教信仰

傣族是一个信仰南传佛教教的民族,傣语称为“布塔沙桑纳”。它对傣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8世纪传入傣族地区。在此之前,傣族先民信奉多神教,即原始宗教。由于佛教的广泛传播,佛教寺庙在傣族地区非常普遍。把儿子送进寺庙当和尚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尤其是在西双版纳,几乎所有男孩8-10岁都要进寺庙出家生活。他们在那里学会了读经,一般在1 ~ 5年回国。傣语大藏经八万四千部,大部分刻在贝叶上,称为贝叶经。其中有些是傣族僧人的作品和习俗,是根据佛教含义发展和补充的。

第六,傣族文学

民族文学:傣族有丰富的民间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叙事诗、寓言、神话、传说和童话。许多著名的叙事长诗,如《赵树屯与穆迪·纳诺》、《何鄂与洛桑·尼玛》、《阿姨的故事》等,在国内外都很有名。

史诗:巴塔马加罗,又名南师巴塔马加帕萨代。傣族创世史诗。内容包括世界的创造、人类的形成、傣族先民的兴起、迁徙和定居。其中有许多历史人物的傣族神话传说,是研究傣族古代神话和社会的古籍文献。

史书:鲁的历史原名《丝绸》(西双版纳年谱)。该书记录了从傣族首领巴真进入西双版纳建立金靖王国的1180年(傣历542年),到西双版纳解放的1950年,傣族的主要史实。书里有云南大学1947出版的李的译本,叫《亡者史》,译本从1180到1864。1958张补译1844 ~ 1950,题为《延续历史——西双版纳近百年大事》。这本书还有其他详细版本。《吕氏》为后人了解傣族的社会历史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资料,是傣族的重要历史文献。

七、傣族戏剧

西双版纳有泰缅歌舞,龙腾边境有具有中国特色的傣族戏剧。在大型宗教集会上表演歌舞剧,比如在车上宣威街一年一度的佛事大会。连续三个晚上都有歌舞表演,有历史故事,有宗教神话,有爱情传说,而服饰则五花八门,有纸扎成龙、孔雀、乌龟、仙鹤、鹿蚌,还有五颜六色的画。扮成美女的演员把纸包着的孔雀一分为二,双手抓住翅膀飞了起来。一个扮成年轻人的演员背着纸鹿跳舞。大乌龟用一个人躺在乌龟的肚子里,手脚是乌龟的四只脚,乌龟的脖子里有一个器官;它能使阴茎龟头突然伸出几英尺,然后缩入腹部,令观众捧腹大笑。

傣剧:傣剧已有约200年的历史。早期剧目有《十二马》、《公孙耕田》、《长勺对》等。本世纪初,盈江土司建立了第一个傣剧团。它在表演原有剧目的基础上,吸收和改编了许多京剧和滇剧剧目,同时吸收了它们的服饰、道具、乐器等元素,丰富了傣剧。总的来说,傣剧人物不多,主要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生活习俗。表演形式灵活活泼,短小精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傣族人民的喜爱和欢迎。

傣剧:傣剧的一种。流行于云南德宏州的盈江、泸西、梁河、龙川、瑞丽等县,保山的保山、腾冲、龙陵等县的傣族聚居地。傣剧以“二人转”(男女对唱)、“打白马”(一种逢年过节人人都希望的歌舞)、“海印”(一种牛表演的歌舞)等傣族民间歌舞为基础。向云南花灯学习后,发展成为具有一定情节和人物的《十二马》、《布顿拉》(老人耕田)等歌舞。

傣剧的表演是在提炼本民族各种舞蹈的基础上,吸收汉剧的表演技巧而丰富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传统剧目有改编自傣族民间传说和民间叙事诗的《罗汉》、《千瓣莲》、《红莲宝》、《一片温暖的东海》、《浪金布》、《七姐妹》、《思南王》等。有三圣回天、王莽篡位、三江东流、木刻斋、花果山、潘等。,这是根据汉剧和小说《演义》改编的。还有根据历史故事和传说改编的的《南征北战》和《张姐姐》。有新创作的现代戏,如《三回岩》《石头上的婚礼》《金湖缘》《在边界》《三丑会》。较有影响的剧目有《布顿拉》、《陶》、《何鄂与》、《左岩农》等。

傣族的文学作品大多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最古老的创世神话,在傣族人民中流传最广的是布桑盖和雅桑盖。至今,傣族人仍称布桑盖、耶桑盖为“我们的祖先”。有关于开辟西双版纳、勐遮、伊吾、建村、砍柴、修房子的神奇传说。在傣族地区,也有称聪明人的故事,如、、艾丝。这些理想化的人物拥有无所不能的技能和超人的智慧。

傣族诗歌包括歌谣和长篇叙事诗。傣族中有职业歌手或半职业歌手,傣语称为“赞哈”。

赞哈:傣族民歌。“赞哈”在傣语中是民谣歌手的意思。赞哈唱法是傣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艺形式。形式灵活简单,随时随地都可以唱。它被称为傣族人民生活中的盐。传统歌曲多为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也有艺人即兴创作的狩猎歌、酒歌,如《叫花树屯》、《缅甸四棵桂花树》、《庆新屋》、《哈路焦》等。新收录的曲目有《流沙河之歌》和《彩虹》。赞哈在傣族民间文学的传承和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歌声优美生动,人物形象细腻委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们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古老的歌谣是傣族文学的种子,至今仍以口头和手写的形式在民间流传。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云南)出版的《傣族古歌谣》中有许多短篇故事反映了原始时代傣族先民的生活、劳动、思想和感情。比如《蜈蚣歌》描写人类通过实践逐渐认识客观世界;《打水歌》描写人类逐渐改变生存状态;《采果之歌》和《采菇之歌》描写了人类的劳动生活。这些诗形式简单,节奏明快。

叙事长诗是傣族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神话叙事诗、姨妈颂、爱情悲剧叙事诗。神话叙事诗与神话传说基本相似。有很多关于阿姨的歌曲。“阿銮”一词据说来自梵文,指的是能工巧匠。在傣语中是指贫穷、意志坚强、技艺高超、诚实善良的英雄,或者是有福气、有能力的善良的人。佛教徒将这些故事描述为关于释迦牟尼转世的故事。阿伦的故事中有一些宣扬佛教教义的成分,但整体内容远远超出了佛教思想的范畴,堪称傣族民间故事集,涵盖了当时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阶级关系、伦理道德、婚姻爱情等。

随着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印度文化对傣族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武》是由印度的一个短篇小说发展而来的。《兰加希和》的情节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相似,但主题、人物、故事结构都有所变化。长诗强化了赵郎玛对十魔的战争,成为反映社会生活、政治斗争、宗教斗争的巨幅画卷。

傣族佛教保存经典丰富,翻译的三藏佛经包括相当多的经、法、论方面的经典,还有不少藏文经典。这些经典有的是用巴利语写的,用傣文字母音译,保留了小乘佛教经典的早期特征,有的是傣族僧人根据佛教教义精心制作的作品,记载了许多有关傣族地区的历史、地理、语言和文学资料。西双版纳、孟连、耿马等地的经书大多刻在贝叶上,称为《贝叶经》,其他地区则多写在当地有纹理的棉纸上。

八、傣族音乐

傣族音乐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包括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

民歌:傣族民歌包括民歌、叙事歌、悲歌和宗教歌。

山歌:多由田野山林中的年轻人或男女传唱。有的表达爱意,赞美家乡,庆祝幸福生活,有的即兴发挥。德宏地区的民歌有“寿妈”和“寿童毛”两种。金平一带的山歌,傣语叫“魂毛骚”,是青年男女在夜间唱的,有阿沁伴奏,曲调多为宫调,但以签结尾。此外,元江和景谷还有不同风格的民歌。

叙事曲:包括《寿修》(鹦鹉歌)、《寿吾哦》(叙事曲)、《寿暖红》(流水歌)、《桑红》(凤凰情诗调)、《陀》、《索》、《森》。称秀青的歌是用来唱爱情诗或叙事诗的民歌,流行于德宏的瑞丽、芒市等地。曲调充满念诵,类似于鼓调,家中中老年人常唱。在德宏瑞丽地区流行喊吴哦和暖热潮。前者音准饱满,后者歌唱性强,常用带屈折的羽化调式。桑红是流行于西双版纳的一种古老的诗歌形式,也是一首表达年轻人真挚爱情的抒情长诗。它有一本流行歌曲集。唱腔类似赞哈调,依词有自由旋律,可配以钱、圭等。,或者清唱剧。叶、索、森流行于孟连县边境的蒙阿地区。叶的音乐比较抒情,速度有点自由,多为羽调式,常配以弓弦乐器多洛。索的音乐更为活跃,节奏更快,多采用尚调式。森旋律性强,多为羽化调式。演唱时,索、森都有弹拨乐器伴奏。

挽歌:傣语称“为海呐喊”,包括“为海呐喊”、“为海呐喊”、“为海呐喊”、“为死者呐喊”,流传于德宏各地。喊海在傣语里是哭的意思,女人在葬礼上哭着唱。喊海塞嫂是姑娘出嫁,母女俩哭的时候,歌词表现了母女俩的爱情。两者曲调基本一致,音域不宽,旋律像是龚音三和弦的分解,句末长音往往伴有强烈的降调。呼,意为秦颂;喊蹦,就是口头串歌的意思。唱歌的时候不一定要有乐器伴奏,但是经常会在难过的时候唱。

宗教歌曲:德宏地区有佛教崇拜曲调、诵经曲调、倒水祈福曲调;西双版纳有拜佛调、升僧调、诵经快调、诵经慢调等。此外,还有反映原始崇拜的祭神调、巫唱的师母调、刘慎和巫师唱的占卜调。其* * *相同的特点是声调接近背诵。此外,还有催眠歌曲和童谣。

歌舞音乐:歌舞音乐有孔雀歌、鼓调、十二马调、伊拉会、手札等。大年初一唱歌,抢着荡秋千庆祝,伴着象脚鼓等打击乐器。

孔雀歌:傣语叫“喊罗勇”,流行于德宏地区。歌唱和孔雀舞表演穿插进行。音乐轻快活泼,多以音调形式出现。

鼓调:傣语叫“喊海灯”,流行于德宏芒市、畲坊一带。分为鼓调(喊灯)和鼓说唱调(喊灯)两种。这两种类型的音乐是相似的,前者使用龚调,后者使用郑调。歌舞穿插。

十二马调:傣语叫“喊马喜双”,流行于盈江、梁河一带。由12青年男女腰间系着竹制的彩纸载歌载舞,表现了青年人在追赶的途中两人一组见面唱歌的情况,以及每年12月的生产活动。曲调抒情,大多是商业模式。

依拉会:是一种群众歌舞,流行于西双版纳各地。每年泼水节龙舟放鞭炮时,人们载歌载舞,气氛热烈。歌词基本都是三句话,音乐也比较简单,多为羽化模式的三音或四音序列组成。

说唱音乐:主要流行于西双版纳和孟连。傣族人邀请民间歌手参加庆祝活动,建造新房子,结婚和生育,以及佛陀仪式。这种半职业艺人在西双版纳被称为“赞哈”,在孟连被称为“沃干”。各地流传的曲调有赞哈调、沃干调、孟连调等。一人唱,一人伴奏,两种乐器伴奏,即钹和西岐。旋律与语言结合紧密,节奏相对稳定。音乐结构基本上是段落的重复变化,歌词多是押韵的。因为歌词的结构是自由的,短语的数量和长度都不是固定的;乐器伴奏往往与声部形成复音关系。

戏曲音乐:傣族戏曲是在傣族民歌和歌舞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借鉴了汉剧艺术的表现手段,流传于德宏、保山、临沧等傣族聚居地区。傣剧包括多种男女唱腔,男声多为羽调式,女声多为征调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傣族戏剧吸收了多种傣族民歌和舞蹈音乐,丰富了演唱内容,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傣剧的唱腔基本上是由上下句组成的一段,其变化是重复的。因为歌词的数量可多可少,咏叹调短语的长度也各不相同。以前的傣剧只有小鼓、小锣、小钹伴奏,后来逐渐采用多种民族乐器和西洋弦乐器,组成新的傣剧乐队。

民族乐器:傣族民族乐器包括芦笛、葫芦丝、单簧管、木叶等。弹拨乐器有琴、口弦等;弓弦乐器有西洋簋和圆号簋。打击乐器有象脚鼓、光龙、光边、光态、钹等。

罗莽:傣族、佤族、壮族、景颇族和德昂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云南、广西等民族地区。芒锣浑圆厚实,材质为黄铜。锣面较低,中央有乳头凸起。锣旁边有两个穿皮条客的洞。演奏时左手提锣,右手持槌演奏。还有大小不一的唱片被织成芒,挂在木架上演奏。多用于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

九、傣族舞蹈

象脚鼓:流行于云南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是一种男性自娱自乐的舞蹈,因舞者头戴象脚鼓而得名。象脚鼓用芒果或木棉树干镂空,外覆牛皮,形似象脚鼓。鼓长短不一,老年人约1.7米,中老年人约1米,矮的约0.7米。长象脚鼓舞端庄自然,步伐缓慢,击鼓方法多变,鼓点节奏丰富;中国象脚鼓舞稳健扎实,浑厚有力,动作幅度大,如甩鼓、转鼓、卷腿等。短象脚鼓以灵活腾跃著称,有斗鼓、打鼓等竞技内容。象脚鼓是云南省的一种代表性舞蹈,在所有盛大的节日和舞蹈行列中都以象脚鼓为首。

孔雀舞:傣语称“加洛雍”、“番洛雍”或“加南洛”。是傣族最流行的舞蹈,流传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被称为孔雀的故乡。在傣族人眼里,孔雀是吉祥、幸福、美丽和善良的象征。因此,孔雀成为傣族最受欢迎的民间舞蹈。在泼水节的庆祝活动中,跳孔雀舞是必不可少的活动。那时,傣族家庭成员会聚在一起,打芒锣,打象脚鼓,跳美丽的孔雀舞来庆祝节日。孔雀舞原本是一种古装舞蹈。演员头戴菩萨金冠,面戴金刚面具,腰间系一只用彩纸或布条绑着的孔雀,双手用细绳牵着孔雀翅膀的尾巴,随着锣鼓的节奏做出各种优美的孔雀动作。后来,他们在没有道具的情况下跳舞,伴随着象脚鼓和芒锣。孔雀舞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非常流行,几乎每个村子都有比较好的舞蹈。

花环舞:傣语叫“加东”,是年轻人的集体舞蹈。主要流行于德宏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如今只在重大节日才跳,已经成为一种有组织的舞蹈表演。在花环舞中,花环是用鲜艳的花朵绑在约两米长的竹箅子上制成的。跳舞时双手握住花环的两端,在移动步伐的同时强调花环的变化。并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加兰舞跳到极乐时,由一人指挥,舞者一起从慢板转到快板,有踏步、“错跳”等动作。

大鹏鸟舞:大鹏鸟舞,傣语称“嘉伦”。这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傣族人在盛大的节日里跳舞。主要流行于瑞丽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大鹏鸟舞苍劲有力,粗犷有力。舞蹈主要表现大鹏鸟斗雨神的动作及其不畏强暴的气质。动作变化快而有力,建模时间长。“三弯”舞棱角突出。比如出场动作一般是大跳接着大舞的造型,表现出大鹏鸟从空中快速下降的豪迈。多用爪手(手指扇)和掌手,这些手加强了动作。大鹏鸟舞只有一两个表演者。以前我们跳舞的时候会戴大鹏鸟道具和面具,现在大部分都被抛弃了,充分发展了舞蹈动作。鼓点极其丰富,鼓点深沉有力。

十、戴艺术。

傣族织锦:傣族人民生产和使用的一种具有民族风格的纺织品。傣锦是以苎麻为原料的彩色织物,图案为几何图案,采用挑花的方法编织而成。傣锦是用腰机织成的。织幅不宽,长度有限。细苎麻线织成平纹组织作为地组织,粗苎麻纱染色作为色纬。平纹部分没有花纹,但使用彩色纬纱时,纬纱浮在织物表面。傣锦常用小方块组成的菱形回文。菱形花纹翻转时,往往会被另一种颜色的纬纱所代替,所以织物表面上的色调往往会随着菱形花纹的斜向转换而发生变化。色调要求和谐,以棕黑色傣锦图案为主。傣锦以摘花为图案,织物表面出现大量浮花图案。翘曲的经纱卷绕在木辊上,然后穿过分束器和综片,纬纱则卷绕在小管上。编织时,可将缠有经纱的木辊挂在框架上,将经纱展开,经纱上已画有图案。织锦时,只需要一个梭子在提综时平纹织造,另一个梭子在织造前需要根据花纹把经纱挑起来,然后用双纬彩色纱一次织出两根彩色纬纱。打纬时,用打纬刀压住纬纱。这种方法不适合生产太宽太细的面料,花型也不要太复杂。傣锦质地刚劲,花纹美观,多用于被套或装饰。傣族织锦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作为一种工艺美术品,也受到其他民族人民的喜爱。

Xi。傣族建筑

建筑艺术独树一帜,尤其是寺塔和飞越江面的竹桥。傣族佛寺精致宏伟。寺庙中的雕塑和壁画既有南亚的艺术风格,又显示了中原文化的影响,是傣族造型艺术的精品。宝塔风格多样,如金刚宝座、密檐、亭台、金钟等。宝塔也分为单塔,双塔和组塔。大部分塔都是中间一个大塔,周围几个小塔。比如盈江的曼梦麻池塔有40多座小塔,就像捧着月亮的星星,冲天而起,气势磅礴。

傣家竹楼: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的居住形式。戴竹楼是一座全用竹子建造的两层小楼。楼上住人,楼下拴牲畜。柱子、横梁、屋架都是用粗大的竹子做的,墙壁是用竹片编的,砍下的竹子被削平做地板,门窗也是竹子做的,屋顶用茅草或葵花叶覆盖。底层部分架空,用于养牛、捣米或堆放杂物,部分用竹墙围起来作为粮仓或厨房。二层有供人居住的厅堂和卧室,一侧或两侧有游廊和露台。屋顶坡度较陡,屋脊两端设置通风孔。屋檐低矮深远,起到遮阳挡雨的作用。玄关下面装了楼梯,供人上下。傣族竹楼通风凉爽,干净明亮,还能防备野兽的袭击,所以很安全。

十二。傣族的娱乐

丢包:丢包不仅是傣族青年男女喜欢的传统娱乐活动,也是他们选择对象、寻找恋人的一种方式。每当傣族新年到来时,姑娘们就用花条精心制作一个多棱形的布袋,里面装着棉籽,四角有花穗,中间有一根长约60厘米的绳子,上面绣着各种图案。这是女生的定情信物——花包。包丢了,几个男女分在广场两边,互相扔包。谁没接到包,把包摔到地上,谁就要受罚。如果男方收不到,就把包里的钱输给女方。如果女方收不到,他就把饰品输给男方。男方会得到胜利品,在家里展示,但不会据为己有。第二天还是会把原件还给女方。每年春天都有客人丢包的宴会。这一天,附近村子的姑娘们,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来到广场上,肯定有五六十人。每个人都背着一个棉籽包,一个上了年纪的领导拿着一朵蓝色的花。外宾拿着许多铜钱到广场上打,两阵相对,距离不到五十尺。傣家姑娘没等你站稳脚跟,一个个扔了五六十个棉籽包。当然大部分都倒地了,所以输了。一群妇女为奖品而竞争,每人得到三枚铜币。接下来的比赛,客人还是把棉包扔了过去,但是他们收不到,每人送了一朵花。这样,铜钱都丢了,花也散了,你也就无法满意地参加聚会了。

泼水节:傣族的浴佛节,又称泼水节,是男女青年狂欢的日子。泼水节那天,村里的青年男女一大早就成群结队地到山里采摘野花枝,带到佛寺供佛。中午在院子里放一尊佛像,拿干净的水给佛洗澡。洗澡后,给花浇水。男女互相泼水取乐,等到全身湿透,再一起提水上街游行。当他们遇到人时,他们用水泼它。无论是土司还是汉宫,他们都只有微笑。在这一天被泼水是吉祥的,所以人们故意走到街上让年轻人疯狂地泼水玩耍,直到街上都是水,他们才开始尽情地玩。

赛龙舟:在每年的端阳这一天,傣族人举行赛龙舟。比赛时,他们使用通常在河里航行的小木船,并用五颜六色的花系住它们。每艘船都由许多年轻人驾驶,他们在河上比赛速度。数百里男女盛装在河两岸观看,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获胜者将获得奖品。

霍登:霍登在傣语中被称为“宫非”。在泼水节的晚上,人们可以看到傣族人把巨大的灯笼放在空中。烧灯笼是泼水节的传统活动。据说佛教传入西双版纳时与原始宗教争夺传教权,佛教用火灯笼与原始宗教争夺更高的地位。比赛的结果是,灯笼升得比高升还高,佛教赢了,灯笼流传了。后来,放花灯成了戴家的一种精神寄托。人们把钱和其他东西绑在灯笼的底部,让它把这些东西带上天空,同时把人死后的灵魂带上天空。今天,傣家赋予了照明灯新的内容,它带着傣家美好的理想和愿望飞向天空。

灯笼是棉纸做的,做一个灯笼需要上百张棉纸。火灯底部不粘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