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平县经济

2014年,连平县国内生产总值106.1.3%,工业增加值79.4亿元,增长1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4.6亿元,增长17.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安平的经济发展分为四个时期,从1953年土地改革结束到1988年。

第一期(1953~1957)

这个时期是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甚至工业、农业等行业也持续正常发展。农村已经完成了土地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对私营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分到了田里,翻身做了主人。他们种田的热情空前高涨,进行了治山治水等农田基本建设。粮食产量猛增,农业生产快速发展。1957实现了“三个90%”,即90%的农民合作,90%的耕地增加,90%的农民增收。那一年,国务院授予李安平“全国农业先进县”的荣誉称号。与此同时,工业从几乎空白发展到初具规模。到了1957,已经成立了6个地方国营工厂。连(平)新(丰)公路已经开通,连平县的汽车可以直达广州,比原来从忠信到广州的路线缩短了80公里。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1952跃升到1957,增长了近4倍。

第二期(1958-1965)

这一时期,由于“左”倾路线的影响,出现了“大跃进”、“公共食堂”、“反右倾”等错误,经济陷入低谷。1958下半年,我们贯彻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开展了“大跃进”运动,全县建立了五个人民公社。采取大兵团作战的方式,全民下大力气炼钢铁,搞水利战争。农村从1958的冬季至日到1959的春季,组织了以生产队为单位的“公共食堂”,“一日三餐免费”,浪费了大量粮食。同时,把高产卫星放在水稻生产上,提出“人有多大胆,地就有多高”的口号,严重违背自然规律,人为破坏农业生产。1959盲目翻地,打乱了耕层,造成土地肥力下降。导致1958~1960期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17000多亩,粮食亩产量也减少10.5公斤,人均口粮减少,农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工业方面,由于急于求成,盲目超前,1958~1960设9厂,1拖拉机站。因为技术不到位,产品质量不达标,又因为盲目上马,缺乏原料,成了无米之炊。除了拖拉机站,其他九个厂一两年就下马了。1961执行了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纠正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中的“左”倾错误,如“共产主义作风”、夸张作风、指挥作风、盲目指挥和“特殊化”等,物资得到了补偿和平整。然而,农业生产仍然没有快速发展。从1961-1965,粮食总产量在122-151公斤之间徘徊,农村人均收入只有40-50元,人均口粮约186公斤。行业也很弱。1962年6月连平县恢复建制后,为迅速恢复和发展自己的工业,先后设立了9个工厂。

第三个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

这一时期,农村全面开展“学农”运动,实行“以粮为纲”,推行“政治打分”,搞“平均主义”,“割掉资本主义尾巴”,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打击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抑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农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粮食亩产量一直徘徊在150kg左右,农民人均收入只有50-64元,人均口粮180.5-223kg。“工业学大庆”,学习大庆经验,促进工业发展。同时,贯彻“备战备荒”的指示,工业搞“山,散穴”,把沿海地区的一些工厂撤到山区。因此,李安平的五家疏散工厂也难逃停产的厄运。

第四期(1977-1988)

这一时期是李安平经济发展的时期。197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广大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轨道上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82年粮食总产量超过历史后,1988年单产和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同时,水果、茶叶、蚕桑、蘑菇、大蒜、玉米、木薯等商品生产基地逐步建立,使农业生产商品化、基地化。工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掀起了热潮,锌制品、医药、水泥、松香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铁矿石生产,依托县内资源优势,泥竹塘铁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县内的工业大户。全县工业总产值从1980上升到2170万元(1980不变价,下同)到1988 979.5万元。基本建设、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商业和对外贸易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建国前,连平县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只有一些小规模的个体手工业和农村作坊为当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主要有石灰、陶瓷、烧砖、鞭炮、铁木制造,以及采矿、造纸、榨油、酿酒、竹编等行业。当时比较有名的工业品有:县城生产的鞭炮畅销省内外;尚平东南部生产的东庄纸和山东生产的羊毛纸出口到香港。龙街白厝生产的生晒酱油在东江流域和广州地区享有盛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业特别是国有工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发展。从1949到1957,先后建立了两个热电厂、1松香厂、1炼铁厂、1印刷厂、1农机修理厂。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5万元,1957年工业总产值332万元,比1949增长65.4倍。

1958的“大跃进”时期,全民大炼钢,县里办了几十家钢厂。由于脱离实际,违背客观规律,这些工厂在两年内相继倒闭,给全县经济带来严重损失。

1961 ~ 1965,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县域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此期间,除原有工业外,新建了李安平食品厂、热电厂、李安平矿站、新西煤矿、大埔陶瓷厂等五家企业。196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684万元,比1957增长106%。

“文化大革命”期间,李安平工业受到打击。由于“左”倾路线的全面推行,企业管理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但是,在全县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

工业生产从1969开始回升,当年成立李安平制药厂,从1970正式投产。1972年4月,内湾水泥厂建成投产。197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126万元,比1965年增长2.1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李安平工业实现了协调快速发展。该县逐步对工业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到1988,已完成20个技术改造项目,扩大了工业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能力。比如水泥厂年产量从654.38+0万吨增加到4万吨。药厂扩建生产肌苷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盐酸小檗碱片、藿香正气丸、十全大补丸、安泰丸、洪菊丸、鹿角霜、板蓝根颗粒。中西药品综合生产能力从1978年的80吨提高到1988年的2000吨。另一方面,发挥资源优势,大力进行矿山建设,建设开发尖山铅锌矿和泥竹塘铁矿。1988实现全县工业总产值9795万元,比1979增长284.3%;税收收入1454万元,比1979增长293.2%,年人均税收达到19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