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镇的社会人文

安源古城的古建筑规整,规模宏大,历史底蕴深厚。镇上有两处古建筑:文昌楼、太平寺、天业楼、叶楠楼、北冶楼、向太和古戏楼。建筑宏伟精致,布局随意呼应。现在只有一座向太山。在镇上将近两英里处。

一条长街贯穿东西,城南、城西、城北各有一座独立的高墙城堡,有护城河和吊桥。安源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旱码头。旧时代安源商业不下五六十家,有百货、山货、药材、药房、粮食、粮库、典当行、五金、蔬果、牲畜、旅馆。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北京、武汉等地的商人定居安源,把安源视为风水宝地。安源老街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店铺建筑。走进老街,依然能领略到当年的繁华风貌。安源位于两河交汇的一个小盆地。地势平坦如掌,据险而立,原名黄淮川,又名柳州市。安源有“丹山似凤,白石似羊,标分寺,天水相接,吴运岭秀丽,六郎峰高,东港赵宇,四福屏”等八景,形象地说明了这里的风光。

安源小学,创建于1905,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天水最早的新式学校之一。创办人王翰(字)在甘肃巡抚张光鉴手下任宣德郎刺史。安远小学的“哥特式”校门至今犹存,是“西学东渐”的明显标志。安源也是最早创办女校的地方之一。1937年,安远镇女子学校成立,最初招生20余人。高峰时有70多名学生。1942,因为各种原因并入安远镇小学。如今,甘谷三中坐落在安源,是甘谷县北部山区最大的完全中学。安源、大庄、永兴、立新、金山乡的部分高中生都集中在安源。学校规模大,教学质量高,是天水地区农村中学中的佼佼者。安源古城经历了千年历史,只留下几处伤痕累累的废墟,在时代的风雨与暮色中诉说着历史的苍凉与变迁。但是,历史不会被人们遗忘。今天的人们应该珍惜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它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