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的信息越详细越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成绩有目共睹。然而,在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专家学者和一些长期从事汽车行业的人,对此一直深感困惑和担忧。
去年,中国汽车年产量达到440多万辆。其中,汽车产量达到200万辆。在全年销售的近200万辆汽车中,真正属于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只占总数的10%以上;剩下的90%都是那么多所谓的国产国外品牌的车。
这一事实说明,经过20年的引进和合资,中国汽车工业以市场换技术,进而培育中国自主品牌的战略设计不仅没有成功,而且实际上已经失败。
纵观当今中国的汽车市场,几乎都是国外品牌的天下。红旗、奇瑞、中华、哈飞、吉利、阿迪勒这些由中国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真正属于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不仅被大量所谓的国产洋品牌汽车淹没,而且被挤压在狭小的生存空间里,经常遭到嘲讽、攻击和扼杀。
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出现了“富在异国”的趋势。不管大集团还是小企业,不管这个省还是那个市,在地方机关和部门的利益驱动下,不管有没有条件,大家都在车上。而且每个汽车项目都有和国外车企的合资。只要是合资企业,不管某款车型是否过时,不管某款车的技术含量是高是低,统统拿过来,今天从某个国家引进某个品牌,明天从某个国家引进某款车型,或者干脆从某个国家买回零部件,组装成外国品牌的车。然后投入汽车市场,让消费者眼花缭乱。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部分汽车企业引进了一二;两家,三家,一家接一家,没有精力和心思搞自主研发,把自己变成了跨国汽车集团的组装厂。在媒体上,我们经常看到“某公司进口的汽车与世界同步”、“最新款”、“为中国人量身定制”等字眼。正是在这种作用下,我们的民族自主汽车品牌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越来越淡化。
汽车工业的这种现象说明,我们的汽车工业不仅没有达到和实现“第一个产品引进,第二个产品要联合开发”的发展战略,反而是在跟着国外跨国公司的脚步跳舞。
有些人对这一事实持有不同的看法,并担心。他们认为现在经济全球化了,我们自己都不能生产汽车,那么从别人那里接过成熟的技术有什么错?他们批评说,过分强调自主汽车品牌是一种“鸵鸟”政策,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他们主张中国不仅要打造自己的汽车品牌,还要把中国打造成为世界跨国公司的汽车生产基地。
这是一种“拿来主义”。带人家现成的东西,当然是既省心又省力,赚钱又快。但是,没有产品研发,只生产别人的品牌,不能说是完整意义上的汽车产业。充其量只是一个汽车组装车间。如果我们的汽车工业失去了技术自主性,失去了自己的知识产权,中国的汽车工业永远只能是外国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加工厂。长此以往,中国不会有真正的汽车工业。
我们搞改革开放,当然要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国外厂商合作办企业。中国的经济发展得益于这种改革开放。今天,明天,和未来。因为这是我们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思路。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
问题不在于“吸引外资”、“引进来”、“合资”,而在于“合资”、“引进来”、“合资”的目的。我们搞“合资”“引进”消化吸收,然后走自主发展的道路。
无论经济多么全球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经济永远不可能把一切都寄托在别人身上,总是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发展自己的经济。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自己的国民经济。如果我们没有一个自己主导的经济体系,我们将永远受制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人。那么,怎么谈自己国家的经济呢?
例如,汽车现在完全依赖外国跨国公司。如果事情发生了变化或者发生了不可预知的事情,而我们又没有自己的品牌和车型来替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尤其是大型汽车集团,他们将如何谋生?
因此,在发展我国经济时,不能仅仅满足于“中国制造”,而应该从“中国制造”逐步过渡到“中国设计”和“中国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自己主导的经济体系。建立自主主导的经济体系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国家和民族利益,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安全的保障。
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大力发展中国品牌汽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最具技术、人才、资金优势和研发能力的三大汽车集团,有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他们应该自觉承担起这一重大责任,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研发上来,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汽车工业的国家利益是什么?汽车工业的国家利益主要体现在我们在合资企业中的中资地位,体现在我们自己的品牌和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上。在汽车工业合资中,保持和发展了中资的地位,发展了自主汽车品牌,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即维护了国家利益,保障了国家经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