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州县地理环境

农业是龙州县国民经济的基础。1949年,农业人口97740人,占总人口的76.66%,1978年,有200343人,占总人口的90.25%。1985,213482人,占总人口的88.07%。据县统计局统计,龙州县1978年(1978之前未统计)社会总产值8065438+万元(按1980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农业总产值4823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6021%。1980社会总产值7133万元,农业总产值3954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55.23%;1983的社会总产值为9459万元,农业总产值为4931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458.88%,占社会总产值的458.88%龙州县工农业总产值1949 16万元,其中农业1559万元,占97.43%,农业6526.39万元,占73.9%。1985 97618600元,其中农业6049万元,占比61.96%。

种植业在农业中占很大比重,主要是粮食作物,其次是经济作物。1949年粮食(含复种,下同)总播种面积35.25万亩,经济作物面积3.4万亩。当年种植业总产值879.54万元,其中粮食作物占75.2%,经济作物占16.9%,其他占7.9%。1978年粮食播种面积63.78万亩,经济作物9.05万亩。当年种植业总产值3088.66万元,其中粮食作物占74%,经济作物占19.6%,其他作物占3.8%,茶叶占1.9%,水果占0.7%。1985年粮食播种面积4861万亩,经济作物138400亩。当年种植业总产值4055.26万元,其中粮食作物占47.7%,经济作物占32.9%,茶叶占654,38+00.4%,水果占4.4%,其他作物占4.4%。

龙州县粮食生产发展起伏不定,增长速度也较慢。1949年粮食总产量21035千公斤,人均粮食产量164.95公斤。解放后,1950至1956的粮食总产量为4869.9万公斤,人均粮食产量为335.9公斤,分别比131.5538+高。从1957到1969,粮食产量连续13年低于1956。1963年粮食总产量只有2306.92万公斤,人均粮食产量138.4公斤。1970年粮食总产量5030.28万公斤,人均粮食产量258公斤。1971年1972年,并连续两年下降,逼近1956的产量水平。1973以后每年保持在6000万公斤左右。1976年粮食总产量8169万公斤,人均粮食产量379.5公斤,是解放后最高的一年。1983后,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蔗糖生产。1985年粮食总产量58613500斤,人均粮食产量241.8斤。

龙州县粮食生产不能自给。根据县粮食局提供的资料,从1953到1985的33年间,有23年粮食销售大于收购。1959(1958之前无数据)至1985,县外调入粮食(大部分可交换)总量为52155000斤,县外调入粮食为15011。据民国《龙州县志》记载,清朝时,太平政府在上龙乡巴塘、水龙开发硝矿。乾隆三十四年(1769)转龙州堂办理。当时每年生产硝酸盐二三十吨,是龙州县最早的官化工业。

清光绪初年,李炳淑在响水圩附近开办了炼铁厂,雇佣了65,438,000多名工人。它是龙州最早的冶炼业,但因中法战争爆发而停止。

清光绪二十五年,广西边监苏元春在龙州县西门外的双峰山(又名公母山)下创办龙州制造局(兵工厂),购买德国克虏伯工厂生产的机器设备,生产子弹,修理枪炮。这也是龙州最早用机械生产的工业企业和兵工厂。民国三年(1914),广西巡抚卢荣廷将这个局的机器设备迁到南宁,随后关闭。

民国时期,现代工业有发电厂、印刷厂、糖厂、碾米厂;手工业有铁匠、珠宝商、铸工、制革、制鞋、制酱、榨糖、榨油、酿酒、纺织、缝纫、糕点、米粉、木制农具和家具、竹编、藤编、草绳、烧砖、烧石灰、烧陶、印染、刻字、镜画、修钟等。据不完全统计,民国3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41.2万元(1.957不变价),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2.5%。

龙州解放后(1949 65438+2月),有制鞋、制酱、印刷、碾米四家工厂和各行业个体手工业继续营业。1950年,何柏年等三人共同创办了新碾米厂和印刷厂。同年,县人民政府建立了发电厂和食用油加工厂。65438年至0952年,全县国有工业3家,私营工业7家,从业人员90余人,工业总产值68.6万元。

1954以后,这些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年底,已组织了4个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和28个手工业供销生产小组,有624人参加。1956年,全县组织了18个手工业合作社和8个手工业合作小组,有1159人参加。手工业合作社和合作社团体受县手工业管理部门(后改为局)的领导。私人碾米厂,印刷厂,酱料厂,1956公私合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到1957,全县共有工业企业32家(国有9家,公私合营3家,合作社20家),工业总产值223.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8%。

大跃进时期(1958 ~ 1960),科技匮乏,工业盲目上马。65438年至0958年大跃进期间,公私合营工厂和一批手工业合作社被改造为国有企业。当年9月,从各公社抽调65438+10万多农民组成“钢铁大军”,主要“战场”是上江乡的盆地地区,采用土法上马,设置钢铁和矿山。农村公社还建立了许多农具厂、颗粒肥料厂和造纸厂。那一年,全县工业企业猛增至57家(国有28家,集体29家),工业总产值377.4万元,比1957增长69%。但是,产品质量低劣。比如土高炉组只生产烧结铁,各公社农具厂生产的木制插秧机等农具不实用。短短几个月,土著炼铁和木制插秧机被迫下马停产。1961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国民经济的方针,手工业合作社全部改制为国有企业,全部恢复为集体企业;土法一推出,毫无准备的国有和集体企业纷纷下马倒闭。到1962年,国有企业数量从1958年的28家减少到10家(其中国有农场经营企业5家减少到3家,县办企业23家减少到7家),职工人数从0960年的11265438+增加到1000家。比1958下降24.4%,其中国有工业产值154万元,比1958下降53.5%。

在三年调整和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1963 ~ 1970),该县工业总产值逐步回升和增长,主要是由于国营农场和县属手工业合作社所办工业的发展。县办国有工业仍从1963下降到1968。年产值在49-77万元之间徘徊,均低于1962 (87万元)的水平。1969至1979,全县第一糖厂、84厂、民营矿站相继建成投产,县办国有工业产值回升。1970年,全县工业企业44家(国有企业13家,集体企业31家),工业总产值57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4.47%,比1962增长1倍。

四五期间(1971 ~ 1975),国有工业发展迅速。第二糖厂、制药厂、氮肥厂、磷肥厂、农药厂、水泥厂、鸭水滩水电站、水电预制构件厂、贝隆农场茶叶加工厂、北窑农场橡胶厂、广西农垦龙州机械厂等先后建成投产。同时,县84厂并入县磷肥厂。这一时期,社区办的集体工业也发展起来了。1975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62家(国有26家,集体36家),工业总产值1374万元(按1970不变价格计算),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3.24%,增加1.4670。

五五期间(1976 ~ 1980)新建国有工业企业有仙霞秀糖厂、造纸厂、汽车修理厂、北窑农场茶叶加工厂、先锋农场茶厂、橡胶研究所橡胶厂。新建的集体工业有县航运砖厂和龙洲镇钟表元件厂。同时,贯彻中央对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关闭了全县第一糖厂、氮肥厂、磷肥厂、农药厂。经过整顿,全县工业企业从65438户到0980户共82户(国有25户,集体57户),工业总产值173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0.48%,奠定了龙州工业的基础。

六五期间(1981 ~ 1985)国有工业健康发展,集体工业调整。在此期间,县造纸厂关闭,新投产的国有工业企业有罐头食品厂、水口电站和贝隆、先锋农场剑麻加工厂和橡胶研究所茶叶加工厂。同时扩建了县霞秀糖厂和第二糖厂,提高了生产能力。

1985年,全县工业企业85家,总产值3713万元,其中国有工业企业45家,包括霞秀糖厂、糖厂二厂、酒厂、印刷厂、制药厂、水泥厂、农机修理厂、汽车修理厂、罐头食品厂、矿业公司、鸭水滩电厂、水口电厂、魏豹电站。预制构件厂、县粮油加工厂、直属库面条加工厂、县木材公司加工厂、县自来水厂、饲料加工厂、大米厂、糖业公司糕点厂、饮食服务公司糕点厂、下秀、八角、乔彬、夏冬、水口、金龙、竹埠、响水、上津粮所粮油加工车间。上述国有工业企业动力机械总容量18688千瓦,总面积515714平方米,建筑面积135270平方米,其中生产用建筑面积82089平方米。企业共有职工65,438+0904人(科技人员39人),产值2,283。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1.48%,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4.76%,产品销售收入2271.4万元,产品销售税金367.2万元,所得税37.5万元,固定资产净额2667.8万元,固定流动资金平均余额374.5万元

除全民所有制企业外,全县有集体工业企业40家,其中县级企业15家,乡镇级企业25家。在县属企业中,纺织和缝纫行业7家,纸制品3家,刀具1,木制品和麻制品1,鞋1,建材1。当年工业产值386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0.39%,占全县社会产值的2.49%,净产值90.3万元,占产值的23.39%。1985、自治区、县属工业企业和全民所有制集体工业企业,全县有85家企业,总产值3327万元,占当年社会总产值的21.51.00万元,净产值861.00万元,占总值的25.87%,产品销售收入256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