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先秦、西汉、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并说明儒学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地位的变化。

1.中国儒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

儒家生而为“士”,以教育培养“士”(“君子”)为己任。“士”也是“官”。孟子说:“秀才的官位也胜过农夫的修养”(《孟子·滕文公》),意思是秀才出来为官,为社会服务,就像农夫从事农事,这是他的职业一样。荀子在谈到社会分工时,也把“士”归结为一类“知以善为官职者”(荀子荣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原始儒学也可以说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官员的学说,是“士”的文化。

子贡曾问孔子:“如何能为士?”也就是如何做一个学者。子曰:“耻于行,使四方不负君命,是士也。”(《论语·鲁兹》)这个回答既表明了一个学者的官方身份,也指出了作为一个学者最基本的条件和责任:一是要“知耻而后行”,即以道德上的知耻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要“令四方不负君命”,即在才能上要能够完成君主赋予的任务。前者是对学者道德品质的要求,后者是对学者实践能力的要求。这两个方面的统一,才是一个合格出租车的形象,也就是一个完美的儒家。荀子写过一篇名为《儒家之功效》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是这样描述儒家的形象和社会作用的:“一个儒家在本朝是政治上的美,在下朝是庸俗上的美。”“美俗”要不断修身,提高道德品质,以身作则;“美国政治”就是“善用天下”,为社会制定各种礼仪规范、政治法律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和富人生活。

基于以上对儒家、士、君子基本社会使命的分析,可以说原始儒家的主要内容都是关于士的修身的道德规范和政治上的治国原则。而且从孔子、孟子到荀子,他们提出的各种道德规范和治国原则都是在生活中实践的非常具体的规范和原则,而不是一般抽象的形而上的原则。

人们称孔子之学为“仁”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孔子把“仁”作为君子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比如他说“君子去仁不如功名?君子无终食,则违仁,必再行。”(《论语·立人》)论语中记载了很多孔子回应弟子关于仁的问题的言论,都是进行行为时要遵循的具体规范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