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的发展历史。
1967德国A.Wittemoser用磁化的铁球代替硅砂作为造型材料,磁场作为粘结剂。这就是所谓的磁模铸造。1971年,日本长野发明了V法(真空铸造法),消失模铸造也在很多地方采用了抽真空来固定型砂。在1980之前使用无粘结剂干砂工艺必须得到Full Mold Process,Inc .的批准,在此之后,该专利将失效。消失模铸造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
1990年,通用汽车在土星建立了年产5.5万吨的新铸造厂,拥有三条全自动EPC生产线。
1991年,菲亚特意大利在都灵建成了欧洲最大的EPC车间,年产1.5万吨。
1993年,宝马德国公司建成年产20万台各种规格铝合金气缸盖的EPC生产线。
2001年,美国通用公司SMCO建造了世界上最先进、最大的消失模铸造车间。
国内形势
近年来,工程总承包在我国发展迅速,发展成果也喜人。其中云南昆明宏金龙铸造机械厂各方面都比较先进,产品已经出口到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此外,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也为EPC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宝贵贡献。R&D和制造设备的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白区设备开发:预成型机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在外部结构的设计、发泡原理的改进、测试手段的完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泡机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能满足使用要求。造型机也得到了改进。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及其在国产模具制造中的应用,国产模具制造机的自动化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模具制造的生产效率和工人的劳动强度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充填法的能量分配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在涂胶机上也做了一些工作,但复杂模具的涂胶水平和能力还有待提高和改善。涂料机械化水平低,检测手段不完善,涂料部门脏、乱、差的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缺乏油漆回收设备和装置。目前国内部分企业采用不锈钢高速和低速搅拌容器配合川崎机械手对复杂模具进行喷漆。但由于他们对涂料的性能一无所知,未能设计出合理准确的夹具,而且由于机械手的运动轨迹不合理,在没有很好掌握模具本身的型腔结构的情况下使用机械手侵入模具,导致模具膨胀变形、表面涂料附着不均匀、型腔暴露严重等问题。
(2)黑区设备的发展:振冲平台有了很大的改进和突破,无论是振冲原理还是控制手段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基本接近国外先进设备的设计理念,但在细节和控制上还有一定差距。砂冷器的设计制造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不需要考虑太多的凹坑就可以满足造型线的砂冷处理要求。雨加砂、振动输送等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明显提高。自动化的设计和实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动浇注机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接近国外先进水平。整条造型线的设计理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布线更加合理,运行更加可靠。
(3)工艺水平的发展:工艺水平主要体现在发动机缸体、缸盖铸件的批量生产工艺和高难度耐磨、耐热铸件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