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屈原的父亲

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什么姓屈?这与屈原姓氏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中国人的姓氏基本上是基于祖先崇拜和当地的期望。

也就是说,一方面姓氏继承祖先,同时后代也会因为有封地而以封地为姓氏。

屈原之所以得姓,是因为他的祖先熊逸被周王室封给楚国,所以他们居住在丹阳,也就是现在的湖北宜昌。

春秋时,熊通在的儿子叫屈,也叫屈瑕,所以熊通的后代就叫屈。

屈原是楚国的贵族,他的姓和楚王的姓一样。此姓出自黄帝后裔颛顼的后代。颛顼的后代纪廉,纪廉的后代,有一个姓叫熊吉。熊吉的后代得到楚国后,以曾经辅佐过周文王的祖先熊吉的熊为氏。故亦名熊,名淮。屈原的父亲名叫熊伯庸。据学者赵奎福考证,《史记·楚世家》中的句王熊伯庸是屈原的父亲。

屈原的封地“屈献”之后,从春秋到战国末期一直有高官。

但是到了屈原那一代,他的地位已经下降了。屈原在《楚辞-九章-回忆》中写道:“我忽然忘记了自己卑微的贫穷”是对父亲“熊伯庸”的一种描写。

屈原本人也非常努力,做了三闾博士的中层官员。这个职位主要是管理楚三姓,即赵、屈、荆的事务,有点像组织部的官员。

屈原后来被提升为“左派”。这位官员的职位是什么?学者们意见很大。个人觉得应该是楚王的高级侍从。他与楚王关系密切,所以屈原出于楚王的信任,对楚前期的强大做出了一些贡献。后来由于利益集团内部斗争加剧,屈原失去了楚王的信任,对楚国的强大无能为力,直到楚国遭到秦国大将的攻击。屈听了这个消息非常绝望,他的愤怒沉入汨罗江。这一年,屈原六十多岁,当了楚王二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