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的简介,以及他有哪些代表作?

让·保罗·萨特

1980年4月5日,法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让·保罗·萨特在巴黎逝世,享年74岁。

萨特最初以哲学家的身份为人所知。20世纪40年代初,他提出了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它的建立恰逢被德国法西斯蹂躏的欧洲解放在望的时刻,适应了许多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抽象自由的渴望,所以风靡一时。在战后10年间,其影响波及到整个西方世界的知识分子。

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他的文学才华是多方面的。以1945为分界线,早期作品大多旨在阐述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后期作品则侧重于表达他的社会政治主张。他后期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其中除了《脏手》,其他剧作的思想倾向都是相当积极可取的:穷途末路揭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维希卖国政府对抵抗战士的残酷迫害;特洛伊妇女谴责非正义的战争,尤其是殖民战争。《体面的妓女》抨击了充斥美国社会的种族主义...中国电影观众熟悉并喜爱根据萨特戏剧《可敬的妓女》改编的同名电影,因此不难想象他犀利的锋芒、雄辩的推理和感人的艺术,1964年,有关当局决定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思想丰富、充满自由和求真精神的作品”。虽然萨特谢绝了这一荣誉,但他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萨特不是那种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学者。他与社会政治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面对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总是清晰地“选择”自己的立场,确定自己的“义务”。二战爆发后不久,他被征召入伍,奔赴前线。他被俘后幸存下来,并立即加入了地下抵抗运动。祖国解放后,他热情支持人民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人们经常可以在集会和游行中看到他的身影。50年代初,他谴责美帝国主义对朝鲜发动侵略战争。他表示声援阿尔及利亚人民反对法国殖民主义的斗争。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正在罗马休养的萨特愤怒地向世界宣称:“我认为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侵略,是国际法上定义为‘战争罪’的那种侵略。”历史一再表明,作为社会活动家的萨特总是站在正义事业一边,是人类进步当之无愧的朋友。

1955的秋天,他终于实现了梦想中的中国之旅。在为期一个半月的访问中,萨特惊叹于中国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更被中国人民掌握自己命运的精神所鼓舞。这位思维敏锐、直言不讳的客人在为《人民日报》撰写的文章《我对中国的看法》中表达了他在访问期间的最深切感受:“在中国,社会主义是生死攸关的问题。.....中国要么灭亡,要么走向社会主义;它要么灭亡,要么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但是,只要你看着这样快乐的年轻人和孩子,你就会意识到,这个国家绝对不会灭亡。”他回国后写了一系列文章,宣传中国人民的成就,增进法国人民对新中国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