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山的主要经历

张胜山

张胜山出生于1930 65438+10月14,山东平度张格镇下张家村人。

中文名:张胜山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东平度张格庄镇。

出生日期:1930 65438+10月14。

职业:作家

信仰:中国* * *产党。

代表作品:杨明斋教育党的卓越成就。

个人生活

1930 65438+10月14、张格庄镇下张家村农民张登来生下儿子。按照家谱顺序,张登来给儿子取名张胜山。张登来出身贫寒,小时候丧父,跟着母亲学会了种地,十岁学会了拉车,十五岁学会了种田,学得一手好农活。他是附近有名的庄稼汉。但我没上过学,读过书,也不会读书。十八岁那年,张登来的命运发生了转机,因为他懂事、勤劳、善良,受到了一个邻居叔叔的器重,把他收为继子,过着衣食无忧的中农生活。张登来喜欢听书,喜欢背。久而久之,一部《三国演义》被他背下来了。书中歌颂了“忠义”的英雄,报国、太平盛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他。他暗暗发誓,等他有了儿子,一定要为他读书,让他明白国家大义,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成就未来。所以,儿子七岁的时候,就被送到村里的私塾读书。1941年,抗日战争战火燃遍神州,乡村学校也不是一片净土。打着杂牌子的国民党地方武装和伪军经常到学校闹事,有的讲三民主义,有的讲大东亚的光荣,有的讲消灭125(也就是八路军)。张胜山不知道谁对谁错,就回去问父亲,父亲告诉他:“专心读书,学有用的理论,听好人的话。什么是好男人?好人就是好人!”

第二年春天,学校换了一个叫杨学增的老师。老师教学态度严谨,从来不说废话。有一次,国民党(蓝迪)第七区政治工作队的一个人到学校说:“东北有* * *生产党和125号(8号路)。它们红眼睛绿鼻子,脚像野猪。”学生们吓坏了,问老师这是真是假。杨老师生气地说:“都是胡说八道。八路也是有眼睛的人。杨老师的话解除了学生们的疑虑,八路军的形象在张胜山心中有了初步的印象。

1942年秋天,张家住着一群陌生人。他们在做什么?张胜山很快明白,他们是一群了不起的人,为首的是屏南区* * *生产党指导员邵。他们的任务是发展张登来为村农民救亡协会会长,带领村里的穷人向地主富农争取减租减息。父亲欣然从命,凭着在村里的好名声,号召穷人与地主的旧财作斗争。邵很和气,问张胜山在学校学什么课。你明白吗?还讲了胶东三军发起的“天福山起义”和“雷庙之战”的历史,听张胜山发自内心地佩服* * *产党。张登来告诉儿子:“记住,* * *生产党带领穷人征服世界。他们正在创造历史。你以后要好好写它们!”

应该说,老登来、老师、邵教导员是把张圣山引上人生正确道路的启蒙者。他们在张胜山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爱党、爱党史的种子。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手下的战士杨老师,被党组织分配回山东开展地下工作,建国后担任县级领导。邵是个老八路军。建国后,他被派到上海奉贤县任县委书记。对于今天已经80多岁的张胜山来说,一个农村娃能得到这些人的教导,是莫大的荣幸。

在风雨中成长,他觉得只有* * *产党才能救中国。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张胜山进入了青春。这期间,家乡发生了很多大事,让这个年轻人明白了很多革命道理。

1940农历七月,一伙侵华日军从张格庄向蓝迪进军,行至下张家村南石家大家时,平度抗日游击队张锦明二团刘祥生率部向敌人发起猛烈炮火,敌人仓皇逃窜。在那次战斗中,一名日本士兵被活捉。战斗立即传遍了整个屏南,极大地鼓舞了家乡人民抗击日寇的信心。然而,日本侵略者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除夕夜,日军驻平度城部队血洗第二团驻地李富庄,团长刘祥生、营长宋子健双双身亡。李富庄是张胜山奶奶家的住处。那年除夕夜,张胜山和父亲去奶奶家拜年,看到的是墙倒的一幕。外婆家的房顶开大了,舅舅光明白生气地对张登来说:“姐夫,你看看这日子是怎么过的。日本人太欺负人了!”张登来冷酷地说:“这些都是账,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八路军会替我们报仇的,日本鬼子欠的债总有一天要还的!”

从1940到1945,抗战负责人刘象升相继被杀,抗日联防部主任汪文华、屏东县武装部主任张付全、村农民救亡协会会长张登来被捕,使年轻的张生山在复杂的斗争中迅速成长,越来越意识到只有* * *产党才能救中国。

65438年至0946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历史进入解放战争时期。今年农历元宵节后,文教助理员吴军根据杜家区委意见,分配张胜山等几名学生到村小学任教:配合村党支部开展减租减息、支援前线、剿灭汉奸、维护治安等中心工作。

1953,张胜山调到邹家坡村小学任教学主任。这所学校的历史课是由校长傅教授的。他在讲中国古代史的时候,把历史上的战争分为三类:一是兄弟争地盘;二是农民阶级反抗统治阶级;第三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和利益之争,农民起义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力量。这种对历史发展的新解读和新观点,极大地启发了张胜山。1958年调到大成西小学任校长,因为这个地方正好在汉代胶东(今朱茂地区)的西面,附近有很多关于胶东的故事,是研究汉武帝政治的最佳地点。该校历史老师冷华堂是一位历史知识丰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用有用的人才,他多次向冷先生学习,用新的观点分析和总结历史和历史规律,使历史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课,收到了“以史为鉴,高官育人”的效果,为他后来编纂党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6,张胜山在党旗下庄严宣誓。从此,他成为了中国* * *制作党的一员。

奉命写平度党史,右手写得不好。

1982,改革开放之初,一片废墟。平度党校副校长张胜山突然接到时任县委书记赵兰田的电话,让他到县委来一趟。张胜山很惊讶。是什么让赵书记如此重视,不得不面对?在去的路上,张胜山有一种预感,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委托给他,否则,他不会这么着急。正如他所料,赵书记开门见山,成立了县委党史办公室,让他担任党史办公室副主任,成立党史编写组,编写了《平度党史》。

我的天,写平度党史,作为一个平度人,他知道这个责任有多重!平度是山东省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也是保卫胶东的主战场。它是著名革命活动家杨明斋和山东* * *产党早期领导人刘谦初烈士的故乡。深厚的地方党史资源是平度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一切还得从零开始,也就是说,自从他接任党史办副主任以来,52岁的他热血沸腾,一种光荣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他当即表示,一定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写好平度党史,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资源。

也就是从此把余生交给了平度的党史。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一系列党史著作相继问世:《平度党史资料》、《杨明斋》、《刘谦初》、《胶东之战》、《大泽英烈》等。,共16,25本书。与此同时,报刊杂志上发表了30多篇党史文章。1992年6月退伍后回到岗位,参与编写华中平度地方史三卷,发表党史文章40余篇。81岁的今天,他依然坚持写作,撰写党史440多万字。440多万字是什么概念?那是一个浸淫在灯里三十多年的老人的心血。这是一项付出了血的代价的巨大工程!为此,他多次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党史工作者,其党史著作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八五”重点研究项目注册奖。

说起来,张胜山并不是英雄,但他却做了一件只有英雄才能做到的壮举,那就是在右手再也握不住笔的时候。

为了搜集整理资料,撰写党史文章,他经常连续几年工作到深夜,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当在报纸和杂志上写文章或阅读文章时,他的右手不知何故颤抖起来,而且越抖越厉害,以至于他不能握笔,更不用说写字了。张胜山痛苦万分。他去济南医院治疗,医生告诉他:“这是长期疲劳的结果。手指肌肉已经失去功能,没有办法治疗。”

听到这样的话等于判了死刑。男人不会轻易流泪,张胜山却因为再也写不出党的历史而哭了起来。他自问:“还有那么多未完成的任务,你不就此罢手了吗?”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父亲,想起了为拯救中华民族而英勇牺牲的前辈们。他对自己说:“不,不!父亲告诉自己,他要我记住* * *生产党带领穷人去打天下的历史!我这一代不写完,还剩下谁来写!”想到这里,他突然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的右手不行了,我还有左手。累死我也要写下来。”

1994已经是深夜了。灯光下,张胜山开始用左手一字一句地写党史,豆大的汗珠掉了下来,手指僵硬得听不进去,但他不为所动,继续写。一两个小时过去了,他只写了几百字。就是这样。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用左手书写党史。经常额头上的汗水打湿稿纸,但他还是这样写或者写文章。奇迹发生了。左手写字的速度从一小时几百字提高到现在的3000字。大家都知道张圣山也能写一手漂亮的舒通书法。由于他的右手握不住笔,很多人都为他惋惜,怕他再也见不到自己的舒通书法。但是现在,人们又看到了他的书法。恐怕是他用左手写的,效果堪比右手写的。

我辛辛苦苦写党史,天冷了才知道。有一次,为了写平度警方记录,张胜山和他的同事冯路去烟台收集信息。得知平南县长张汤还活着,他们连夜赶去采访。这位80岁的县长和他们长谈了几个小时,了解到许多鲜为人知的革命斗争故事,让张胜山激动不已。然而,当他兴致勃勃地赶回平度时,才知道妻子突发脑血栓住进了医院。

那些年,为了搜集党史资料,他一年要在外地出差三四个月,家里的一切都由妻子打理。现在回想起来,他觉得最对不起的是亡妻。1985年5月,他家乡雪白的梨花开了。他和他的同事崔赶到呼和浩特采访杨明斋的弟弟杨。没想到,赶到那里后,雪还是下得很大。他和崔都冻得瑟瑟发抖。他们在呼和浩特呆了15天,都是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度过的。

时至今日,党史已经走过了90个春秋,而张胜山在写党史的时候写了30个春秋,其间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这位可敬的老人,也通过书写党的历史,把自己写进了历史。他的精神印在党的历史上,永远激励我们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性格评估

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英雄?捷克作家傅奇克在《论英雄和英雄主义》一文中回答说:“英雄就是这样一种人,他在决定性的时刻做了有益于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事情。”英雄的价值不是获得,而是付出;不是能力,而是行动;不是个人得到什么,而是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在我市写了整整30本春秋史和党史,右手用左手写字的人,可以称之为英雄。他就是张胜山,入党50多年,把党史写到八九十岁,还在用左手继续写党史的文章。

“我刚刚写了《杨明斋为教育党作出了卓越贡献》这篇文章。你看,能不能发!”当我还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地看稿子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不大不小的声音伴随着丝丝气喘。我知道又是他——张胜山,不禁脱口而出:“张老,这大风天你怎么又来了?”“你可以派年轻人来这里。这么大年纪了一定要多注意!”这样的话我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老人还是老样子。每次他都是满面笑容的站在你面前,手里是一叠写满文字的稿子。当你还在为他的健康担忧的时候,他迅速转身离开了,步履轻盈,一点也不像他这个年纪的老人,倒像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这真是一个奇怪的人。更奇怪的是,我亲眼目睹了他的书写姿势。我左手按在稿纸上,从中间往两边写,得心应手。我不禁感动和震惊:“张老,一个人活到你这个年纪,还用左手书写党的历史,真是不一般啊!”告诉我,是什么样的精神让你如此执着?“我无法相信老人的话是惊人的——

“父亲让我写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