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文化的历史轨迹

从商末到周初,吴越在今天的江浙地区逐渐形成,春秋时期相继称霸。在公元前11世纪“泰伯奔吴”之前,这个地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文明程度。半个世纪以来马家浜文化期和良渚文化期的考古发现可以证明这一点。然而,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于六朝以前、存在于江浙一带的吴越文化,还没有形成真正具有鲜明统一性和系统性的核心价值观。直到六朝初期,吴越人民依然英勇善战。相比中原,吴越文化的落后是显而易见的。但就整体性格而言,粗中有细,这是当时吴越文化的显著特征。从良渚文化时期出土的玉器、春秋时期吴国墓葬出土的玉器和青铜器可以看出,吴越人民具有由粗入精的审美心理和实践创造力。

六朝至隋唐时期,士族的女性特质及其对柔美、清丽、宁静的追求,改变了吴越文化的审美取向,逐渐为其注入了“士族精神和文人气质”。从南宋到明清,吴越文化越来越弱,越来越精致。随着工商业的萌芽,吴越文化在柔美、精致之外,又增加了消费特征和奢侈习惯。到了清、康、甘的鼎盛时期,苏杭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这一时期,无论是经济、科技、教育、学术思想、文学艺术,都成为这种文化达到顶峰并在全国领先的标志,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近代以来,随着全国经济中心和南方文化中心逐渐向上海转移,“海派文化”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吸收。建国后,海派文化虽然在特殊情况下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其精神和理念却得到了顽强的继承和发展。所谓海派文化,并不专指海派文化,而应视为吴越文化在深厚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在近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所标志的是,一个以上海为龙头、为轴心的文化形态,今天应该覆盖长三角,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这个区域的范围。

改革开放以来,根植于吴越文化传统的海派文化日益注入时代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一片充满活力的热土。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更接近齐飞,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和小城镇的繁荣,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萧山精神、义乌现象的相继出现,不可能是孤立的偶然因素造成的。从这一地区的文化传承与更新中,不难找到现实的注脚。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深入,上海作为长三角龙头的地位越来越稳固。长三角一体化不仅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区域文化无障碍互动、共同繁荣的迫切呼唤。在这种形势下,上海文化必须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和更加自觉的主动性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在更广阔的历史舞台上充分发挥其文化引领、控制和辐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