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第一届高考女状元,语言差1,考了满分。她现在怎么样了?
1977是充满希望和残酷竞争的一年。停滞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在今年宣布恢复。参加高考的学生有五百多万,但最终录取结果只有三十万。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夺得头奖的刘,是不可小觑的。
改变人生的考试
个人命运总是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六七十年代年轻人常说的一句话。
刘是恢复高考后北京市第一位文科女状元。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刘曾经在农村呆过两年,她认为自己未来最好的结局就是当一名推销员。她从来没有想过她能有一个大学梦。
刘清楚地记得,在一个平常的日子,1977,10,21,收音机里突然传出恢复高考的消息。此时,那些在农村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知青,只觉得恍如隔世。
高考对他们来说是一场相对公平的改变人生的考试。刘事后接受采访,坦言自己人生的酸甜苦辣。她直言“谢谢高考!”
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歌德说:“善于抓住机遇的人是英雄。”
刘报名参加高考后,她白天照常工作。当她有时间休息时,她拿出旧的中学课本复习。直到高考开始前半个月,上山下乡的知青们才集体请假回家准备高考。刘的父母在文革前为她找到了高考历史试卷,希望能帮助她。
1977的高考,是很特别的一年。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机会。高考破例在冬天举行。同时因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题目都是以基础常识题为主,而当年的语文高考题的作文是重中之重,占了很高的分数,总分70分(100分)。
作文题目是《我在这一年奋斗》。刘洋洋洒洒写了2000字,把知青生涯从四个季节分割开来。这些字都是刘的真情流露,所以她一气呵成地写了出来。
试卷交上来,剩下的开始回归正轨。刘继续在乡下种树,只是每周一次。当她回到家时,她父亲给她读了一篇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文章。刘让大吃一惊。原来是她的作文!原来,人民日报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出三篇优秀的高考作文,刊登在报纸上。
好事多磨。之后,刘顺利考入北京大学新闻系。因为没有公开当年的成绩,人们查阅档案后得知,刘的语文成绩离满分只有一步之遥,相差1到100,是名副其实的文科状元。
绅士把武器藏在身体里,等待时机行动。刘抓住了这个机会,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43年后状元在哪里?
如今,刘已到了退休年龄,在家安享晚年。2007年,她将自己泛黄过期的高考准考证交给国家博物馆收藏,重新开始了那段尘封的时光。这张小小的纸片记录了刘最辉煌的岁月和时代的发展。
她回忆起自己人生的酸甜苦辣,眼里满是感激。说到1977,她的声音还在颤抖。刘对说,她无疑是一个“幸运儿”。
还好,我迎来了恢复高考。感谢政策,她重拾梦想,考上了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幸运的是,她成功报考了自己喜欢的新闻专业,感谢她能够追寻自己热爱的方向,不辜负自己的青春;还好赶上了发行工作的时代,感谢时代让她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在中国青年报工作。
1982年,她从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后,第一志愿被分配到中国青年报,并在这里扎根。起初,刘主要从事教育等方面的新闻报道工作,后来从一名记者走到了报业的管理层。
在《中国青年报》工作期间,刘一直是她的心头好。她毕业于北京大学,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个文科状元。她不遗余力地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先后创办了《教育导报》、《电脑大屏幕》、《电脑网络市场》等周刊。
适应时代需要,抓住互联网的翅膀,2000年,他参与创办了中国青年报网站——中青在线,并担任总经理。可以说,刘的眼光从来都是长远的,未来永远属于年轻人。网络媒体会异军突起,中青在线也是国内最大最权威的集新闻发布和青年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青年网站。
刘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她个人的努力,还有那场改变她命运的高考。
今天,高考制度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比如,它让教育失去了丰富性,教育就是给成绩打分,但有一点是大多数人都认可的,那就是高考体现了对社会所有年轻人的教育公平。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身在何处,背景如何,只要你有知识,有才华,就可以通过高考实现个人梦想,改变人生轨迹。
当然,现在提到高考,人们对它的评价严重两极分化。有些人仍然视其为神圣的殿堂,有些人则认为时代变了,不能只以成就来评判英雄。在这个新社会,人才不一定需要高考来证明。
但是,我们还是要承认,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高考仍然是目前最公平的竞争方式,也是实现我们梦想最广阔的舞台。这已经很多年没有改变了。刘的故事告诉我们,抓住机遇是非常重要的。面对困难不要逃避。只有努力,才能写好人生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