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包衣机的历史
1.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初步实现了有机结合。这意味着中国现代化的内在增长力量开始在正常的基石上发展。
在中国,社会主义与现代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主义应该是具有现代化内容的社会主义,而现代化应该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相对而言,社会主义侧重于必要性的保障,而现代化侧重于中心和内容的构成。
1978以前,中国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呈现出一种畸形的局面: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内容往往是相互割裂的。或者说,现代化只是简单地依附于社会主义,处于次要地位。建国初期,由于社会结构重建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割裂带来的危害并不明显。随着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中国社会本应开始大力推进现代化。但是,整个社会已经把重心转移到纯粹的“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越大越公有越好”,长期把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推到次要地位,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仍然“以阶级斗争为纲”。"〔①〕
1978之后,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实现了初步有效的结合,两者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理顺。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结合是中国现代化内在发展的根本基石。这种结合为中国现代化内在增长力的形成乃至整个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第一,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中国社会的一些主要制度可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客观需要进行调整,以保证现代化进程的顺利进行。必要的所有制改革可以为中国现代化内在增长力量的正常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第二,在两者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从社会主义“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而有助于现代化内在增长力量的正常发展。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雏形已经确立,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各种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已经形成并日益扩大。这样就保证了中国现代化的内在增长力能够在一个相对正常的基础上开始发展。
2.人与现代化的广泛结合。这使得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力量有了强大的底气。
1978之前,中国已经进行了现代化。虽然现代化从来没有成为那个时代的基本特征,但它有时在外表上显得轰轰烈烈,比如大跃进运动。即使在轰轰烈烈的运动中,现代化也没有真正实现与人民的有效结合。1978之后,这种情况开始改变,人民与现代化开始广泛结合:首先,人民的切身利益开始与现代化进程的实际情况发生密切关系。中国真正的现代化进程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这种做法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直接让老百姓受益。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实际收入都呈现出连续递进的势头,而且幅度很大。按可比价格计算,1978年人均GNP指数为100,1990年提高到230.9。按现价计算,1978年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城镇家庭人均居住收入为316元,在1990年分别提高到629.8元和1387元。(2)第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密切相关。在过去的十年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人们日常生活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从人们的消费生活和休闲生活,还是从人们的代际生活和社区生活以及整体生活质量来看,现代化都有很大的影响。平均每百人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为:1978台,电视机0.3台,录音机0.2台,电风扇1.0台,洗衣机0台,分别为13.2、8.3、13.4和6.8台。(3)人均居住面积分别为:1.978、城市3.6平方米、农村8.1平方米、1.990、1.7平方米。(4)此外,人们的文化生活开始丰富和活跃。据有关部门估算,“近年来,全国平均异地旅游1天及以上的人数达到2.7亿。”⑤第三,社会流动性增加。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社会成员从整体上开始摆脱过去的隶属关系、固定工作、住所不变的局面。纵向流动、横向流动、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的社会成员数量大幅增加,社会流动整体呈现立体化。
人民与现代化的结合,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现代化的内生动力,进一步使中国现代化有了不可逆转的动力。人民的切身利益与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这导致人民将现代化与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现代化进程的相关性决定了人们的日常行为取向逐渐认同现代化。社会流动性的增加,客观上有助于启动各个地区、群体乃至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动能。这些都使现代化成为中国全民的共识,成为人们生活和行为的价值取向。这使中国现代化的内在增长力量得到了初步的、真正的发展,使中国现代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3.对外开放与现代化的初步有机结合,为中国现代化内在增长力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杠杆。
在1978之前,中国一直没有真正正常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大规模对外开放。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206.4亿美元,191年增加到1357亿美元;1983年实际利用外资65438美元+09.81亿,1年增加到65438美元+01.554亿。1982年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为189亿美元,1年增加到199197亿美元;1980年旅游外汇收入617万美元,1991年上升到28.45亿美元。⑥此外,中国还建立了大规模的经济特区,开放了沿海港口城市,开辟了沿海经济开放区。
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因此,中国十几年的对外开放无疑促进了现代化的内生增长。通过对外开放,我们可以对一个民族保持一种有益的压力,使其产生一种超越的民族精神,进而最大限度地释放民族的动力。通过开放,也可以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增长力的发展找到一些借鉴。在开放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引进其他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直接促进现代化内在增长力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个开放的民族在挑战中更新自己:“挑战不仅解决挑战提出的问题,而且每次成功解决一个挑战后,又提出新的挑战。这样,文明成长的本质的核心成分就是一种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将被挑战的一方从一种因战斗成功而平衡的状态,引向一种有新挑战的不平衡状态。”〔⑦〕
4.民族传统与现代化的初步有机结合,使中国现代化的内在增长力量真正有机起来。
1978之前,由于中国基本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又由于“左”的思想盛行,他过分强调了一个纯粹的成分,那就是除了“革命”的东西以外,一切都是被排斥的。这不可避免地使民族传统在客观上日益淡漠甚至被遗忘。
1978之后,民族传统开始回归,与现代化有机结合。第一个原因是开放进程的推进。如前所述,在过去十年中,中国的对外开放势头相对较快。然而,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中国突然向许多国家敞开大门,面对许多远比自己发达的国家。所以,中国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需要在自己的身上找到一个支撑,才能获得本国人民的认同和凝聚,避免离心解体。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民族传统,甚至刻意强化;第二,经过多年反复的政治运动,人们逐渐发现,民族传统是客观存在的,民族传统和意识形态并不相互排斥。这样,中国开始实现民族传统与现代化的初步有机结合。
这种民族传统与现代化的结合,增强了中国现代化的内生增长。首先,它直接增强了中国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在民族传统中,中国人可以寻找共同的民族血脉。以此为纽带,中国人民的力量、意志和情感可以得到极大的凝聚。这种凝聚力反过来可以使中国成为一个坚实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的能量和潜力。需要注意的是,在考虑这种动机时,既要防止狭隘的人文主义种族主义思潮,也要防止时代的旧因素以民族传统的名义死灰复燃。一旦民族传统导致的民族精神畸形化,成为一种人文主义的种族主义,或者以民族传统的名义复活旧的因素,那么必将阻碍现代化进程的正常推进。第二,它有助于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国现代化模式。民族传统是形成完整合理的中国现代化模式的重要参数。例如,从民族传统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化进程稳定的制约机制具有与西方社会不同的特点,即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保留一些进一步导致德治的传统,从而与法治相辅相成,实现社会稳定。再比如,就现代化的方式而言,不同于西方社会倾向于不断重建,而中国社会倾向于逐步改造。民族传统对中国近代大中小社会单位独特结构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
5.现代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与现代化的实际进程有效结合,使中国现代化的内在增长力量更具穿透力和扩散力。
不可否认,从1949到1978这三十年间,中国在现代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近30年来,中国现代知识的积累和传播存在三个突出的症结:一是没有与生产领域广泛结合。如果说在军事技术和一些基础理论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那么在技术应用上只取得了很小的进步;二是片面性。当时人们对现代知识的理解仅限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忽视了现代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更重要的是,当时人们轻视甚至压制教育,所以它的水平和处境每况愈下;第三,现代知识的地位在下降。在极端“左”思潮的影响下,整个知识界和知识成果的价值得不到认可,不仅如此,现代知识也处于贬值状态。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现代知识在1978之前并没有对中国的现代化起到应有的渗透和推动作用。
1978之后,现代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与现代化的实际进程开始了初步但富有成效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它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内生增长,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有效杠杆。具体表现为:第一,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现代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⑧这种认识上的变化为现代知识的作用建立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二是现代知识开始与生产领域广泛结合,特别是适用技术的普及,直接促进了经济发展。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地方经济,“星火计划”目前“覆盖全国几乎所有县。截至1987年底,星火计划已实施国家项目961项,省市级项目8694项。”(9)科学技术等现代知识也对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建国后,技术进步在我国各时期工业经济总增长率中所占的份额分别为1952――1957,46.9%,1957――1965――65438。⑩第三,现代知识的积累和传播趋于一体化。十多年来,教育的水平、社会地位和规模一直在上升。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人建立现代观念和现代行为,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从65438到0964,全国人口受教育程度如下:大学文化程度占人口的0.4%,高中1.3%,初中4.7%;到1987,分别上涨到0.9%,6.9%,21.2%。〔⑾〕
从以上五个方面可以看出,从1978开始,中国现代化的内生增长在过去的十年中已经初步展开。这种情况在1949之前或1949至1978期间从未出现过。中国现代化内在增长力量的初步发展,对中国现代化的整个进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使中国的现代化不可逆转,绝不会被某些偶然因素所打断。
第二,在这一时期,中国现代化内生增长力的增长过程还存在一些不足和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现代化内在增长力的发展不够完整。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中国过于追求经济增长和经济改革。人们往往把经济建设等同于现代化。从1979到1988,经济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6%。这种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国都是罕见的。经济发展要保持一定的超前性,只要适度,就能对整个社会有机体起到积极有效的带动作用。问题是这种超前不能过分,不能超出其他方面的发展范围。相比之下,教育、文化、管理等非经济领域的程度就太小了。就改革而言,这还不够。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领域,对改革的其他方面关注不够。只要看看近几年出台的各种改革方案和措施,就会发现非经济改革方案和措施所占比例很小,而且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将对中国现代化内在增长力的进一步增长和形成,乃至整个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的不利影响。第一,降低现代化内在增长力的有机性。社会发展可能首先受益于增长最快的环节,但很快就会受制于增长最慢的环节。这是因为社会有机体是由各个环节和层次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各个环节和层次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不仅经济形势是原因,而且是积极的原因,而其他一切都只是消极的结果。”(13)长期片面的经济发展不仅不能从其他环节和层面得到有效支持,而且经济发展的成果也不能被社会有机体有效吸收,不能内化为社会有机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也会对社会发展方向产生不利影响。经济因素说到底是一种物质力量,所以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被动自发性。因此,单纯的经济无法全面解决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定位问题。如果经济发展失控,后果很严重。可能不仅会造成很多的异化,还会造成其他的社会问题。这些必将严重阻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2.现代化内生增长力的有序增长不高。
这一时期,中国现代化的内在增长力量得到初步发展,但相应的增长秩序相对混乱。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过程的摆动幅度过大。1977-1978,经济过热。1979和1980,经济发展开始企稳,但过了一段时间,经济又开始过热,然后就低了。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大起大落。中国GDP增长率为1984,14.6%高于1983,1989,3.6%高于1988,差额高达| 11 |。80年代,作为发展中国家,泰国经济发展速度最高为1988+1.0%,最低为1982+3.2%,相差| 7.8 |。韩国1986最高年份12.4%,最低年份1985 5.4%,相差| 7 |。[14]经济发展的过度摇摆既不利于发展过程中内在增长机制的形成,也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二,区域分散和重复发展。“在现代化中取得成功的后来者必须利用不同寻常的中央集权因素以及各级权利和资源的均衡分配。”⒂在1978之前,虽然中央也下放了一些权力给地方,但总体来说,统一太死了。1978之后,中央政府下放了很多权力给地方政府,有效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必须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各地区竞相发展一些相同的产业,重复建设,重复引进生产,追求区域经济的完整体系,搞‘大而全’和‘小而全’,趋同态势日益突出。”[16]各地区的这种“秩序”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整个国家的“无序”状态。这样一来,整个国家的意义就被大大削弱了。长此以往,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和低效率,还会使整个国家趋于离心。第三,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纵观十几年的社会,可以发现社会问题无论从类型还是数量上都在快速增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情况可以看作是社会问题的复杂化。比如1982-1988,中国的大案要案数量大增,这是建国以来少有的。根据指数,1982的大案数为100,101.8。⒄复杂的社会问题会导致社会不稳定,从而对现代化进程的顺利进行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还会挫伤社工的积极性,削弱发展进程的后续动力。
中国现代化内生增长力发展中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明显的、直接的、有影响的根源在于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的强化与现代化目标体系的模糊和缺失的共存和相互感应。
这一时期急功近利的思潮和行为的加强,主要表现为社会行为取向的一种极端功利主义。人的行为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只看眼前,不看后果。人们在生产中的短期行为说明了这一点。比如农业,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不仅相对减少,而且绝对减少。“六五”期间,农业基本建设总投资比“五五”期间减少近1/3,达到173亿元,占总投资的5.1%。在国家对农业投入减少的同时,农民也减少了对农业的投入。“抽样调查表明,六种粮食的每亩土地标准工作日在1980年为22.80,而在1985年为15.28,减少了1/3。此外,农民个人投资大部分用于非生产性积累,占70%以上。“⒅在工业方面,“一五期间确立的156重点项目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骨干,但大多数企业因为只需配套,无力进行技术改造,使其设备日益老化,技术日益落后”。〔⒆〕
这一时期会出现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一是摆脱束缚后的过度反弹。1978以前,由于极端“左”思潮的影响,人们低估了个人、中小群体乃至地区的利益,低估了人们基本生活的需要,过分强调超大群体的利益和长远目标,致使人民生活的改善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1978之后,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开始,之前的畸形束缚被挣脱。然而,由于长期而深刻的压抑,人们在挣脱枷锁后也有一些异常的反弹现象。就是太注重高消费,太注重个人和中小群体的利益。在这种背景下,很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过激思想和行为。第二,改革之初的显著成绩所带来的急于求成。改革之初,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发展基数小,发展幅度容易增大的原因,也有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恢复生产力的因素。但无论如何,发展的总体程度作为改革的总体结果,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人们不可避免地认为整个现代化会顺利而快速地进行,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冲进去。总之,由于这些历史和社会原因,中国在十几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出现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是很自然的。
本质上,这一时期人们的追求与现代化的趋势是一致的。但是,仅仅有这种不谋而合的倾向是不够的。这种巧合只能说明现代化趋势的不可逆性,不可能说明现代化进程的顺利状态。这就涉及到现代化目标体系的作用。正是在这方面,中国从1978开始就没有给出好的解决方案。
这一时期,中国现代化的目标体系相对不完善。主要表现在:(1)目标缺乏与实际过程相融合的内化程度。即这个目标体系不能反映实际过程的渐进,实际过程中存在的很多变量在这个目标体系中没有得到反映。(2)体系不够,子目标不匹配。现代化的目标体系应该包括现代化的各个方面。然而,这一时期的现代化目标体系忽略了许多问题,如非经济因素的分类、作用和地位,这些问题在目标体系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再比如,实现长期、中期、短期目标的运营计划,在目标体系中并没有得到恰当的说明。(3)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纵观十几年的现代化进程,各种现代化规划、发展战略、改革措施一个接一个出台,又马上被新的取代,或者默默无闻地停止运作。(4)缺乏认同感。在此期间,在改革和发展目标方面出现了相互冲突的计划。严格来说,这些目标不属于一个体系。
中国现代化目标体系不完善也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一是新旧制度并存。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化进程就是从传统体制向现代体制的过渡。在这一过渡中,必然会出现新旧制度并存的局面。新旧制度并存不仅会导致社会成员行为和观念的不一致和不连贯,还会导致社会有机体的不连贯。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化的目标体系必然是不同的和不稳定的。第二,社会变化率高。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变革是巨大的。社会变革率高,会从两个方面对目标体系产生很大影响。一方面,社会的快速变化会使现代化目标体系中的一些目标,特别是一些短期目标和操作性目标快速或部分失效,客观上倾向于降低目标体系的稳定性、兼容性和同一性程度。另一方面,在快速的社会变迁中,社会群体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一些新的社会群体已经出现,一些旧的社会群体仍然存在。这些不同的社会群体的需求一定是非常不同的。为了保持社会的整合和稳定,我们必须照顾各种社会群体,否则,现代化将难以顺利进行。所以,在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下形成的一些具体目标,显然很难保持同一性。
重要的是,急功近利的行为和思潮的强化,与现代化目标体系的模糊性和不完全性不无关系,而是相互感染和加剧的。比如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的强化,不仅会对现代化目标体系的设计和制定产生不利影响,使现代化目标体系趋于片面和摇摆不定,还会使原本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目标在现实中无法兑现。这些进一步在客观上使现代化目标体系缺乏对现代化进程应有的引导和控制力。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现代化目标体系将进一步降低其在社会成员中的信任度。这样一来,失去约束和导向的人,可能只是按照自己眼前的利益行事,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倾向就会加强。
急功近利的思潮、行为的强化以及现代化目标体系的模糊性和不完整性的合流,客观地说,有时可能在现代化进程的初始启动中产生一些重大的积极效应。但会对现代化内在增长力的后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共同压制和阻碍现代化内在增长机制和增长系统的形成,进而使现代化内在增长力的发展过程出现不整合、无序等缺陷。三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使中国现代化的内生增长力发展到更高水平?笔者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在中国现代化的内生增长力能够得到初步发展的前提下,及时形成中国现代化的内生增长机制(或称内生增长结构体系)。只有这样,中国现代化的内在增长力的增长才能得到真正的保证,中国的整个现代化才能平稳地向前推进。
就中国现代化内在增长机制的建立而言,关键在于:(1)建立一套合理完整的现代化目标体系,使中国现代化每个阶段、各个方面、各种方式的目标明确,最大限度地防止发展过程中出现摇摆和停滞的现象。(2)增加发展过程中的合理成分,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倾向。(3)增强民族凝聚力,从而有效消除离心倾向,有助于积极的社会动员,使现代化不断推进。(4)要防止片面发展和均衡发展。前者有害,后者太机械,同样有害。要立足全局,通盘考虑。在某一方面、某一时期,可能会特别注意提前合理发展的问题,从而有效地促进其他环节和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另一个时期,要特别注意发展过程中的合理酝酿和合理停顿问题,使社会有机体充分吸收已有的发展成果,增强未来发展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