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山岚的历史

一、泉州的自然景观

1、清源山: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北郊,俗称“北山”;它也被称为云起山,因为山峰之间经常有云和云。主景区占地62平方公里,距泉州市区3公里。

清源山是福建中部戴云山脉的残余矿脉,峰峦起伏,怪石遍布,是一处自然风景区。清源山海拔572米,山脉绵延20公里,象形岩石,形态各异。

2.仙公山,又名“双髻山”、“凤山”,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马家乡,距泉州中心城区约25公里。南北朝时,因供奉“何氏九仙”而得名“仙公山”。主峰海拔758.5米,总面积25平方公里。是一个集宗教朝圣、观光、休闲、学习、度假为一体的景区。

3.代县瀑布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水口镇赤石口。溪水从山峰缺口处落差139米。站在瀑布下,可以看到水雾形成的彩虹雾,让你觉得山岚在攻击人。

代县瀑布被誉为“华东第一瀑”。发源于牛山赤石溪,经过雄伟的飞仙峰,落差1.39米。它分为两条溪流,东边的代县瀑布和西边的漏油瀑布。两个地方相得益彰,特别壮观。

二、泉州人文

泉州素有“海边邹鲁”、“光之城”之称。

泉州是福建七省之地。历年出土的西周礼器和原始壁画,反映了两三千年前泉州土著古闽越人的原始舞蹈风格。中唐以来,中原人南迁至泉。唐五代时,城外东湖不仅有宴舞的记载,南安云台山下还建有永久歌舞厅。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十大洲人”的“富庶洲”和“幸福州”。政府甚至不得不列出一个“不要贪玩,不要看百场戏”的人员名单。

泉州的传统戏曲文化遗产有梨园戏、高甲戏、大成戏和“嘉里”戏,其中南音戏、北关戏、梨园戏和“提线木偶”比较有名。

方言

普通话为通用语言,闽南话为主要地方方言,还有莆仙话、客家话等多种地方方言。[3]。泉州方言是泉州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泉州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方言在历史上曾是闽南语的代表。泉州的当地语言是闽南语。

三、泉州的历史

泉州历史悠久,早在周秦时期就开始了经济发展。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南安市丰州镇设立东安郡,南朝梁监狱设立南安郡(502 ~ 519),为地方郡县治之始。西晋末年,中原发生战乱,中原大量士绅入春,沿河而居。?

宋元时期,泉州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泉州是联合国承认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唯一起点,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被列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2017泉州入选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065438+2008年4月,泉州入选新一批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城市。?

第四,泉州文化

1.全州共有12个演艺团体、59个剧院、1个群众艺术馆、12个文化馆、12个博物馆(纪念馆)、164个乡镇文化站、65438个公共图书馆。

2.图书馆总藏书478.79万册,电子书546.5438+0.20万册。文化系统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文艺演出2098场,观众118438+00000人;

3.剧院和剧场演出(放映)60万次。年末有广播电视台8个,调频电视发射台9个,广播节目11套,人口综合覆盖率98.53%。

4.电视节目12个,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8.48%。全市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20.82万户,实际用户139.83万户。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总长38706.30公里。

五、泉州美食

1,石花膏:在泉州,石花膏是夏季产品,泉州的大街小巷都有很多卖石花膏和四果汤的摊位和店铺。润滑有弹性的口感,配以蜂蜜水、草、芋泥、豆类和各种水果,香甜可口。即使在冬天,石花膏和四果汤仍然是泉州人最喜欢的甜品。

2.冻笋:冻笋,源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海,是一种传统小吃,色香味俱佳。土笋冻是一种由独特产品加工而成的冷冻产品。相传,发明者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含有胶质,主要原料是一种蠕虫,属于海星门,学名为Phascolosoma esculenta。两三英寸长。

煮沸后,虫体内所含的胶质溶于水,冷却后凝结成块,其肉清亮可口。配上上好的酱油,永春老陈醋,大蒜。

3、面糊:面糊是泉州人最爱吃的早餐之一,一碗清糊,加入大肠、醋肉、虾等食材。,又热了一碗,为新的一天带来满满的动力。

参考百度百科-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