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主要的戏剧?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他们有什么特点?
我列举了主要的说:
昆曲的曲调和流派,简称昆曲或昆曲。元末,南戏传到昆山地区,与当地语言、音乐相结合。后经昆山乐师顾俭改良,促进其发展,明初称为昆山腔。明嘉靖在太仓魏良辅居住10至20年(1531 ~ 1541)。他在张、谢林泉等民间艺人的帮助下,总结了北曲的演唱艺术成就,吸收了海盐、益阳的优点,对昆曲进行了改革,总结出一系列的演唱理论。但此时,昆曲只是一部清唱剧。
京剧,也被称为“皮黄”,由西皮和黄儿两个基本音调组成,它还唱一些地方曲调(如梆子和吹腔)和昆曲。1840左右在北京形成,盛行于三四十年代。它有时被称为“国粹”。它是中国现代戏曲的代表,业务全面,表演成熟,气势恢宏。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有200年的历史。京剧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清朝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上。在历史上,它曾被称为皮黄,黄儿,黄强,京剧,京剧,国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个安徽徽班进京,在京与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结缘。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最。京剧是一门综合表演艺术,即唱、念、做、打、舞。它通过节目的表现手段,讲述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恐、悲”的思想感情,拥有生命、勇气、纯洁、丑陋四大业务。2006年5月20日,京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京剧和戏曲。它是由流行于北京的一种曲艺——弹弦排子曲发展而来的,原名为曲艺剧。于1952正式命名为曲居。丹仙派格又称“八角鼓”,是一种用派格对联、三弦伴奏、八角鼓唱故事的说唱艺术,曲调丰富,情境多样。其主要曲调有太平年、云苏调、洛江怨、程楠调、斩靛花、湖广调、南锣北鼓、计数唱等。它们大多来源于民间小曲,有两首抒情长调和两首叙事长调,成为曲剧选择和改编创新唱腔曲调的主要来源。
评剧评剧是中国北方的一种戏曲形式,在华北、东北和其他一些地区非常流行。评剧是中国戏曲的一种,俗称蹦蹦戏、罗子戏,也叫平腔梆子,于1935年今天改名。1910在唐山形成。评剧是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的形式是单调的。成等艺人改革后,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演员扮演剧中人。他们在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冀东的民间音乐素材,创作了旅行时使用的唱腔,并配以全套河北梆子乐器,因此得名平腔梆子戏。评剧对现代戏剧的创作和表演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小白的《解放初期的九尾狐与小女婿》、新的《刘巧儿》、祥林嫂、小黑的婚姻、艺海的仇恨、东北的小女婿等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河北梆子是河北的地方剧种之一。解放前,它有许多名字。在河北称为直隶梆子、河北梆子、梆子戏,在其他国家称为北京梆子、笛梆子、反调等。此外,也有人称之为魏梆子或山西梆子。河北梆子除京津冀外,还流传于山东、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长江以南的活动基地主要是上海、武汉等地。2006年5月20日,河北梆子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剧中的中国戏曲形式。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越剧擅长抒情,以唱功为主,声音清亮动听,表演优美动听,真的很动人,有很浓的江南地方色彩。越剧演员最早由男班演出,后改为混合班或全女班。
徽剧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戏曲声腔,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和江西省婺源县。明末清初,弹拨声腔传入安徽,在安庆的石牌、枞阳、桐城等地与当地声腔、民乐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拨子。乾隆年间,脱胎于四平腔的拨子和吹腔逐渐融合,形成黄儿腔。黄儿戏和湖北西皮组成了皮簧合奏,奠定了徽剧的基础。清初,徽剧盛行于安徽、江浙一带,并在南方广泛流传。清朝中期,风靡全国。清朝乾隆年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相继入京,名扬全国。这就是著名的徽州班进京。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徽剧在北京与湖北汉剧结合,逐渐演变为京剧。清末京剧兴盛,徽剧艺人改弦更张,但徽剧仍在徽州部分地区流行。徽剧是一座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是新安文化灿烂篇章中的重要一页。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等地都有专业或业余的黄梅戏表演团体,广受欢迎。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是18世纪后期在安徽、湖北、江西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民间剧种。其中一支逐渐东移至安徽安庆,并结合当地民间艺术,用当地语言演唱、说话,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被称为“怀腔”或“黄梅调”。这就是今天黄梅戏的前身。民国十年(1921)出版的《宿松县志》首次正式提出“黄梅戏”这一名称。黄梅戏现已成为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名剧。黄梅戏已有200年历史,是一种“自唱自乐”的民间艺术。
梨园戏原是古代对戏班的别称。泉州地区过去也叫戏班,叫大梨园某班,小梨园某班。梨园戏是流行于泉州、厦门、龙溪等闽南语地区的“老戏在路上”、“老戏在路上”、“戏子”(又称第七类)等古老剧种的统称。
刘孜戏是以菏泽、济宁、徐州为中心,流行于鲁、苏、豫、皖、冀交界的30多个县戏中的地方戏。《黄河以北》又名黑仔戏,有“皮毛沃沃”、“百调”、“吹调”之称,是中国戏曲的古老曲调之一。在中国戏曲史上,曾被称为“刘冬、西浜、南昆、易贝”的“刘冬”是鲁剧中的刘孜。刘孜戏以元明清以来流传于中原地区的民间歌谣为基础,吸收了高腔、青阳、乱弹、昆曲、罗罗、皮黄的一些剧目和唱腔,必须加以发展和演变。因为曲牌里有一个刘孜调,所以叫刘孜戏。该剧与大仙戏、洛子戏、席绢戏一脉相承,相互影响。都是以三弦为主,笙、笛为辅,都属于弦绳声腔体系。
山东梆子是流行于鲁西南和鲁中地区的地方戏曲。又叫“高调梆子”,是“高调”或“高调梆子”的简称,因其高亢刺激的特点,又被称为“为一个人的生命而死”。主要流行于鲁西南的菏泽、济宁、泰安等地的大部分县市,以及柳城、临沂的广大乡镇。山东梆子是山东的一个古老剧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具有浓郁的山东地域特色,唱腔优美,音调高昂。与其他兄弟梆子戏不同的是,它的特点是花腔多,曲调多,曲调多落在“啊”音上。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周边兄弟剧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山东的莱芜梆子、梁家弦、四平腔,豫剧的豫东腔、湘府腔、沙河调,江苏的江苏梆子,山东的另一古老剧种刘孜。
鲁剧,也被称为“伪装扬琴”和“秦腔”,流行于山东和部分江苏和安徽。它发源于山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由山东舒勤演变而来,距今已有65,438+000多年的历史。最初的鲁剧班多为农村村落,在田间地头演出,影响不大。1910左右登台。1953山东鲁剧院成立后,鲁剧成为流传山东各地、享誉全国的剧种。鲁戏属于农村艺术,演的是农事,唱的是农家情怀。角色多为小众、小丹、小丑。歌词和道白取自民间语言,伴奏乐器以部落虎、二胡、三弦为主。传统剧目有《画龙点睛》《姐妹好嫁》《李二老婆改嫁》《借妻》《石龙湾》等。代表人物有郎咸芬等人。2007年6月中旬,首届鲁剧文化艺术节在鲁剧之乡山东省东营市成功举办。
豫剧又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腔。因为早期的演员都是用自己的声音演唱,所以开场和出场的时候都是用假声把片尾的带子翻上来,也叫“河南”。豫西山区的表演多以山地和平原为背景,当地称之为“背山吼”。因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主要剧种之一。豫剧流行地区分布广泛,大江南北、黄河西岸乃至新疆、西藏都有演出。
秦腔又名乱弹,起源于西部秦腔,流行于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叫“梆子戏”,因为它用枣梆子做打击乐器,俗称“毛毛子”(因为拍手时发出“毛毛”的声音)。明末佚名作家连的传说,用的是“西秦腔二犯”的曲牌,故知发源于甘肃。甘肃古称西秦,故名。清朝康熙时,陕西泾阳人张鼎盼写《论秦腔》,说明此时秦腔已发展到成熟阶段。乾隆年间,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在京城引起轰动。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莆仙戏是福建地方剧种之一。莆仙戏的表演古朴典雅,很多动作深受木偶戏的影响。莆仙戏的业务遵循南戏的老规矩。原本只有生命、丹、坚守生命、泽丹、美妆(网)、终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莆仙戏有着深厚的音乐传统和丰富的唱腔。至今仍保留着宋元时期的大量南戏音乐。莆仙戏的声腔以“杏花腔”为主,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和风味的声腔,由莆仙民歌民谣、十音八音、佛乐、宋元歌词、大曲歌舞等综合融合而成。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两县,以及福建中南部的兴化方言区。其剧团足迹遍布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城市和华侨聚居地。据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莆仙戏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起源于唐代,成于宋代,盛于明清。表演形式最古老,剧目最丰富,是表演艺术中最有特色的剧种之一。原名兴化戏。流行于福建省莆田、仙游两县兴化方言区及惠安、福清、永泰等邻近县。宋代以莆田、仙游命名,明清以兴化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为莆仙戏。
锡剧、传统戏曲和流派。流行于江苏南部和上海。起源于太湖之滨的无锡、常州农村,最早被村民用当地民歌说唱故事自娱自乐,称为“东乡调”,后逐渐发展为民间艺术形式的“滩泉”,因唱腔风格略有不同,可分为“无锡滩泉”和“常州滩泉”。之后,滩泉吸收了江南民间舞蹈《采茶灯》的肢体动作,开始吟唱生活中的小故事。大部分是两个人一档,在农村活动。他们表演的节目只有一次,为了生活(或者为了丑),比如《双发》、《磨豆腐脑》、《拉兰花》、《会安堂》,称之为“二人转”。入城后发展成几十人一起表演的“大同戏”,剧目还增加了明珠塔、玉蜻蜓、孟姜女、孟丽君、玉链等剧种。辛亥革命前后,无锡、常州的谭春戏正式搬上舞台,并陆续进入上海。不久,他们逐渐加入班级演出,改名为“昌文戏”,并命名为锡剧1952。目前,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地共有32个锡剧团。锡剧是一种善于抒发情感,具有江南水乡味道和特色的剧种。它的咏叹调基本上是上下句的格式变化结构,上下句之间常插一个或长或短的空白板。锡剧的音乐抒情悠扬,有江南水乡的优美风格。锡剧音乐属于曲牌板腔复合体,具有显著的男女腔分离特征。主调是春调。20世纪30年代还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陆板,苏州文调(由苏弹、评弹演变而来的说唱调)的零陵调,苏弹、屈伸的迷调、三角板,京剧的高八子、【春调】、【紫竹调】、【九环】、【绣兜】。新中国成立后,音乐家和演员密切合作,统一了戏曲的音乐风格,并确定了轻重缓急,先后改编和创作了多种板式唱腔。改革后的锡剧音乐面貌焕然一新,曲调柔和、流畅、轻快,具有“江南丝竹”的特色。伴奏乐器以二胡为主,副二胡为辅,琵琶、三弦、扬琴为辅,笛子、箫等管乐器也开始伴奏演唱。锡剧乐队以前只有一把二胡,现在除了二胡,还有琵琶、三弦、小提琴、笛子、笛子、中国胡、小提琴、大提琴伴奏。打击乐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著名剧目有传统戏剧《双推磨》、《祠堂认母》、《安堂相会》、《李梦君》、《明珠塔》、《双珠凤》和现代戏剧《红花歌》、《海岛女民兵》等。当代锡剧有许多著名演员,如姚澄、、梅兰珍、、王、、王等。
、杨、吴亚彤、薛景珍。
雍戏是广西的剧种之一,流行于广西的粤语地区。雍戏曾被称为老戏、粤剧、五六腔、地方戏等。1951年命名为永戏。雍戏主要流行于广西南宁、百色、钦州等地。它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了。清道光、咸丰形成于邕州古称南宁,故名“邕戏”。该剧是在宾阳戏和武鸣老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皮黄体系。唱腔和剧目与桂剧相似,也吸收了粤剧的一些艺术因素。雍戏以其精湛成熟的艺术技巧、典雅独特的风格和诙谐风趣的戏剧语言独树一帜。
粤剧,广东地方剧种之一,以粤语演唱,主要流行于粤语地区,又称粤剧。原名大戏或广东大戏,源于南戏,1522年至1566年(明嘉靖年间)开始在两广出现。是揉合合唱、乐手演奏音乐、舞台服装、抽象形式等的表演艺术。粤剧的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最初表演的语言是中原音韵,也称为歌剧院普通话。到了清末,知识分子为了宣传革命,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让广东人更容易听懂。粤剧被列入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贵州地方戏曲,从曲艺秦文(一种用扬琴伴奏的说唱形式)发展而来,最初被称为秦文戏。(又名“秦文”、“贵州弹词”)是1953开发的。清代光绪年间,扬琴在贵州非常流行。其抄本抄于嘉庆、道光年间。现有传统歌本400多叠,大部分改编自古典小说和戏曲剧本。歌词以韵文为主,遵循歌唱文学中的“三、三、四”和“二、二、三”两种句式。除了扬琴外,还有其他伴奏乐器,如瓮竖琴、、小京胡、二胡、琵琶、三弦、箫、笛子、淮鼓、叮铃铃、灌顶和摔板等。有清板、板儿、刁扬、苦、二流、春儿等六种基本曲调和七种曲牌。唱腔委婉,语言朴实。黔剧是由贵州扬琴搬上舞台的说唱艺术创造的新的地方剧种。它诞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PRC)成立之初,于20世纪60年代正式命名。它的演唱主要继承和发展了秦文民间说唱艺术的传统。其表演是在吸收和借鉴昆曲等传统剧种表演的基础上,借鉴当地各民族的民间表演艺术,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演员普遍较年轻。
云南戏是云南的主要剧种之一,有黄色口音,流行于云南省和贵州、四川部分地区。丝弦(起源于较早的秦腔)、襄阳(起源于汉代的香河派)、胡琴(起源于徽剧)于明末至清乾隆年间传入云南并逐渐发展,逐渐吸收当地民间艺术,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剧种。滇剧的丝弦、胡琴、襄阳和一些杂调都来源于省外人士的戏曲声腔:丝弦来源于陕西声腔,胡琴来源于由声腔演变而来的徽州声腔,襄阳来源于楚腔(辛亥革命后改称汉剧)。三调传入云南后,结合云南方言音、风俗民乐进行改造,逐渐形成了滇剧三大调。此外,云南戏的昆头、昆道班与昆曲有关,平盘、桥、参调、安庆调与吹调(又称石牌调)有关。当这些声腔在云南戏剧的舞台上融为一体,就是云南戏剧形成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