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推荐一本书。
书名:大学者
作者:方志远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年7月-1字数:317000版本:1页数:419印刷日期:2000年7月-1格式:印刷次数:纸张:胶版纸ISBN: 977。& gt传记> & gt学者
定价:¥21.00
内容简介
鉴于儒家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巨大影响,以传记的形式来表达和描述《大学者》系列的选题,以特定的儒生为符号点来解读儒家思想的轨迹,是其动因。据此,经过审议讨论,确定时间截止到古代,候选人以十种十一种人为基准。这十一个人物是:、蒙克、苟况、董仲舒、、程颐、朱、、顾、黄宗羲、王夫之。具体书名取决于大师最流行的书名。当然,这些考生要做出具体的选择并不容易,但却花了很多心血和心思。
目录
挤进
第一章豪迈不羁的天性
孩子来自天空和云彩。
父亲的轶事
《打破未央的水下天空》
科举不是第一要务。
试马居庸关
没有新婚之夜的迹象。
“人以不科举第一为耻,我以不动心为耻。”
第二章我应该从上到下寻找
只有收到威宁之剑,才会担心边境事务。
刑部云南司新任司长
圣洁和写作是两种犹豫
九华山奇遇记
阳明洞知佛
向山东学习
“守仁做官三十年了,没见过这个人。”
第三章龙场的“启蒙”
因为说话而坐牢。
你以前有过知己吗?
孤山历险记
第一位大师
西行的龙场路很长。
阳明田晓东
鹤楼轩与君子亭
不朽艺术的奇妙理论
隆昌启示
贵阳学院董事长
我们都是世界上被还原的人。
第四章王吹中原
辞西归东。
吉安的民风
在芦岭知县
某人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大兴龙寺三人会
方显夫成了王门弟子。
朱禄之辩
往南的路上说“大学”。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问题。
形于山川,意在感动。
滁州岁月
师徒问答
第五章赣南张婷总督
第六章危难中的意外情况
第七章远离政治中心的日子
第八章最后一次旅行
王阳明年表
参考
附言
书籍摘要插图
仅仅这些话就让他出了一身冷汗。想再问,蔡道士笑着垂下手,扬长而去,全然不像道家人物,反倒露出江湖本色。
然而,守仁还是不甘心。听说洞里还有一个陌生人,出不了洞,坐在长沙发上,躺下来铺个席子,吃东西不生火。于是我翻山越岭,找到了那个山洞。当我进洞时,我发现一个人睡在石板上。守仁站了很久,但那人还是睡得很香。眼看天色已晚,守仁只好叫醒那人。那人翻身问道:“山路崎岖。你是怎么来的?”守仁没有多解释,只是问了养生之道。那人答非所问,大谈圣贤之道。守仁觉得奇怪,就用宋儒的理论互相询问。那人对程颐和朱不知所措。当问到周敦颐和程颢时,他称赞说:“溪和程是两位儒家的好学者。”守仁再要问,这人已经睡着了。
与尹继贤的接触,与九华山的奇遇,看似偶然,其实都在表现着守仁自身认识的一些变化。虽然无论是蓬头垢面的道士,还是西藏的穴居人,都散落在江湖中,但他们对观察仁者健康的话题并不感兴趣。一个建议他投身仕途,学习圣道,另一个建议他学习濂溪和明道,做一个好的儒家学者。尹继贤虽教他养生,却不收他为徒。为什么以前的和尚、道士等江湖艺人总是跟他谈养生,而这次都是谈学圣?是佛道思想影响了丁守仁,还是佛道思想依附于守仁?
当然,这个时候,守仁的思想还是矛盾的。如果你执着于佛,就不应该有蓬头垢面的道士和藏穴居人;如果说进取精神是蓬勃发展的,九华山四老围棋的画面则表现了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当世界模糊不清的时候,
但是我怀了刘翔的过去。
至此,风已引起后人思考。
还不如在山里下棋
阳明洞知佛
从九华山下来。弘治十五年五月,守仁返京。他似乎对北京的生活感到有点厌恶。还是一样的朋友,一样的事,他觉得应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但是他没有时间去思考和选择,所以他不得不开夜车。我不想过度疲劳,再次生病。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乡余姚,那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一个自由的空间。他应该回去住一段时间,说不定会有其他收获。
于是,守仁提交了他做官后的第一份请假条,理由是他一直生病。这次被囚禁在江北,劳累过度,导致旧病复发。再加上他和父亲都在京城工作,祖母岑氏八十多岁,于是请求回到余姚老家,一边养病,一边孝顺祖母。历代统治者都提倡孝道,只有家里有孝子,国家才能有忠臣。由于守仁提出要照顾自己的病和亲戚,请假条很快就被批准了。
守仁告别父亲,回到余姚。我奶奶虽然已经84岁了,但身体依然很好,看到守仁回家更是精神焕发。
守仁这次回到余姚,一是养病,二是认真清理思想。从小到大,我一直喜欢奇思妙想。我要进进出出佛祖的晚年,保持健康长寿,我要遵循苏俪的话,我要以孔孟为榜样。现在我已经30多岁了,应该站起来了,但是我整天都在流浪,一事无成。来到余姚,真的摆脱了共同事务和应酬,但还是觉得人多耳杂,心情难以平复。古人说,养病先养心,找个清静的地方。
余姚郊外,有一处僻静之地,风景秀丽,人少。令守仁惊讶的是,在向阳的山坡上有一个山洞,幽深幽静。和九华山看到的地下洞穴很像。守仁下令把山洞收拾干净,并搬书盖上,让一个主人和一个仆人当晚住在这里。
准备好了,守仁站在洞口,远眺群山,绿意盎然,山风徐徐。夕阳直射洞口,令人心旷神怡。把洞穴映得通明,宛如仙境。守仁高兴极了,把这个山洞命名为“阳明洞”。寿仁除了本名,只有“博安”二字,尚未编号。当时苏轼致力于东坡、黄州,以东坡为名。现在,守仁得了董阳明之名,即以董为名,自称“阳明”,又称“阳明子”。
守仁从小身体瘦弱,后来因为学习太辛苦感染了肺病。此外,他还有许多奇遇。他不是算命的就是出家的,所以对道家养生很感兴趣。住进阳明洞后,吃住都是自己的仆人,而守仁则开始研读佛道经典,修行自导,希望通过养心来达到养生祛病的目的。
古人所说的入门也是养生的一种,即通过有规律的呼吸和肢体动作进行物理治疗,和今天人们所说的很像,也就是气功和自我按摩。道教有一个流派叫“土那派”。因呼吸练气而得名。在中国古代,帝王、文人与道士交往,大多是为了学习养生长寿的方法。著名文人李白、苏轼对养生很感兴趣。孟子一生批评苏轼的朱,晚年也热衷于此术。我一直吃素,所以我死于背部坏疽。①可见时尚,贤者不可免。
与李白、苏轼、朱等中年或老年才开始练习养生不同,守仁从年轻时就开始接触养生,所以更有心得,也更喜欢神秘。在阳明洞打坐一段时间后,守仁的病情有所好转,自称能预知先知,颇有点仙风道骨的味道。
有一天,守仁在阳明洞坐着,突然对仆人说,这是突发奇想。包括王思雨在内的四个朋友拜访了他们,并让仆人们在路上迎接他们。仆人半信半疑,不敢违抗,只好一路磨蹭。没想到路上遇到四个人。我一问,就去阳明洞拜访守仁。再问名字来历,就像守仁说的,是王思雨等人。仆人吓坏了,赶紧说明来意。四位客人听了这话,都惊呆了,认定守仁修仙了,否则绝对无法预知他们的到来,更别说知道他们的目的了。王思雨等人跟着仆人去见守仁。一见面就问为什么能预测,守仁避而不答。回去后,四人到处宣扬观仁的道理。但是守仁在暗自发笑。如果事先不知道有四个人来访,那真的能算到哪里去?
这个后来被王门弟子广为宣传的事件,很可能只是守仁真正了解佛道的开始。既然你能用这一招轻松忽悠别人,别人也能用这一招忽悠自己。殷继贤、蔡道师和地下洞穴里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信赖的。回头一看,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遇到了道士:7。南昌铁柱宫的道士从来没有打算引导他学习佛教和人性。一个让他做圣人,一个教他学养生。前者是决心,后者是为了健身。人家没认错我,我认错耳朵了。如果因为思想的不同,人隐于山,僧为道,或者蔡道长答应自己的要求,收自己为徒,那他会把奶奶和爸爸放在哪里,把全国的人放在哪里?
第二年,从佛道中解脱出来的守仁离开阳明洞,到杭州西湖游玩。与阳明洞几乎与世隔绝不同,西湖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一本《西湖醉翁书》显示了他当时的心态:
湖水很美,阳光很好,这个词据说是真的。
景有客,人间无真画。
溪中风欲雨,堤上树吟,春水新添。
南北双峰引幸福,醉竹不用扶。
……
& lt良知说:王阳明除恶思想研究
系列名称:儒释道博士论文系列
作者:胡永中
出版日期:2007-11-1字数:280000版本:1页数:383印刷日期:2007/11开本:32。
包装:平装
类别:书籍> & gt哲学/宗教>;& gt哲学> & gt中国古代哲学
定价:¥25.00
内容简介
王阳明的良知说是孟子以来性善论发展的成熟形式。其所谓良知主要有三层含义:道德标准、道德主体和存在本身。阳明认为良知纯粹是先天的。其实良心的不同含义各有出处。整体而言,良知是后天获得的,但这并不妨碍它在道德修养中发挥重要作用。阳明对善恶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其所谓恶,一般是指私欲,是站在社会主体的立场上做出的一种消极的道德判断。阳明认为,只有除恶(即“破心中贼”),个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才有成为圣人的希望,社会才能实现安定和谐。他的修身之道以除恶为特征,主要包括决心、改造、禅定、修行、戒畏、知行合一。阳明不仅很重视自己的除恶,也很重视人的除恶,所以很重视开悟。教育他们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教育、公告、乡约。良知说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很大的价值。它不仅是构建正确哲学的最佳资源,而且可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
胡永中,男,出生于1969,湖南娄底人,副教授。1986开始教书,之后继续学业。1999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哲学硕士。1999-2003年在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任教。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2006年7月至今,她一直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哲学史》、《国际儒学研究》、《中国监狱学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编、参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教材四部,合著《韩非子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及《〈春秋范路〉注释翻译》、《当代中国司法腐败及对策研究》等多部著作获奖。
目录
命令
前言
第一节写作的起源和意义
第二部分是研究方法。
第一章是对王阳明良知说的概述
第一节提出良知说的理论背景。
一朱理学的兴盛与衰落。
“两种思想”思潮的曲折发展
第二部分提出良知说的历程。
“一至良知说”的理论渊源
二至良知说的提出过程
第三节良心的内涵和来源
每个人都有良知。
二、良知的内涵
良知的来源
第四节良心和良知
良心的内涵
二、本体与功夫
第五节良心理论的其他问题。
一至良知说在阳明学中的地位
二杨任明理论思维的特点
三阳明与朱的关系
第二章王阳明对恶的理解。
第一节邪恶的本质
一恶的内涵
两害相对
第二节邪恶的起源
一四句教学
双心的身体和身体
第三节除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摆脱邪恶的必要性”
第二,消除邪恶的可能性
第三章王阳明的消灾时间理论
第一节确定
立志做基础。
第二,党的决心
三个愿望的效果
第二节改革
倒影
第二,后悔和责备
三个去骄傲
向善的四种责任
第三节静坐
一次冥想和四个阶段
两种价值观和方法
第四节事情的脾气
一个人必须磨东西。
二、磨炼的方法
第五节提防恐惧
警惕恐惧和谨慎独立
第二,敬畏与坠落
防范恐惧的三种方法
第六节知行合一
一种内涵
第二,发表声明的目的
第四章是王阳明的启蒙。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教育
主讲
第二,办学
第三,教育理论
第3节:通知
给“父母和孩子”的通知
2.告诉“固执的人”和“小偷”
对“新民”的三点告诫
第四节农村公约
一个“赣南乡约”及其实施
二、“赣南乡约”的影响
结语:良知说的现代价值
& lt从“身体-身体”的角度看王阳明的“万物为一”;
书名: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大全
作者:陈立胜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字数:259000版次:1页数:252印刷时间:2008/01格式:16印刷次数:65438。
类别:书籍> & gt哲学/宗教>;& gt哲学> & gt中国古代哲学
定价:¥29.80
编辑推荐
本丛书以东亚为研究视野,以家族经典为研究核心,以文化为研究语境,既着眼于中西宏观文化交流,又着眼于东亚地区文化间的互动,探讨经典与价值观在上述语境下的变化与展望。
黄俊捷
内容简介
《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是台湾省立大学东亚经典与文化研究计划的同仁们近十年来所撰写或编辑的所有关于儒学与东亚文明的书籍。这本书是王阳明万物一体论的分册之一——从身体的立场出发。书中具体包括:“合一”与“仁”,恶与祭祀结构,“乐”观,定性与论证难点,“动态的时代精神”等。
作者简介
陈立胜,1965年生于山东莱阳虎城,南开大学哲学学士,中山大学哲学硕士、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著作有:《自我与世界:以问题为中心的现象学运动研究》(1999)、《西方哲学初探》(1999,与彭越合著)等。
目录
徐晃
冯旭
导言:问题和方法
第一章“合一”与“仁”
第一节意义谱系
第二节六个方面
首先,不相上下
二,归纳几条
第三,同情心
第四,宗族谱系
动词 (verb的缩写)政治层面
第六,天人关系
第三节儒家性格
第一,差异等。
第二,拉平世界
第四节小结:仁-体-体
第二章邪恶与祭祀结构
第1节邪恶的问题
一.自然灾害
第二,道德之恶
(A)讲习班成员:治理。
(B)基层:治理人民。
第二节祭祀结构
首先,我和人们
第二,人和事
第三章“融合”与“音乐”
第一节家庭研究和传统
第一,家庭研究
第二,传统
第二节“音乐”概念
第一,音乐本体
(1)头脑、身体和情绪
(2)身心与仁身
(3)敬畏与坠落
全心全意和迅速地。
(5)幸福与苦难
(6)安静和担心
第二,音乐的状态
(一)启蒙的快乐
(二)生活的乐趣
(3)为了善良的快乐
(4)隐居的乐趣
(5)休闲的乐趣
(6)教学的乐趣。
第3节定性和辩论的困难
首先,定性
(一)三种方式
(B)对比较宗教的审查
(三)“充满活力的时代精神”
第二,很难论证
第四章情态和根隐喻
第一节三个动词
第一,“愿景”
第二,“看”
第三,“知识”
第二节两个词根隐喻
一.种子
第二,身体
结论: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参考
附言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王王阳明王阳明阳明
& lt王阳明:唤醒内心良知>
作者:王运良
出版日期:2008年4月-1字数:120000版本:1页数:216印刷日期:2008年4月/01版式:32印数:1张。
类别:书籍> & gt哲学/宗教>;& gt哲学> & gt中国古代哲学
定价:¥20.00
编辑推荐
青年才俊,但事业受挫,他们一心想成为圣贤。曾经在佛道之间徘徊,终于在儒家中有了顿悟。虽然被诬陷降龙场,但他并不消沉。他创办了一所学院,接受学生讲课。受朝廷委派平息叛乱,表现出军事和组织才能。王阳明是儒家思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的心性论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个聪明的少年,一个雄心勃勃的青年,一个坎坷的中年,一个坚强的老年,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大学者的风范。这本书讲述了“薛鑫”创始人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内容简介
一个民族,如果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一种文化的繁衍,也必须有它的繁衍。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已经存在和繁衍了五千多年。这期间,虽然这片土地上发生过战争和灾难,但文人墨客也时常感叹。然而,没有一个暴君或强盗能切断我们文化中最坚韧的筋骨。这些筋骨早已铸造成一个民族的精神。
这套小小的“人文书籍”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从孔子到胡适的15位人物的言论和事迹。他们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主要塑造者。如果我们了解他们,我们会为我们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跟随他们将丰富我们的生活。
目录
介绍
“高尚”不是一天养成的。
天才和他的土壤
先读书绝不是“第一件事”
一心想学习马援。
圣人可以学习。
如何「管理」竹子?
我没通过考试,但是没什么大不了的
愤世嫉俗之路
魔术师的帽子
从前有一座山
与佛老的日子。
做一次勇士。
起源
陌生人,你为什么来这个地方?
令人困惑的牺牲
一个学者遇到了一个士兵
那些关于求雨的事情
人心都是肉。
与朱战斗
风和草
正义和利己的问题
玩弄叛军于股掌之间。
作秀还是实力?
非凡的父子
先说龙芯。
独特的“啾啾音”
发现不能流传的秘密。
儒家,这房子
与其廉价媚俗,不如疯狂无助。
被要求的时候珍惜就是珍惜生命。
毕夏池之夜
科举出名有那么重要吗?
怎么读经典?
圣人之路
这颗心是明亮的,我能说什么?
附言
书籍摘要插图
“高尚”不是一天养成的。
每个人都要成长,而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有时会问自己:未来的我们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无论答案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归根结底还是两个字——成功。但是,我们大多数人终究是凡人,所以能有大作为的人,总是被“止于山顶,止于现场”的赞叹心态所回报。在浩瀚的历史中,确实有这样的伟人,他们或能文或能武,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其中有这么一类人,他们的贡献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实实在在的影响着后人。甚至整个中国和世界。他们有的只是“思想”。而我们也给他们一个普通人无法拥有的头衔——“哲学家”。
孔子就是这样的人,孟子就是这样的人,而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他就是与朱成理学齐名的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他生活在明朝,所以不远也不近。先说他的祖先。
在我们听过的名人故事中,很多都是从家庭的窘迫和童年的悲惨开始的,这叫逆境成才。但是,王阳明先生不一样。王琅琊,他所属的地方,在历史上是名门望族。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其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书圣”之称。后代虽有衰落,但明代有复苏迹象,迁居浙江余姚。
王阳明的第六个祖先叫王刚,有共同的性格,也有共同的性格。王刚有两个弟弟,冰长和景长,三兄弟都以文学闻名。王兴往往不仅有文学才能,还有军事才能。特别是他有一个特长,就是善于识人。元末,局势混乱。为了躲避战争,他和母亲定居在百里无邪山。一天晚上,一个道士想留下来。在性方面,他常常觉得他有一种特别的外貌,所以礼貌地尊重他,问他的名字。道士说:我是的一个隐士,我叫赵。两人投机取巧,谈了一夜,总督赵玉安教王兴占卜的方法。并告诉他,你的后代中应该有一个名人,但你最终会死在异国他乡。为什么你现在不和我一起去旅行呢?性常常觉得妈妈老了,有些不好意思。道士笑着说:“我知道公与俗的关系是没有断的。”然后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