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唐太宗是如何约束傲慢的英雄的?
唐太宗是历史上少有的开明君主。他心胸宽广,善于接受别人的教导。他不像刘邦那么多疑。所以他在位期间几乎没杀过什么英雄。他克制英雄的方法也很特别。
贞观六年的一天,唐太宗在青山宫设宴,邀请亲戚和政府官员参加。宴会上,大家喝酒、聊天、看表演,气氛十分热闹。
而且,酒席里还有娱乐节目。参加宴会的不是皇亲国戚,也有农田英雄。青山宫是李世民出生的地方。选这样的房子办酒席,也可以说是随和的私人酒席。但是三杯酒下肚,尉迟敬德对他前面的一个男人发火了。宴会上,他大声问:“你能做什么?坐我身上!”
谁是尉迟敬德?他是唐朝的开国功臣,甚至在战场上救了李世民的命。这么重的人真应该坐上头把交椅。但是,在人治社会,作为大臣,无论他的贡献有多大,都不能在皇帝面前发火。这显然是对皇帝权威的挑战。但是尉迟敬德走得更远。
坐在尉迟敬德后面的李道宗见气氛不融洽,立即起身向尉迟敬德求情。尉迟敬德也不知道她是喝醉了还是她的火气真的太大了,她没有说话。她转身一拳打在李道宗脸上,差点把别人打瞎。李道宗是谁?他是城隍王,唐太宗的堂弟,唐朝的开国功臣。这引起了麻烦,皇帝的亲戚被打了。如果是在明朝朱元璋手下,早就拉出去斩首了。
毕竟,李世民是一位开明而宽宏大量的国王。他没有癫痫发作。事后,他召见尉迟敬德,对他说:“我读过《汉书》,我非常反对汉高祖杀英雄,所以我希望与所有英雄分享我的财富。看了你今天的表现,我才知道韩信和彭越受到了惩罚,而且不仅仅是高祖的错。国家的治理无非是赏罚分明。不公平的善良很少见。希望你能加强修养,做个好人,不然后悔都来不及了!”
唐太宗的话简直就是最后通牒。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我已经把话摆在我面前了,别怪我无情!”尤其是那句“我知道韩国,但这不是我曾祖父的错”直截了当,无论谁听了都会觉得背脊发凉。
韩信三家被杀,彭越被斩。尉迟敬德不会不明白这些历史教训。之后他还敢再做吗?尉迟敬德是个聪明人。经过这次谈话,他对唐太宗始终心存敬畏,言行克制,退休后住在家里,最后落得个好下场。
唐太宗对待英雄,爱惜与克制并重,鼓励与劝诫并重,宽容与大度并重,不失时机地惊天动地,让那些人的顶梁柱“宠而不骄,骄而不倒,不悔而成,悔而不悔。”因此,李世民是当之无愧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