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评价苏联社会学被否定的历史?

2007年,俄罗斯出版了新的历史教学参考书《俄罗斯现代史1945-2006》,2008年8月,又出版了新的历史教学参考书《俄罗斯历史1900-1945》。这两本书的出版有俄罗斯官方背景,得到俄罗斯学术权威的认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近年来俄罗斯民众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新看法。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社会思潮从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时代开始全面否定苏联社会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到今天逐渐恢复历史正义,显示了历史辩证法的逻辑力量。

第一,新教材对苏联制度进行了历史的、辩证的评价。

1.充分肯定苏联体制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否认苏联解体是因为“这种体制失去了发展潜力”。教科书上说:苏联“是全世界千百万人心目中最好的、最公正的社会的典范和方向”。根据2005年新俄罗斯晴雨表第14号公布的调查问卷,从1996年到2005年,每年的民调显示,高达70%的人对苏联制度持肯定态度。教科书指出:“断言苏联制度无法改革,必须摧毁,这至少是幼稚的。”与此同时,新教科书和参考书也不避讳批评苏联体制的弊端,如“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第一,权力的高度集中,形成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二是管理的高度集中,压制了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2.指出斯大林体制和列宁体制的关系。苏联二十大后,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斯大林在经济上违反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在政治上违反了列宁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从而把斯大林时期的制度套在了列宁身上。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判断这种“放弃”是否正确,不仅要看他是否符合列宁的教导,还要看是否符合当时的实践。2008年版俄罗斯历史教科书对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做出了新的解释,肯定了新经济政策在短时间内恢复国民经济的贡献,并高度评价“新经济政策是人类第一次用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同时指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尽快解决苏联经济工业化市场的任务,奠定工业化社会的基础。但是,它未能完成这一任务,它没有保证国家工业、军队和城市所需的粮食和原料的持续供应,经济杠杆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工业化要求每年增加的基本建设投资远远超过新经济政策所能提供的。这决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命运。于是新经济政策不是被“封杀”,而是因为无法承担如此重任而被“碾压”。

工业化方面的成就证明斯大林的“转折”总体上是正确的,虽然工业化和集体化方面确实有值得总结的教训。至于对斯大林政治制度的评价,书中写道:“苏维埃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产生于1917-1920年之间,它经历了一些变化,最后形成于1930年代后期..这个体系的要点是:* *生产党是社会的领导政治力量;党领导政府(苏维埃);承认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群众性社会组织(工会、* *青年团等。)都被当成* * *产党影响党外人士的工具;权力压制机构;由国家机构集中管理经济生活;党和国家的许多宣传机构试图把* * *资本主义世界观作为唯一的、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列宁和斯大林在建设社会主义方面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但新的历史教科书认为列宁-斯大林制度的本质是完全一样的。

新的俄罗斯历史教科书强调了以下问题:

第一,能否解决当时社会面临的主要任务,作为评价斯大林体制的标准。2008年,教科书写道,当时苏联社会“解决了巨大的任务,需要动员起来的国家政治制度的保障。”这种在军事时代建立的制度,可以保证现有资源集中在最重要的地方。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结合了强制手段和积极性,解决了国家在20世纪20年代末面临的问题。

二是“我们在1930年代建设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教科书指出,过去对这一问题的通常回答是:苏联建立了动员型政治制度,没有这一制度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工业市场的问题。但是这样的回答太简单了。针对社会争论的焦点斯大林体制的性质,教材写道: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的苏联社会,既不是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模式,也不是那个时代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这是建立在工业化、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主义国家三大基本原则基础上的独特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是工业化社会的特殊形态。

三是30年代民众的心理和社会精神面貌。教科书驳斥了30年代苏联人民生活在恐怖中的说法。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是同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由衷热情分不开的。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就无法理解1920年底到1930这段时期的特点。普通大众的这种热情是基于他们的革命理想:他们深信他们将把苏联社会建设成一个普遍公正和平等的社会。事实上,这一目标是在我国首次实现的。戈尔巴乔夫等人全盘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7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这种对历史事实的蔑视最终为俄罗斯社会所唾弃。

第二,历史虚无主义的破产对斯大林的评价。

斯大林是苏联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争论,不仅仅是因为帝国主义的攻击,更是因为即使在那些充分肯定斯大林功绩的政党中,提到斯大林似乎也不够自信。由于戈尔巴乔夫等人对斯大林的进一步丑化,俄罗斯从65438到0988的民调统计显示,斯大林在所有苏联领导人中的评价最低,只有8%的人对他持肯定态度。世界上没有不犯错的人。为什么斯大林的错误看起来如此不可原谅?这里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大清洗”。由于赫鲁晓夫在苏联第20次代表大会上对斯大林的疯狂攻击,而当时关于“大清洗”的一些客观事实和数据并未公开,而且这些话出自苏联领导人之口,“滥杀无辜”的恶名不仅让斯大林,也让世界* *生产者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1.随着近年来俄罗斯对历史事件的逐渐澄清,对斯大林“大清洗”的评价开始回归历史的本来面目。一方面,2008年8月版《俄罗斯新历史教学参考书》承认“大清洗”问题的严重性,认为“大清洗”是“所有课程中最重的科目”;但与之前完全否定的态度不同,认为“大清洗”是必要的。这个问题充满矛盾,必须辩证看待。

书中认为,最重要的是“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大清洗”的客观因素。因为党内有些人反对斯大林加速现代化的政策,“大清洗”的主要原因是当权者担心局面失控。教科书上说,根据1936年颁布的新宪法,因政治原因失去投票权且不属于斯大林政权盟友的人将重新获得投票权。这让当权者担心党面临“党管干部”的失控。如果这一原则被破坏,党将在社会上发展起来的各种反对力量、党派和思潮的影响下失去其垄断地位。这不仅会威胁到斯大林的领导地位,甚至可能使一些领导人在肉体上全军覆没。教科书和参考书进一步指出,这一线索在中共十七大选举中已经显现,使统治者感受到了政治不稳定的威胁;海外华人团体积极的反苏活动增加了这种威胁感;“第五纵队”在其他国家的活动,特别是西班牙的例子,也引起了苏联领导人的关注;军方领导人中那些完全负面的情绪,不能不引起当权者的注意。在恐怖分子暗杀国家领导人之后,这种局势尤其紧张。基洛夫遇刺成为这种担忧的催化剂。反对党内广泛存在的“右倾”思想(布哈林等人),不仅涉及思想斗争,也涉及政治斗争。斯大林不知道下一个被暗杀的是谁,所以他必须打击那些不可能成为他伙伴的对手。教科书和参考书特别强调,动员体制需要的不是一个有不同意见的领导,而是一个从不怀疑上层决策正确性并能坚决完成其所有决议的领导。这是“大清洗”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大清洗”的主观因素。认为这与布尔什维克党的理论原则和实践以及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有关。教科书和参考书认为,向学生解释斯大林在特定的历史情况下采取行动是重要的。作为这个体系的领导者和捍卫者,作为把国家变成工业国家,建立自上而下的国家管理体系的最坚定的倡导者,作为一个即将面临大战威胁的国家的领导人,他的行为是完全合理的。而当斯大林刚刚感觉到像岩石一样的社会团结模式已经形成的时候,“大清洗”就立刻停止了。这件事发生在1938的夏天。

教科书不否认“大清洗”也有负面后果,但认为主要是贝利亚造成的。教材写道:“很快,大清洗变形完全变成了另一种性质,有了另一种使命。这是在贝利亚成为内务部首脑之后。清洁超出了过去的范围。建议清洗为工业发展服务。根据内务部的指示,必须确保有计划地逮捕一批解决国防任务所必需的、在远东和西伯利亚有其他任务的专家和工程师。清洁成为解决经济任务的实用工具。当然,这是无法辩解和解释的。但也清洗了那些不活跃的人。”

用辩证的观点看“大清洗”问题。这是目前俄罗斯历史学家的新观点。于是,斯大林在这个问题上强加的罪名多少被洗刷减轻了一些。

2.斯大林和农业的全面集体化。如果说过去大多数人认可工业化的成就,那么大多数人否定斯大林的农业全面集体化政策。其中两个主要原因是:集体化过程中采取了一些强制措施,导致了一些无辜群众的伤亡;同时,由于小农私有经济的废除,经济结构的简化给苏联农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从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来看,应该说这两个原因确实存在,甚至可以视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因素。然而,过去对这一问题的评价的缺点是,将推动俄罗斯现代化同一进程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完全割裂开来。这与历史唯物主义不能从当时的环境和历史条件来判断事物的原理相违背,是基于今天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来评价农业集体化的。

俄罗斯历史教科书(2008年版)指出,农业整体集体化是解决工业化所需资金的一种方式,但新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对当时农民的生活造成了一些伤害,但也没有别的选择。教材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观点。

首先,当时的国内外形势要求加快发展,但苏联没有从国际分工中受益,国内小农经济无法满足对资金、劳动力和商品粮的需求。这样,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就出现了大工业的发展和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的制约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改变经济结构;更重要的是不仅要建设一个工业化强国,而且要在即将到来的世界大战前建立统一的军工综合体,没有军工综合体,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就无法得到保护。

其次,苏联工业化的方向与俄罗斯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一致的,即彼得大帝时期形成的重工业优先、高速发展的方法。这个计划需要中国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

第三,整体集体化也有调整与民族地区土地关系的考虑。以前,民族主义者与单一的俄罗斯土地出租者打交道,但集体化后,他们只能与国家监管的公共土地系统接触。

第四,否定过去农业整体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1930年农村发生的饥荒。教科书特别指出,饥荒不是政府造成的,与当时的天气条件和集体化进程不彻底有关。

这本教科书比较了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指出他们实现工业化所付出的代价确实比苏联少,但完成的时间要长得多。这个计划在20世纪30年代对苏联来说并不可取。可以看出,俄罗斯新历史教科书为斯大林当年强加的两大“罪行”辩护。同时也充分肯定了斯大林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赢得了卫国战争;苏联实现了经济工业化和文化大革命,不仅大幅提高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还建立了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系。苏联在科学发展领域进入先进国家行列;实际上消除了失业,等等。所以新教科书上说“斯大林被认为是苏联最成功的领导人”

第三,盲目崇拜西方教条主义的恶果

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和叶利钦执政初期奉行盲目崇拜西方的政策。俄罗斯形成了一批亲西方的阶层。正是这些人试图在俄罗斯树立西方的良好形象。他们对美国的倾向和偏好是戈尔巴乔夫政府和叶利钦亲美外交政策的意识形态基础。然而,这种不顾俄罗斯国情照搬西方模式的教条梦想很快被现实撕得粉碎。西方没有继续打压俄罗斯,是因为“* * *资本主义的消失让俄罗斯成了美国的朋友”。因为他们担心“如果俄罗斯恢复经济和政治实力,她会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和对手;这将不是一场意识形态的竞争,而是一场超级大国的竞争。”

新教科书写道:“上世纪90年代末的科索沃危机、车臣武装行动的重新开始等因素导致俄罗斯联邦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恶化,十年来首次出现了西方以经济、政治甚至军事制裁的形式直接干预俄罗斯内政的可能性。这一切都证明西方在对俄关系中采取了严重的敌对立场,双重标准政策印证了这一观点。也是在1990年代,欧洲国家和欧盟机构开始积极批评俄罗斯,特别是车臣和整个高加索地区的人权状况。但问题是,他们长期以来忽视了波罗的海地区讲俄语居民的权利受到侵犯。“现实的这些变化使得‘俄罗斯社会重新评估西方伙伴的行为’,他们开始反思俄罗斯通过不断向西方妥协获得了什么。

美国食言,未能向正在民主化的俄罗斯提供有针对性的大规模援助。苏联“专制制度”崩溃后,俄罗斯没有新的马歇尔计划,也就是西方对“最年轻的民主国家”的援助。1948-1952期间,美国人慷慨地向西欧提供了这样的援助,拯救了西欧的民主国家。“马歇尔计划——0年19513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而对俄罗斯的援助仅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005%”。西方其实并不希望俄罗斯恢复经济。

虽然军事对抗已经结束,但美国扩大了北约在东部的作战区域,逼近俄罗斯边境。1990年7月,美国总统老布什在给戈尔巴乔夫的亲笔信中写道:“北约准备与你们合作建设一个新欧洲。”美国总统承诺逐步改革北约,西方至少两次承诺不利用复杂的局势获取对东方的地缘政治优势。政治承诺很快被证明只是昙花一现。

此外,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即乌克兰的“橙色革命”、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也是美国政策的结果。

教科书进一步从对西方态度的转变引申出对苏联解体及其后果的重新评价。它指出,如果北大西洋联盟东扩作为对华约解体和苏联军队撤出德国和波罗的海地区的回应;如果结果是波兰坦克转而对付俄罗斯,波罗的海国家的机场缩短了战斗机和巡航导弹飞向俄罗斯的时间,那么摧毁华约和经互会值得吗?苏联解体值得吗?在严峻的经济社会形势的压力下,俄罗斯亲西方的知识分子逐渐消散。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如果说1993年有近74%的俄罗斯人对美国持正面评价,那么10后,持这种观点的人数不到受访者的50%。上面引用的俄罗斯历史新教材是由国家权威部门批准,俄罗斯高等教育人文协会出版的,代表了当今俄罗斯的主流思想观点。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