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镇的历史演变

巴山镇历史悠久。相传,早在秦朝末年,楚汉相争,以刘胜的失败而告终。霸王兵败,坠乌江自尽。临死前,他放声悲歌。几经周折,他的追随者艾玛悲愤而逃往西方,来到这个绿树掩映的风水宝地,于是在此建庙朝拜,周围低平,而中间的山头拔地而起,引来项羽“拔山出苍穹”的豪迈吟诵,由此得名“拔山出”。

相传该场始建于明代,街上只有十几间土墙房。此后又相继发展壮大,逐渐成为钟(周)、梁(平)、滇(江)、丰(杜)的交通要塞和物资集散地。500多年前,山里建起了一个镇,镇外有七道门,镇内有13座寺庙。大门用铁皮包裹,上面盖着亭子,防御极强。城内寺庙有文庙(包括万通宫、齐圣宫、地藏宫、斗瓦宫、财神庙、魁星阁、仓颉阁,建于明末,乾隆十六年翻修)、神农寺、机器寺(包括观音寺、美国寺)、杜康寺、万寿宫(包括许真君庙、观音寺、财神庙)。多庙多神一庙,是忠县后巷的文化和宗教中心。许多寺庙建于明朝,一直保留到解放前后。

早些年,巴山镇就有了建立新化县的想法。但据考证,并未建郡,仅设驿站,成为忠、梁、垫、丰的交通驿站。清雍正八年(1730),忠县在此建“三堂”,处理忠县故里事务。衙门分两间,文官住在狮子坝上面的衙门,武官住在官塘坝(杨伯伦的住处)外面。据说他曾经住过一个副县长,退伍后不计成本回到家乡,流落街头饿死。可见当时的七品县还是那么穷。

明朝初年,设将军团和常团(相当于乡督)。民国十八年,设立区、乡,谢为第一任区长,为第一任乡长。1937实行三乡合一,庙垭、白马入山。1941实行新县制,在巴山设立第三区公所,辖新立、马关等镇。1945,撤区设派出所。民国时期,建制几经调整。在巴山镇,、陈宝珍、杨伯伦、、、邹思畴、刘、、莫等先后担任乡长。解放后,忠县第五区巴山区公所设在原区衙门,首任区长为王善波。同时还设置巴山乡,办公地点在原乡公所(杨伯伦住处),巴山的区乡公所(或区乡政府)也一直如此。巴山乡(镇)1958年称“巴山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为乡,1985年撤乡建镇。巴山镇政府也搬到了原来的巴山区办公。

2003年2月18,巴山镇党委、政府机关迁至东门开发区。目前,政府机关有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和安全生产监督办公室。有35名行政人员和3名后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