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逛北京胡同,逛东四的“讲故事”院子。
东四三至八条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朝阳门内大街以北、东四十街以南、东四三街以东、朝阳门北大街以西。这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有700多年的历史。基本保持了元代“迎宾坊”的肌理,胡同基本横平竖直,整齐有序,是典型的以传统四合院为主的居住街区。
在这些胡同中,从“一进”到“多进”,从“一路”到“多路”,有故事的院子太多了。历史遗存、人文内涵、文化魅力、建筑空间在这里相得益彰。核心区虽不足50公顷,但有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登记10不可移动文物;历史街巷20条;古树名木55棵;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我们来看看东四三至八条的“宝”打卡地。
◆东四二条第10号
据说傅康安曾经住在这条胡同。几百年来,民间流传着无数关于傅康安的故事。《颜夕宫的故事》的热播让人们想起了历史人物傅康安,据说Rirkan是根据《朱桓公主》中的傅康安改编的。乾隆给的名字:福、康、安,不仅给他带来了好运,也为乾隆的盛世打下了基础。他一生戎马,屡立战功。据长辈说,东四二条的院子差不多有一半是傅康安的房子,有专门给王公贵族用的芝瓦。不久前,住在这里的居民在打扫卫生的时候,甚至还捡到了当年的金丝楠木。
◆东四三条
东四三路中段,南可通东四三路,北可通东四三路。东四三条曾经聚集了许多达官贵人,据说曾经想嫁给溥仪的“最美公主”万艳李桐姬曾在这里住过。但具体门牌号尚未核实。
◆东四四条86号
东四四最值得一去。从西入口进入,开在东四四条86号、1928号的“常恒瑞吉”足以让人眼前一亮。经过修缮,“常恒瑞吉”基本再现了当时的风貌。对联“镜中人一而二,箫声极趣”,“万物皆亮”的横评如谜语般耐人寻味。虽然不如东四“四大恒”钱庄有钱,但也可以称得上是浓缩版的古典商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东四四条83号
“宝泉局东工场”位于东四四条83号,是北京现存唯一的清代造币厂,距今已有370多年的历史。清代宝泉局负责铸币,北京有四个造币厂,其中西造币厂在北锣鼓巷的千佛寺胡同,南造币厂在梁倩胡同,北造币厂在北新桥。五一假期走在这里,感觉“恭喜发财”的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
经过一年的调查,邀请了清华大学建筑研究院总工程师马秉建、朱旭、东城区鲍莉办事处、东城区文化委员会等专家对“宝泉局东作品”的修复进行了考察。
据晚清文献记载,大门特别宽,供马车拉币。现在大门两侧的违章建筑已被拆除,露出宽敞的王宓式门楼,这是几十年来胡同恢复程度最高的一次。
◆东四四条1、3、5号
东四四条1号、3号、5号原是清朝宗室的房子。绵衣大寨,故里,同治年间任礼部侍郎,后代姓金。因其皇家宗室,当地百姓称此宅为“皇叔之宅”。
其中,东四四条五号现为东城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层院落,精致吊花门。与东、西纱门相连的游廊连接着整个院子。据说正房的内部装修还保留着清朝的旧物,硬木地板隔扇,蓝纱窗都很齐全。
◆东四八条第71号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是在东四地区居住时间最长的名人。叶圣陶早年当过老师,教过小学、中学、大学,也教过婴幼儿班。然而,他当编辑的时间比当老师的时间长得多。他从65438到0923进了商务印书馆,后来编了小说月刊,再后来重新进了开明书店。直到新中国成立,他担任出版社社长,可以说是一辈子的书。
新中国成立不久,叶圣陶就住在东四八条71号院。这是一个典型的三进四合院,庭院里花草遍布,环境宜人,尤其是几株海棠花,在春天非常诱人。
1987,87岁的冰心来看望93岁的叶圣陶。在海棠花下,冰心靠近他的耳朵,叫他保重。很多人都记得这难得一见的感人一幕。次年,叶圣陶病逝。叶圣陶先生在东四八条71号住了近40年,算是名人四合院里住的时间最长的了。
编辑李阳校对刘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