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资源现状

中国的海洋资源

1,海洋生物资源

中国和海地横跨三个气候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中国大陆每年约有4.2亿吨无机营养物质和有机物质被河流带入大海,导致该海域营养物质丰富,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其中已鉴定的有20278种。根据长期的海洋捕捞生产和海洋生物调查,已确认中国海域有浮游植物1500余种,固着藻类320余种,海洋动物12500余种,其中无脊椎动物9000余种,脊椎动物3200余种。无脊椎动物中,浮游动物1000余种,软体动物2500余种(头足类约100种),甲壳动物约2900种,环节动物近900种。脊椎动物近3000种,其中软骨鱼200多种,硬骨鱼2700多种。

2.海洋矿物资源

中国陆架区有16个大中型新生代沉积盆地,面积近70万km2。根据国内外有关部门的资源估算,我国大陆架蕴藏着654.38+05亿-200亿t的石油资源,分别占全国石油资源总量674亿-787亿t的654.38+08.3%-22.5%。根据国家天然气科技研究的最新成果,我国天然气资源总量为43万亿m3,其中海域14.09万亿m3。这充分显示了海洋油气资源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和丰富的潜力。中国漫长的海岸线和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砂矿资源。目前已探明具有工业价值的砂矿有锆石、锡石、独居石、金红石、钛铁矿、磷钇矿、磁铁矿、铌钽铁矿、褐钇矿、砂金、金刚石和石英砂。

3.海洋化学(海水)资源

世界海洋海水体积为13.7万亿m3,含80多种元素和200万亿吨重水(核聚变的原料)。海水资源可分为两大类,即水资源和海水中的化学元素资源。此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地下卤水资源。我国渤海沿岸地下卤水资源丰富,预计总资源量约为6543.8亿m3。海水可直接利用或淡化成淡水资源;海水的化学资源可分为海盐、溴、氯化镁、氯化钾、铀、重水和其他可提取的化学元素。地下卤水资源可分为海盐、溴、氯化镁、氯化钾等可提取的化学元素。

4.海洋可再生能源

海洋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洋流能、温差能和盐差能。我国潮汐能资源约为1.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50亿千瓦小时,大部分分布在浙江和福建两省,占全国的81%。波浪能的理论功率约为2300万千瓦,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海南和台湾省附近海域。我国潮流能可开发装机容量约0.1.8亿kw,年发电量约270亿kw·小时,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等省。此外,流经东海的黑潮有更可观的功率和能量,估计为0.2亿千瓦。温差和盐差的能量储量分别为654.38+0.50亿kw和654.38+0.654.38+0.00亿kw,其总量超过了洋流能和潮汐能。

5.滨海旅游资源

中国海岸带跨越三个气候带: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它具有旅游资源的五个基本要素:阳光、沙滩、海水、空气和绿色。种类繁多,旅游资源丰富。据初步调查,全国共有滨海旅游景点1 . 5万余处,滨海沙滩1 . 0万余处,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6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 3万处,国家海洋与海岸自然保护区5处。按资源类型划分,主要景区273个,其中滨海景区45个,最重要的海岛景区15个,异域风情景区8个,相对重要的生态景区19个,海底景区5个,相对著名的山地景区62个,相对著名的文化景区119个。

6、沿海土地资源

中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类型众多,包括盐渍土、沼泽土、风沙土、褐土等17个类型和53个亚类。海岸带不仅有丰富的现有土地资源,而且是地球上唯一的自然造陆区。据古地理研究,我国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平原和下辽河平原约654.38+04万-654.38+05万km2的土地都是古海湾沉积。因为入海河流多,携带的泥沙比较大,河口三角洲淤积速度快。如黄河每年向海洋输沙量高达654.38+0亿吨,河口、滩地年均淤积长度约265.438+000 hm2(3.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