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交流史简介

文化交流的历史图像极难把握。

首先,它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自从猿类离开后,人类社会一直处于发展的动态之中。把握这种动态的困难在于它的多样性。在众多种族、民族、国家和地区中,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许多根据自然和社会条件而互不相同的发展通道:有的发展迅速,在很久以前达到某个时代的顶峰,然后迅速滑入无边的黑夜;有的曾经存在,有着鲜明的痕迹,却因某种天灾或战争而“蒸发”;有的屡经挫折、弯路甚至倒退,却一去不返,千年来都在再创辉煌;有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跌宕起伏;其他的从后面来,以此类推。这种动态的多样性造成了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性现象,也创造了文化交流的基本背景。

其次,它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人类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文明和文化,都和人类社会本身一样,是一个立体的网络结构。正因为如此,文明和文化之间的交流自然是一个立体的网络。如果只是平铺直叙地认识和理解它们,那么人们作品中的文化交流就显得苍白无力,远不能表现出它们的错综复杂和无与伦比的光辉。按照惯例,我们可以把文化分为三大类:物质(器物)、制度和精神。同时要知道,专门的门类是数不胜数,无穷无尽的。当文明碰撞,文化接触,这三个不同的范畴和许多专门范畴的内涵之间必然的交流,显然是一个立体的网络。如果再进一步思考,我们不难看出,当不同文明和文化发生碰撞时,即使是最简单、最直接、最容易交换的物质(器物)文化,也体现着制度文明乃至精神文明的丰富内容。同时,制度与精神文化发生碰撞,其传播的内涵还包括对物质(器物)文化所依赖的不同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第三,是双向多向的,不是单向的。在讨论文化交流时,人们一般会注意到它的双向互动。相比单向认知的片面性、偏执性、主观性,这种认知自然是一大进步。在此基础上,人们进一步探讨了这种双向互动的不平衡性,即在一定时期内,不同文明和文化相遇时,其中处于较高发展阶段的一方,可能对另一方文化产生斜向的“文化超越”。但是,当我们仔细考察上述双向运动时,就会发现,除了人类社会在古代处于低级的原始发展状态之外,还可能出现一种相对纯粹的双向运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古典时代开始的文化交流就已经在双向互动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内涵,所以文化交流的双向本质实际上是一种多向互动。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文化交流的立体网络模式。

第四,中华民族在与外来文化交流时,其灿烂的物质文化过剩往往令人眼花缭乱。当人们聚焦于这种中外文化交流的现象时,其实很多值得关注的东西往往被掩盖了。对这些容易被掩盖的陌生领域进行探索和探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比如从制度和精神上来说,似乎中华民族并不是一个超级大家庭。反而有“文化超级大户”之嫌。比如,古代佛教、伊斯兰教文明传入中国,甚至基督教文明也一度在中国“满庙”,而近代中国儒学的传播仅限于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和新加坡以及东南亚华人聚居区;再比如,即使在物质文化层面,将丝绸、瓷器等高级复杂劳动的产品与四大发明相比较,恐怕中华民族在进行简单劳动的物质文化领域也处于“文化超越”之中。

如此多姿多彩、难以把握的文化交流史,不是一两代人能够完成的。这是一场接力赛,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就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而言,中国学者义不容辞,他们不仅应该为自己辩护,而且还应该向外国同行学习和合作。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和写作本身也是一部文化交流史!这个接力赛,任重道远,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由一位导师主编,资深教师合编的专集,是我们接力赛的前棒;我们拿着这根棍子,拼命冲刺,在这根棍子上尽了自己的一份力。从这本书出版至今,这本巨著的得失,一直被下一本巨著评价。我深信,这场永恒的接力赛将会比每一场都更好、更完美,更接近人类历史上文化交流丰富、复杂、多样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