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背景下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与变革
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如何理解金融科技?
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的定义:从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由新兴前沿技术驱动,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商业模式、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和服务。
波士顿咨询《全球金融科技发展趋势》2017定义: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为金融行业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创新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模式,服务更多人群,提高服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金融科技如何分类?
金融科技的分类没有一致的标准。按照监管政策文件的分类,我国金融科技的分类包括:移动支付、点对点借贷、数字货币、互联网保险、股权众筹、智能投顾。
1.全球金融科技的发展
金融科技最早出现在海外的是美国和英国,原因有以下三点:
(1)2008年金融危机后,传统金融机构遭遇信任危机。
(2)“千禧一代”的互联网原住民成为消费主力。
(3)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
自2009年初以来,国际媒体对“金融科技”的报道累计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从2013到2018,全球金融科技投资呈宽口径投资形式,投资规模增长了5.9倍。
可见,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全球的热门发展趋势。
2.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
中国现已成为金融科技的第二大市场。从2013年到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投资规模增长了159倍,远高于全球水平。特别是在移动支付和P2P贷款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金融科技的领导者。
推动中国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1)金融需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人口比例和信用卡持卡人比例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现有金融体系的覆盖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仍有大量的人群的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2)技术发展。在过去的十年中,cmnet的技术和数字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
(3)监管政策。政府对金融科技采取开放和鼓励的政策。在支持金融科技底层技术研究创新的基础上,还加大了对金融风险的监管。
3.中美金融科技早期发展的不同模式
第二部分
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业的“破坏性创新力”
目前,一些基于金融科技的新兴金融服务商的服务和业务领域已经从C端和B端切入,开始深耕金融服务新场景。
1.以蚂蚁金服旗下的花呗为例,分析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三大关键能力。
2018年,蚂蚁金服融资6543.8+04亿美元,市值高达6543.8+050亿美元。全球活跃用户约8.7亿,中国活跃用户5.52亿。管理资产规模2.2万亿,余额宝资产1.5亿。
蚂蚁金服的产品之一“柏华”的业务与传统银行信用卡有很大不同,主要有以下三个关键能力。
首先是客源。“花呗”通过支付宝和淘宝引入流量,大大降低了获客成本,提高了吸引客户的效率。
其次,是用户体验。“花呗”通过链接支付宝内的淘宝购物、电商平台消费、线下支付等多个场景,提升用户对产品的体验。
最后是风险控制。“花呗”建立了基于各类大数据的风控模型,具体是蚂蚁金服建立的“芝麻信用”。
在这三大关键能力的驱动下,“柏华”利用技术丰富应用场景,提升数据积累和应用,通过流量导入和数据分析实现对长尾客户的覆盖和附着。
2.以成都“新网银行”为例,分析新兴金融科技公司的服务模式。
王新银行自称是一家“拥有银行牌照的金融科技公司”,70%的员工都是IT人员,无线网点都是在线服务的形式。公司只提供一个小额消费贷款产品,一周7天24小时在线,90%的借款人没有信用记录。也是基于大数据的风控模型。经过三年多这种模式的运作,王新银行的业绩稳步提升,不良贷款率仅为0.48%,是上市城商行的1/4。运营成本也很低,每笔贷款小于20元。
3.以消费金融为例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
基于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新兴的金融服务提供商不仅提供了新的产品,还创新了一种全新的金融服务模式。
金融科技公司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风控、身份识别等底层技术,可以形成精准的客户画像。在此基础上提供的金融服务可以更好地结合消费场景,保证更高的用户体验,甚至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因此可以得出,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有以下区别。
4.对传统金融业的威胁
金融科技提供的服务成本更低,交易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金融科技可以带来新的用户、新产品和新的服务模式。
麦肯锡2017《全球数字银行战略实践与启示》分析报告统计了1700家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的客户导向和产品。调查数据显示,这些金融科技公司涉及客户分类和产品业务分类的各个领域,基本涵盖了所有银行业务。
这些金融科技银行领先于传统银行的成功经验,无疑正在冲击着传统机构的发展,并促使传统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创新。
第三部分
传统银行如何转型改革
面对金融科技公司的崛起,传统银行的主要应对是数字化转型。全球多家数字化银行调整战略目标,推动传统业务数字化。
1.中国传统银行的数字化转型
中国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关系到中国的银行体系。
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
作为先行者的股份制银行,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
然后依次是国有银行和少数股份制银行,如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
最后剩下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如宁波银行、常熟银行跟进。
2.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措施
(1)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提供金融信息云服务,实施金融科技解决方案。
(2)与科技公司合作。包括银行、保险公司和投资银行在内的传统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3.以招商银行为例,分析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
招商银行走在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前沿,自成立以来就重视科技发展。
(1)战略转型目标。2017招商银行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转型目标,就是打造金融科技银行。这一目标是从以下三点实现的:
?1)科技投入。2018年,招商银行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的2.78%;2019年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的3.72%,在整个银行业首屈一指。招商银行甚至在2018年报中将“科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于3.5%”列入公司章程。
2)组织结构。在过去的几年里,招行重组了零售金融业务部,旨在建立一支灵活的创新团队。在整个架构中,IT开放特别强调“传统+敏捷”的开发模式,让IT部门更有效地利用数据能力,支持前端部门实现快速迭代,进而提升消费者的用户体验。
3)组织文化。招行注重建立开放、扁平、包容的互联网创新文化。
(2)零售商业的发展。招商银行被誉为“零售之王”。过去几年,招行一直在努力打造“招行”和“掌上生活”两个app。招商银行2019年年报数据显示,这两款app的月活跃用户(MAU)达到6543.8+002亿,实现了92%的客户流量和80%的个人金融产品销售。招行通过这两个app,实现了以用户体验为中心,链接场景,加速产品迭代。
4.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与传统金融机构面临的挑战。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不仅仅是某个业务、产品、渠道的变化,更是整个思想的变化,是一个整体的转型。
需要从原来的产品思维(业务划分、渠道划分、垂直组织、内部IT系统、面向产品的考核指标和风险文化)转变为用户思维(场景搭建、渠道协同、敏捷组织、以数据为中心的平台、面向用户的考核指标和创新文化)。
随着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多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VUCA时代,传统金融行业要根据这种情况做出相应的战略规划,所以要确定以下几点:(1)如何构建一个敏捷的组织;(2)如何创造创新文化;(3)转型的方向和路径;(4)创新中的风险与管理。
5.金融体系面临的新风险
(1)伪科技与金融风险。
(2)风险控制模型的有效性风险。
(3)隐私侵犯和数据滥用风险。
(4)不确定性风险。
6.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
(1)平衡创新和标准化。
监管强调风险管理和规范,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鼓励创新。因此,要实现从制度监管向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的转变。从区域监管到跨区域、跨境监管;从事后监督到事前监督的转变。
(2)消费者教育和保护。
要加快金融科技相关立法,保护数据的隐私和所有权,实现大数据的使用、透明和开放。中国可以借鉴海外经验,如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加强数据保护立法,提高消费者的数据维权意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也在2019发布了《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四部分
疫情对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1.机遇: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1)政府出台相关政策。2020年3月4日,政治局常委会(PSC)提出加快5G网络和数据中心等新基础设施的建设。
05年2月15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发〔2020〕15号),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推进网上业务,加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小程序等电子渠道的管理和保障,优化和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提供安全便捷的'到家'金融服务。探索运用视频连线、远程认证等科技手段,探索发展非现场核查、核保、核签等方式,切实做到尽快放款、尽快赔付。"
(2)各大银行提供网上业务。比如中国工商银行的大而全的在线服务;中国农业银行对在线医疗、教育等场景的接入。
(3)产业金融数字化。从消费互联网切换到产业互联网,已经成为行业的广阔前景。产业金融从传统银行的公司业务发展到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向上下游企业延伸的供应链金融,再到以企业经营性流动资产和经营性固定资产数字化为基础,利用物联网、区块链、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的产业数字金融。
2.威胁:银行业分化加剧。
(1)对金融业整体绩效的影响
1)全球经济衰退风险;
2)资产质量压力增大;
3)利润增速下行;
4)行业内分化。
(2)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威胁更大。
1)业绩下行压力较大;
2)金融科技投入不足;
3)缺乏金融科技人力。
第五部分
结束语
最后,易教授引用了田惠宁校长的一句话:“面对危机,积极拥抱变化,快速试错,快速学习,快速进化,是应对危机最好的方法论。”同样的原则应该适用于银行、企业、组织和个人。
——《易志红教授讲座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