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鼓的历史渊源
清朝道光年间,有个义和团叫“余睿”,是北市旗长的儿子,叔叔是世袭的左领。八角鼓票房唱这首曲子,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所以叫“清口鼓”。因为他家住在北城鼓楼附近,这可能也是“北板梅花”一词的来源。余睿的别称是“梅花主人”,又称“北板梅花调”。后来,它逐渐传入前门外的程楠地区。有一个儿子,叫文宇森,是八角鼓的爱好者。他是光头,外号“文秃子”。文宇森的清口鼓唱的很好,一直有五种乐器伴奏。他唱的段子是《黛玉思念亲人》、《百鸟朝凤》等几个节目。虽然曲目很少,但这种形式在八角鼓表演中已经变得非常重要,这也标志着北班梅花鼓已经完全成型。
清末“北方梅花调”传到金万昌先生和王文瑞先生那里,他们在演唱过程中丰富了曲调和板块,特别是在伴奏音乐和唱段音乐上,得到了韩永先和苏启元的推广,形成了三转、三转、一鼓盖、一大门。这个阶段随着表演发展,再经过韩、霍连仲、韩德寿(。)等发展起来,形成了梅花鼓。为了区别原来的“北方梅花调”而命名为“南方梅花调”,“梅花鼓”之名自然成定局。
几十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名家在梅花鼓这一艺术形式中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形成了风格各异、流派纷呈的局面。曲调和音乐的发展,大多是一些著名的弦乐演奏家改进的,并不是因为一个人的努力就能形成流派。正如王文瑞先生亲口对我说的:“我把过去十段的梅花曲子都给了万昌。他是一个著名的演员,他比我强多了。名利不算什么,只要东西响,比什么都好。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王老先生也是金派(金万昌)梅花鼓的创始人之一。梅花鼓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顶峰。南板的梅花曲调比北板丰富,板上的音乐也花哨活泼。鼓点和音乐太多,使得南方的梅花调比北方的梅花调好很多。后来这种唱法愈演愈烈,几乎不再有人唱“北方梅花调”,北方梅花调也就渐渐失传了。我只在十八岁的时候听过一次。那是1957年在前门剧院,北京的第一场曲艺表演,一位名叫孙茂之的盲人艺术家演唱了《送米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