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原因是什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破7.70关口,创汇改以来新高)
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来自中国经济体制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内部影响因素是国际收支、外汇储备、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利率水平。从1994至今,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一直处于顺差状态,2002年我国外汇储备达到2864亿美元,比1994增长了5.55倍。从PPP来看,中国的物价水平仅为美国的265,438+0%(世界银行,2002)。从通胀率的差异来看,美国自1998以来的平均通胀率为2.23%,中国的平均通胀率(CPI)为-0.3%,比美国低2.53%。从1978到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3%。在这25年中,中国的经济增长无疑是世界上最快的。从中美利率差来看,2002年底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2.7%,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1.25%。中国短期利率比美国高1.5个百分点。在中国,人民币存款利率也比美元存款利率高1.4个百分点。此外,2002年上半年以来,美元由强转弱,人民币随美元贬值,与人民币升值趋势相反。随着中国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快速增长(1993-1999),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速至少比同期美国高出1.5个百分点。相反,人民币随美元贬值,使得贸易逆差国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构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
经济分析
从经济上讲,可能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第一,人民币汇率自1994以来已有近10年没有调整,而中国的经济和国力在这10年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权威的国际机构和贸易伙伴一直认为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
第三,根据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外汇顺差过大本身就说明外币定价过高,本币定价过低,本币有升值压力。
第四,自2001以来,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的世界各主要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没有调整,即人民币对跟随美元的其他货币实际上大幅贬值。且不说90年代人民币是否过度贬值或低估,只说这几年其他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没动。仅凭这一点就可以判断,人民币对美元的价值可能被低估了。
(3)国际政治分析
人民币汇率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国际政治问题。有学者指出,一些西方国家频繁呼吁人民币升值的背后还有其他原因。有的是出于嫉妒,有的是为了转移国内对当局的指责,有的是为了争取国内制造业的选票。比如西方国家简单地把人民币的价值和本国制造业的衰落联系起来,试图迫使人民币升值。美国就业机会减少的原因不是中国,而是全球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国外叫嚣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第一,人民币汇率太低。有人建议,人民币汇率应该定在大约65,438+0美元兑4.2元人民币。第二,中国外汇储备过高。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口没有大幅增加。相反,贸易顺差大大增加。第三,中国大量出口廉价商品造成了世界通货紧缩。有人认为,近年来中国大量出口廉价产品导致日本、欧洲和美国出现通货紧缩,中国应该让人民币升值,并在世界经济中承担相应的责任。
美国之所以施压人民币升值,是因为中国“钉住美元汇率”的政策未能充分发挥美元贬值的积极作用,而只是“大大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特别是2002年美元贬值时,美国对外贸易逆差达到4352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对华贸易逆差达到654.38+0031亿美元。事实上,美国外贸逆差大幅增加的原因并不是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本身,而是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外国直接投资扩大、个人消费支出增长、美元贬值的J曲线效应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金融霸权是军事霸权和经济霸权的延伸。美国凭借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按照自己的意志任意强制推行政策,不断获取霸权利润,维持“金融霸权国”的地位。美国通过美元贬值,不仅可以减轻外债负担,而且美元每大幅贬值一次,债务就减少三分之一,刺激其产品出口,转嫁其各种经济危机,成为其剥削其他国家的主要形式。人民币汇率之争的根本目的是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止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人民币升值压力与美国对华反倾销政策一起,构成了布什政府调整对华经贸政策的新内容。
近年来,关于“亚元”问题的讨论越来越热,谁能成为未来亚元的主导者,成为一个越来越敏感的话题。由于日本经济十年不景气,日元成为亚洲主导货币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由于经济高速增长,中国逐渐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人民币的价值日益明显,中国周边国家开始形成“人民币区”,这引起了日本人的焦虑。在2002年日本对华50亿美元顺差的背景下,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提出动议,要求七国集团通过“类似于1985对日元广场协议的文件”来迫使人民币升值,将全球打压人民币升值的声音推向顶峰,目的是通过人民币升值挫败人民币对日元的挑战,确保日元未来的主导地位。
近年来,中国对外经济摩擦日益严重,但更多局限于微观经济摩擦。加入WTO后,中国正处于体制大调整阶段,体制因素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美日欧等国施压人民币升值,使得制度性经济摩擦在中国对外经济摩擦中的份额增加。
(四)人民币升值的客观作用
1,增强经济自循环能力
当汇率变动反映了外币的供求程度时,企业和家庭可以及时调整策略,更有效地使用外币。而且,如果国内企业长期利用有利汇率带来的成本优势,越容易通过出口低端产品赚取利润,越没有动力投入产品研发。这不利于国家竞争力的长远发展。
2.增加货币政策的自由度。
为了维持人民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中国人民银行必须购买美元,并在市场上投放人民币。这使得央行很难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为了抵消外汇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必须进行所谓的“本外币对冲操作”,即在买入美元的同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卖出国债或央行票据,从市场上回笼资金。适度扩大人民币波动区间,可以增加货币政策的自由度。
3.这与缓解当前“经济过热”的关注是一致的
在固定汇率下,升值压力会转化为通胀压力——外汇占款增加货币供应量,带来通胀压力。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来收集外汇的做法是不可持续的,并将导致政府财政负担的增加。扩大人民币浮动区间将缓解升值压力向通胀压力的转变——人民币升值将对国内物价产生下行压力,因为:1)外汇占款减少将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2)货币升值会降低进口价格,因此可能压低国内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