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银行营销的历史和背景~ ~ ~再次感谢~ ~ ~

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建立有效的基金营销激励约束机制综述

最难改变的是什么?有人说是一种观念——尤其是当一种观念已经作为“传统”很久了,这种改变是相当困难的。然而,对于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们来说,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观念的转变。

1998是中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度控制,这意味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向真正的商业银行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也将经受来自市场更加严峻的考验。此后四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努力适应信贷管理模式的变化,强化一级法人制度,实行集中管理和集约化经营,不断提高管理的服务水平,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平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历了市场观念和管理方式变革的洗礼。

2002年初,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亲自带队进行高层营销。5438+10月6月下旬短短6个工作日,他们先后拜访了20多个重点客户。7月23日,该行行长张恩照首次以该行首席客户经理的身份会见了来自厦门的50位重要客户,为他们提供了面对面的优质服务。这件事在各大媒体上看到,一度引起很多关注。

国有商业银行总行领导是首席客户经理,各级分行行长离开办公室进入企业,这对于过去做上门交易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简直不可想象。然而,这种可喜的变化,终于在1998之后的四年里变成了现实。如今,营销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分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如果说这向人们传达了一个信息,那么人们感受最强烈的是一种全新的、充满活力的现代理念,这种理念已经渗透到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意识中,并进一步改变了它们的管理方式。

近年来,虽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促进贷款总量稳定增长、不断优化贷款结构、支持稳健货币政策有效实施等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一方面,货币供应总量增加,商业银行资本头寸较为充裕;但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反映贷款难,银行反映贷款难。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滞后,没有真正成为经营货币的企业,资本营销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完善。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的顺利传导,也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健康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各种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各商业银行要制定经营计划,增强资本营销理念,把建立健全资本营销激励约束机制作为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改善金融服务的重要任务。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积极响应,把强化营销、完善营销激励约束机制作为实现年度经营目标、深化改革、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普遍加强系统内业务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推行客户经理制,改进和完善授信审批、授权制度和考核办法,取得良好效果。

过去人们的印象是农业信贷多吃政策性饭,但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加快了向现代商业银行进军的步伐,经营理念和策略发生了很大变化。为突出营销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农行在总行和分行分别成立营销委员会,并明确提出“总行和分行客户部的主要职能是直接营销和服务客户,不再承担超授权授信项目审批和备案业务。未来将通过独立营销、与下属银行联合营销、辅助营销等方式发展大客户,接受其信贷业务并组织贷前调查”。到今年7月1,该行公司业务、房地产、农贷部门全面退出超授权授信项目、备案业务审核等工作领域,真正实现了前台客户部职能的转变,为营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营销方面,工行采取上下联动、分级整体推进的方式,总行负责300家企业的直销;对于跨区域的集团公司,由牵头行组成协调小组,进行联合营销。在营销过程中,根据二级分行和县支行的不同管理层级,授予不同等级的贷款审批权,并在总行和分行分别设立信贷审批中心,实现了信贷审批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建立了低风险业务快速审批的“绿色通道”。

另一方面,建设银行建立健全了更加贴近市场、符合基层实际的信贷授权审批制度、客户经理制度和内部管理办法,将二级分行信贷业务转授权扩大到县域分行,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和客户采取不同的审批程序、审批渠道和审批标准,有效市场反应能力大幅提升。

近年来,中国银行进一步建立了以客户为源头、以产品为平台、以产业链为纽带的营销体系,加强了总行与分行、分行与分行、境内外银行之间的“统一规划、分工负责、整体联动”。在香港房地产开发商营销方面,我行由总行牵头,联合零售部、风险部、广东省分行、深圳分行,针对目标客户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情况,向客户提供了包括总行及北京、广东、上海、深圳四家分行在内的客户经理名单,便于客户及时向我行反映金融服务需求。这样,中国银行在石油石化等大型项目的营销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调动分行行长和广大信贷人员营销资金的积极性,近年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努力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先后制定了信贷人员激励办法,鼓励信贷人员在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新客户。中国工商银行制定了《信贷专业人员激励办法》和《信贷人员绩效考核指引》,并拨付了激励费用。从信贷业务量、资产质量、贷款利率、优质市场拓展、劣质市场退出等方面对信贷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并对优秀信贷人员进行奖励。中国农业银行为所有营业机构建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评价体系,明确了营销激励政策,促进了金融。

资源向营销效益好、营销业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以及贡献率高的业务品种倾斜。为增强各级银行的营销主动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中行还将2002年系统内所有资金计划确定为指导性计划,并制定了转价转利办法;另一方面,建行采取总行向分行操作调剂金,降低内部资金利率的方式,促使城市银行加大对优质客户的贷款营销,有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观念的更新带来了信贷服务的提升,以及一系列经营策略和业务品种的创新。中国建设银行在提供传统存贷款服务的同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他们为中海油、中粮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方案,为财务公司的运营提供建议,为广东LNG项目提供联合财务顾问,赢得了客户的好评,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而中国银行则以产品为突破口,加强全行的协同创新能力。他们推广的“集团客户标准化服务”模式,不仅为集团客户总行及其下属企业提供标准化服务,也从整体上提升了全行业务系统对集团客户的统一服务水平。此外,该行还推出了专门针对国内企业“走出去”需求的“全球授信额度”,为跨国企业集团尤其是其在华投资企业设计了“统一大授信额度”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为满足有市场、有效率、有信用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中国农业银行总结推广了温州民营企业贷款管理“五要素”办法,客观真实地评价和把握企业经营状况,使信贷服务更加符合中小企业实际。为改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工商银行还制定了支持优质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重新界定小企业,调整小企业信用评级方法,改进信贷审批方式,确定小企业信贷业务重点额度。

应该说,经营理念和模式的更新,业务品种的创新,增强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中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金融运行健康。其中,有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励精图治,积极转变经营理念和方式,不断向现代商业银行迈进。(英国《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