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绣的历史、人文和典故。

吴画派由、沈周等人创立,画艺精湛,徒子徒孙遍布江南。为了谋生,许多吴派画家开始为苏绣设计和绘制底座。

虽然沈寿最终婉拒了张謇,但她还是剪掉了长发,将张謇的手迹绣上“谦亭”二字作为礼物...苏绣全盛时期隐藏着各种感情。

短短几年间,镇湖镇聚集了超过65438+万的刺绣女工。每天下班的时候,镇湖街都有几万人——几乎都是女人!

苏绣,简单来说就是苏州本地的刺绣。最早起源于苏州吴县,后来慢慢发展起来。现已遍布常州、无锡、扬州、宿迁等地。

苏绣产生的最早时间是春秋时期。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春秋时期,吴国贵族“富绣”,日常服饰甚至陈设都以丝绣装饰。但这种“丝绣”真的是苏绣吗?由于缺乏实物,现在无法追溯。到目前为止,苏绣的历史大约是1100年,有几部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苏绣经典为证。南宋以后几百年,苏绣达到了顶峰,无数著名的苏绣艺术家,如金、凌毅、薛素素、沈寿,都是苏绣的历史和传奇。

民国时期,苏绣兴盛衰落,直至80年代。今天,苏州镇湖的“十万绣娘”,收藏界的“藏金不如藏绣”的说法,见证了苏绣的新历程。

《红楼梦》中的苏绣

苏绣和江南是两个密不可分的词。苏绣承载着江南的温柔与柔美,所谓江南,苏绣就是它最直观的表现。

最早的苏绣只是女红,闺房待嫁的姑娘不能出绣阁。母亲教女儿,嫂子教阿姨,代代相传。苏绣是女孩子的必修课,即使是家境富裕的女性。在古代苏绣的发源地苏州、常州等地,每当姑娘谈婚论嫁时,婆家总是先向媒人要姑娘的绣品,而我们可以从绣品的图案和针法来判断未来的媳妇是否聪明贤惠,所以苏绣就成了衡量姑娘贤惠内在美的标准。

苏绣作为女儿家的私产,在明朝以前,一直藏在绣阁里,很少给别人看。它们通常只用于两个目的,一是作为嫁妆,二是作为“佛物”——上世纪70年代,苏州瑞光塔和虎丘发现苏绣佛经,以精美的刺绣绣于南宋,由当时的信众制作。明朝以后,随着苏州及邻近的常州、无锡成为江南丝织中心,苏绣终于走出闺阁,扛起了“江南刺绣”的大旗。

明清时期是苏绣发展的鼎盛时期。《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作者曹雪芹提到了——“原来绣这个花圈的姑娘,也是一个姑苏女子,名叫慧娘。这个屏风上绣的花都是仿唐、宋、元、明的名花。所以它的格式和配色都很考究,不是有钱的工匠能比的。每一朵花边都用古人关于这朵花的旧句,或者诗词歌赋各有不同,都用黑绒绣上草书大字,字迹与笔法无异……”曹雪芹绣惠娘花环,笔锋一转,透着苏绣的韵味。也是在这个时期,苏绣“平而齐”

从明代中期开始,中央政府在苏州设立染织局,专门管理苏绣业务。到了清代,苏州甚至被称为“江南绣城”,各路刺绣高手同城竞技,热闹非凡。最鼎盛时期,苏州有100多个规模较大的绣庄,绣工数万人。这些刺绣村大多集中在今天苏州古城的董重、奚仲和唐家巷,几乎彼此相邻,就在门对面。然而,在当时经营一个大型刺绣场并不容易——首先需要经营者有雄厚的资金,因为苏绣的所有原料(包括基料和丝线)都很贵;其次,苏绣的图案必须随时推出,引领“时尚”。在这个苏绣大发展的时期,“新安商帮”和“吴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安商人是历史上著名的“徽商”。他们有钱。明清之际,新安商人迅速崛起,商人投入巨资兴办刺绣村,吸引了江南的苏绣高手。他们加入各大刺绣村,按件取酬。这些苏州刺绣制作出来后,借助新安商人无孔不入的销售渠道,不仅迅速畅销全国各地,甚至远渡重洋,进入西方皇家宫廷。

苏绣火了——苏州人吴派也功不可没。吴画派由、沈周等人创立,画艺精湛,徒子徒孙遍布江南。为了谋生,许多吴派画家开始为苏绣设计画稿,并将传统山水画的精髓引入苏绣。通过对这些书画技艺的描述和借鉴,苏绣变得更加精致典雅,从民间艺术上升为高雅艺术。

冠军和绣工之间的爱情传奇

苏绣有“平、匀、谐、滑、匀”六大特点。所谓“平整”,就是刺绣表面平整;“齐”指刺绣图案边缘整齐;“细”是针细,绣花线细;“密”是指线条排列紧密,不露缝线;“和”就是色彩合适;“光”是指颜色耀眼、明亮;“顺”是指丝绸圆润,自成一体;“匀”就是线条细密均匀,疏密一致。这六大特色的形成,为苏绣成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奠定了基础。

然而,一项技能要发展得更准确、更深入是不够的。明清时期,苏绣界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刺绣工人,他们不断磨练技艺,逐渐将苏绣技艺引入境界。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苏绣艺术家有金、、灵珏、薛素素、薛文华、沈寿等人。

要做苏绣行业的佼佼者,吃苦是第一位的。苏绣大师金曾告诉弟子:“我年轻时学过刺绣,但从三更开始,我就开始在绣案边上吃饭睡觉...隆冬时节,我不停地织绣,手指(冻)裂了,血从丝线中流出来。”金的学习经历几乎是每一位苏绣大师都经历过的。但更难能可贵的是,除了努力工作,他们还涉猎文学、绘画、佛教等领域,学习“文化”,并从中获得创作灵感。比如金学佛,所以在佛教人物刺绣上独树一帜;凌毅喜欢看历史书。据《南唐皇后李煜后宫生活实录》记载,她绣了一幅莲花舞女图(现藏南京博物院),无论刺绣还是创意都是珍品。

当时苏绣大师的“双才”引发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用通俗的话说,几乎每个苏绣大师都有一群忠实的“粉丝”,从达官贵人到普通文人。每当有苏绣新作出来,这些“粉丝”们都要组织一个观影会(类似于今天的新品发布会),先看,再吟诵。之后,属于不同苏绣大师的“粉丝团”还会互相比拼评绣,一时间笔墨满天飞,热闹非凡。整个明清时期,江南文人对苏绣的热爱近乎狂热。同样的,爱屋及乌,这些文人和绣娘之间有很多关于互相欣赏的感人故事,至今仍让人感动。其中张謇和沈寿就是例子。

张謇是清末状元。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高中毕业后,没有做官,而是回到家乡江苏从事实业。沈寿出生于苏州吴县。他八岁开始学习刺绣。十几岁在苏州成名,光绪三十年(1904),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沈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