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发现13古墓是怎么回事?

“2016年底,西藏东部发掘了有2700多年历史的青石板墓地——阿冈荣墓地,共发掘墓葬13座。”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夏格旺堆在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2016公开分享报告会上表示,该发现对研究藏族丧葬文化和习俗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解当时没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研究依据。

阿冈荣公墓位于西藏东部,位于林芝市波密县,海拔近2900米。夏格旺堆说,本次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13座,以“二次剔骨葬”(古葬法)为主,屈肢葬为辅,其中11座墓葬为典型的青石石板墓,2座为石头墓。

按照当时的习俗,死者尸体完全腐烂后,将尸骨拾起进行第二次埋葬,称为“二次剔骨葬”。调查发现,该镇至今仍流行“二次剔骨葬”,为了解这种2700多年前的古老葬法提供了宝贵的民族志资料。

考古人员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到,13墓葬的裸露面积为700多平方米,单个墓葬的面积约为长80厘米,宽50厘米。根据人骨测试资料,墓葬历史悠久,从2700多年前到1800年前,最古老的墓葬在公元前750年到公元前405年之间。

在两座墓葬中发现了两副比较完整的人骨骨架,在九座墓葬中埋葬了少量人骨。出土物品包括陶器、石器和金属器皿,其中较完整的陶器8件,穿孔磨石1件,青铜箭头3件,零星铁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