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让其全权处理日本的战后问题?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美国形成了特别密切的关系。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日美实力的消长,日美关系多次调整,日美也从敌对发展为同盟。
日美关系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二战结束后,日本和美国通过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理,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密切关系。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日美实力的消长,日美关系在内部进行了多次调整,这不仅影响着各自国家的内外政策,也影响着亚太地区的局势、世界各地的国际关系以及中国对外战略的选择。尽管日美之间存在合作与竞争,但维持正常的双边关系一直是其外交政策的重要目标。日本和美国一直在谋求亚太地区的主导权,因此研究日美关系的发展变化对于探讨国际关系、国际形势和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外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与职业的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集团的失败而告终,日本成为战败国。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单独占领了整个日本。1945,12年8月,杜鲁门任命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麦克阿瑟为盟军最高司令,登陆日本。9月22日,美国政府发布《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该文件指出:“占领军应由美国任命的最高指挥官指挥”,“如果主要盟国之间存在意见分歧,美国的政策应占主导地位”。“最高司令官将通过日本政府机构和系统(包括日本天皇)行使权利”。[1]这样,美国确立了对占领地的领导和间接统治。
日本是美国争夺太平洋地区霸权的宿敌。战争结束前,美国决定利用日本投降彻底削弱日本。战后初期美国的对日政策明确指出,“美国占领日本的最终目的是(1)确保日本不再对美国和世界安全与和平构成威胁。⑵最终建立一个和平和负责任的政府,尊重其他国家的权利,并应支持《联合国宪章》的理想和原则所表达的美国的目标。”[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占领之初,占领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打击和削弱日本的措施,进行了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1)解散军事机构;逮捕和审判战犯;清洗军国主义者和右翼团体;禁止军事科学研究和弹药生产;实施严格的薪酬计划。(2)颁布五项改革指令:赋予妇女参政权利,解放妇女;保障工人的团结权和集体谈判权;废除各种压迫制度;教育自由化;经济民主化。(3)进行了两次农业土地改革,这两次改革长期以来是日本军国主义和侵略的基础,阻碍了民主化的半封建土地制度。(4)解散作为侵略战争推动力的财阀。(5)修改日本宪法。新宪法废除了天皇掌管国家的原则。天皇只是国家的象征,宣示主权在民,确立基本人权,按照西方国家的模式建立日本政党制度。新宪法第9条规定:“绝不放弃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国家主权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了达到前段所述的目的,我们将不维持陆海空军和其他战争力量”,“我们将不承认国家交战权”。[3]
上述改革是旨在摧毁日本军国主义根源、消除其影响的战略措施;非常有必要建立一个和平与民主的新的一天。遗憾的是,实施两年后,上述改革远未完成,美国政府却突然刹车,对日政策由惩罚和改革转向复兴和扶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突变。苏联实力大幅提升,冷战开始。中国革命的胜利使美国把中国作为其在亚洲稳定中心的企图成为泡影,打乱了美国在亚洲的战略。朝鲜、越南政权相继建立,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针对这种情况,5438年6月+0948年+10月,美国陆军部长罗亚尔在旧金山发表演讲,提出“对日新占领政策”,即“培养一个强大的日本政府”,“使日本在应对远东可能出现的新集权威胁时,充分发挥强大而稳定的防波堤作用”。[4]简而言之,美国改变了最初的占领政策,开始支持日本在亚洲实施遏制中苏的冷战政策。
实际上,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的变化早在1947年就开始了。美国终止了日本的改革进程,如陆续释放战犯,停止拆除工厂,接收被清洗的前官员。与此同时,占领当局放松了对日本的各种限制,放宽了对日本战争赔偿的要求,帮助日本复兴经济。美国制定并强制执行了“经济稳定九原则”和对日本的回避路线,缓解了战后日本经济的混乱局面。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把日本变成后方军需工厂,为其侵略战争服务。日本从战争中获得了大量外汇,对其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第二,从敌意到伙伴
在旧金山缔造和平是美日关系演变中的一个里程碑。
随着冷战的加剧和亚洲革命风起云涌的发展,美国政府希望日本尽快摆脱《波茨坦宣言》等国际协议的约束,结束对“盟国”的占领,以“和平独立”的成员身份重返国际社会,为其所谓的亚太安全与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会使美国完全控制日本的局面合法化、永久化。因此,早在947年,美国政府就提出了与日本媾和的主张,但军政界意见不一;媾和程序遭到苏联反对,与日本媾和问题被搁置。
日本不同于美国。当时的日本首相吉田茂最大的愿望就是在任内与美国为首的同盟国缔结和平条约,实现日本独立。这是吉天茂的梦想。就当时的情况来看,日本比美国更着急。吉天茂主动出击。
1950年2月,吉田首相以媾和为目的,派亲信池田勇人秘密访美,摸清了美国媾和的真实想法。5月,吉田首相再次访美时致信美国:“日本政府希望尽快与日本缔结和平条约。而且,鉴于美国不便提出和平条约缔结后仍有必要让美军驻扎日本以确保日本和亚洲地区安全的希望,日本政府愿意研究一种由日方提出建议的方法。”[5]因此,日美在和平问题上基本达成了一致。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促使美国加快和平步伐。
1951年9月8日,在旧金山召开会议,与日本媾和。五十二个国家(不包括中国)参加,四十九个国家(不包括苏联)签署旧金山和约。和平条约于次年4月生效。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开幕词中说:“当我们今天坐在这个和平会议上时,为了消除未来胜利者和失败者的区别,成为寻求和平的伙伴,让我们抛弃一切恶意和仇恨!”我们之间,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只有一起为和平而努力的同伴。”[6]日本首相吉田茂也在会上发表了演讲。他说:“这里提出的合同没有惩罚性和报复性条款,也没有对我们国民的永久性限制。他恢复了日本完全的主权和自由,使日本成为国际社会自由平等的一员。这个和平条约不是复仇条约,而是‘和解与信任’的文件。日本的全权代表欣然接受了这个公平而慷慨的合同。" [7]
和平条约的总纲宣称:“同盟国和日本决定,它们未来的关系将建立在主权和平等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友好结合下的合作的基础上。”条约规定:“日本与各同盟国之间的战争状态,应于本条约依本条约第二十三条规定于日本与该国之间生效时终止”。所有同盟国的占领军必须在和平条约生效后90天内撤出日本。“但是,本款的规定不应阻止外国武装部队根据或按照一个或多个盟国与日本缔结或将缔结的双边或多边协定驻扎或停留在日本领土上。”“同盟国承认日本是主权国家,可以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和平条约规定,日本的冲绳等岛屿“由联合国托管,以美国为唯一托管当局”,“美国将有权对这些岛屿的领土和居民行使一切行政、立法和司法权”。[8]《旧金山和约》结束了盟军对日本的全面军事占领,盟军占领机构被取消。日本被缔约各方承认为独立国家。同时,和约也为美国继续在日本驻军留有余地,这与托管条款实际上是不完整的。和平条约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日美关系,但两国的具体合作需要在另一个条约中确立。
《旧金山和约》签署的同一天,日本作为独立国家与美国签署了《日美安保条约》。这一条约主要确立了和平条约生效后日美军事关系和驻日美军的特权。对于日本和美国来说,其意义比旧金山和约更为重大。条约的总纲是这样写的:“和平条约生效后,日本将没有有效的工具来行使其天然的自卫权,因为其武装力量已被解除武装。”“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将处于危险之中...因此,日本希望与美国签署安保条约。”“日本希望美利坚合众国在日本及其周围驻扎军队,以防止对日本的武装攻击,作为日本的临时防御措施。”根据该条约,日本向美国提供陆海空军事基地,而美国则“为了和平与安全的利益,愿意在日本境内及周边驻扎相当数量的武装力量”,“以维护远东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和日本免受外国雾霾袭击的安全,包括应日本政府的明显要求,为镇压一个或几个外国唆使和干涉而在日本引起的大规模暴动和骚乱提供援助”。[9]1952年2月8日,日美签署了《行政协定》,规定了《日美安保条约》的实施细则。根据这一协议,美军可以在日本任何地方设立军事基地;美军及其家属犯罪,日本不判刑;日本将分担驻日美军的部分费用。日美安保条约根本不是双边的,是不平等条约。因此,日本实际上处于美国的半占领之下。
《旧金山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日本从被占领的战败国演变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开始以独立的身份参与国际社会。《旧金山和约》、《日美安保条约》和《行政协定》构成了日美关系的体系,即旧金山体系或安保体系。这一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日美之间从敌对关系演变为附属伙伴关系,也就是师弟关系。日美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安保体制被视为日美关系的基本框架,由双方共同维护。但这个框架不是固定的,它不是历史发展的终点,而是一个过程。国际关系没有终点,永远是一个过程。
第三,从伙伴到联盟
安保体制的建立成为日本振兴经济、重返国际舞台的起点。从65438到0945,日本经济复苏已经完成,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此前,日本已于1952年4月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开始登上国际经济舞台。在吉天茂因坚持从属于美国的外交路线而垮台后,他的继任者鸠山一郎顺应时代潮流和民心,上台之初就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外交,表示愿意与苏联和新中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和政治关系。195510,日本和苏联在莫斯科签署了《日苏联合宣言》。它结束了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恢复了外交关系。同年2月,日本加入联合国,以独立平等的身份重返国际社会。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日本朝野对日美安保条约的不满逐渐增加。从1953开始,日本各界爆发了反对美军基地、争取民族独立、和平与民主的各种斗争,在1959达到高潮。在群众运动的推动下,日本政界也要求改变安保体制下依附于美国的不平等地位,增加对美国的话语权,将单边条约改为双边条约,希望与美国平起平坐。1955年8月,鸠山内阁外相重光葵向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议修改日美安保条约,遭到美国拒绝。岸信介继任日本首相后,继续努力修改该公约。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日美谈判,美国出于远东战略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利用日本,最终同意修改条约。1960 65438+10月9日,日美两国在华盛顿签署日美合作与安保条约,取代旧的日美安保条约。修改后的条约有以下新内容:(1)删除了驻日美军可以镇压日本内乱、日本未经美国同意不得将基地及相关权利给予第三国的条款。(2)明确了美国对日本的打假义务。(3)增加了“随时就本条约的实施进行磋商”和加强“经济合作”的条款。规定条约有效期为10年。因此,新条约一方面扩大了日美合作范围,强化了日美军事同盟,进一步明确了两国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关系;一方面,强化了日本的自主性《日美安保条约》,提高了日美之间的互惠性。日本政府在1960的外交蓝皮书中宣称:“日美安保条约的修改表明日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即双方作为真正平等的国家建立自由合作关系的时代。”[10]次年,池田与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联合公报,宣布成立日美贸易经济联合委员会、日美文化教育委员会和日美科学委员会,以加强两国在科学、文化、教育方面的合作。美国总统第一次称日本为美国的“平等伙伴”。
佐藤荣作成为日本首相后,他积极着手解决战后日美关系中最棘手的外交问题——小笠原和冲绳。他四次访问美国,与两位美国总统约翰逊和尼克松谈判。60年代末,美国出现经济衰退,经济再次出现严重下滑。深陷越战泥潭,国内反战情绪越来越差;第三世界相继崛起;美国的全球战略越来越暴露出战线过长、后方过远、力量分散的弱点。美国不得不调整全球战略,收缩战线。美国在亚洲需要日本的密切合作。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尼克松正视“日本在经济上是一个超级大国”,“今天出现了一个新的日本”,[11]认为“到了60年代中期,日本人开始强烈地感到我们继续管理冲绳与日本的国家尊严和主权不符。如果我们不回应,我们的关系就有引发危机的危险。”[12]于是,在1969 11年6月,佐藤首相和尼克松总统就无限期延长新日美安保条约和美国将冲绳的行政权归还日本达成协议,决定新日美安保条约及其相关条款原封不动地适用于归还的冲绳。1971年6月,正式签署相关文件,1972年5月5日,美国正式将冲绳的行政权移交给日本。日本终于结束了在美国“半占领”下的“战后”时期。
20世纪6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到60年代末,日本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从1965开始,日本进入美国的规模逐年扩大,两国之间出现了“纺织品战”、“钢铁战”等贸易摩擦。尽管双方一再努力,但这种情况无法改变。经济地位必然要求与之相称的政治地位。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明确提出了政治大国的构想,而实现政治大国的基础是日美关系。日本政府强调“日美合作是日本外交的基础”,美国政府强调日美合作是美国太平洋政策的“基石”。1981 5月,日美联合声明首次肯定了日美“同盟关系”。1983 65438+10月中曾根提出“日美是同一个命运体”,称日本“对维持日美同盟的理解不仅仅是改善两国关系,有必要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更广泛的领域与美国进行更多的合作。”
整个六八十年代,美国全球战略大调整,日本自主性不断增强。但日美关系并没有明显变化,这期间的调整和摩擦属于安保体制内的演变过程。日美为了各自的战略发展需要,从从属伙伴演变为相互依存的同盟。竹下登首相10月访美期间,1988,说两国要结成“全球伙伴关系”。1989年8月,君书海北首相和布什总统一致宣称要加强日美“全球伙伴关系”,共同处理国际事务。
第四,冷战后的日美关系
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导致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根本变化。以实现其“一家独大”的野心;为了实现政治军事大国的梦想,日本对其安全体制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强化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同盟体系。克林顿总统4月访日期间,与桥本首相共同发表了《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提出要“重新定义”日美同盟。1997年9月,日美签署《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明确了美日防卫合作的基本形式和内容。65438+1999年4月和5月,日本国会先后通过了《周边事态法》、《自卫队法修正案》、《日美商品服务相互提供协定修正案》三个带有新方针的相关法案。通过这一系列外交活动,完成了冷战后日美关系的调整。小布什上台后更加重视与日本的同盟关系,主张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进一步发挥日本的作用,强化美日同盟,把日本作为亚洲和平、稳定、安全与繁荣的重要基石。"
冷战后,日美关系在基本框架上并未脱离安保体制,但旧体制在内容和层次上有所调整:(1)安保体制作用的地理范围扩大,突破了日本的界限,正式延伸到整个亚太地区,美日安保合作的广阔范围用“周边地区”这一模糊概念划定。(2)增加了军事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日美加强了军事技术领域的共同开发和后勤保障的相互支援。最初由美国用来防卫日本,日本借给美国基地的单一防御体系,逐渐转变为美日双向军事合作体系。(3)安保系统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和国际救援行动直接相关。美国希望日本在联合国维和救援行动中承担更多义务,这促进了日本成为政治军事大国的努力。美日同盟呈现加强趋势。
两次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9.11事件,让美国政府的世界争霸心理达到了疯狂的程度。美国会利用北约控制欧洲,利用以日本为中心的亚太联盟控制整个亚洲。日本政府急于借助美国的全球战略来实现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目标。《参考消息》的报道称,2004年总统大选前,美国政府将汇总一份美军全球整编计划,“减少驻韩国和欧洲的美军兵力,同时以驻日美军为据点,推进亚太地区战略,强化指挥职能。”届时,日本将从冷战时期的“生产性防波堤”转变为美军的“推进世界战略的据点”。[13]日本和美国正计划走向“世界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