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庄酒厂的历史
1
收购恒昌烧坊,改名恒兴酒厂。
恒兴酒庄诞生于1941,由“茅酒之父”赖永初先生创立。恒兴酒厂的前身是周秉恒创办的“恒昌烧坊”。当时酒厂因为经营不善,濒临倒闭。周秉恒急于填补亏空,想卖掉《恒昌燃屋》。但是等了半年,没有人愿意接手。为此,周秉恒带着帅找到了,希望把“恒昌烧房子”卖给他。赖永初看到周秉恒濒临破产,无力偿还债务,于是接受了周秉恒的提议,买下了恒昌燃屋。
为了扭转恒昌烧坊持续亏损的局面,赖永初立即投资扩建改造厂房,并更名为恒兴酒厂。改造后的恒兴酒厂有17个酒窖,每个酒窖容量30块高粱石,每块重600斤,有宽敞的晾晒场,两个石磨,八匹马。酒厂年用料量保持在11-12窖之间,酒精产量可达4万多斤。
虽然出酒量有所提高,但当时生产的茅酒质量不高。为了提高茅酒的质量,赖永初先生让经理和酿酒师把新酒、老酒、爆酒等轮酒全部运到桂阳,自己不断研究勾兑,并聘请了许多白酒专家品尝。经过反复细致的调配和试验,最终找到了最佳的调配比例,并按此方法进行了调配生产。用这种方法生产的毛酒,入口不刺喉,饮后不口干、不上头,一旦上市,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赖永初先生果断决策,通过他的庄浩在全国各地销售,并在站稳脚跟的同时不断开拓市场。到贵州解放初期,恒兴酒厂的毛酒年产量已达65438+万斤。
2
原创《赖茅》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茅酒假货充斥市场。为了维护恒兴酒厂的毛酒形象,赖永初先生打算更改商标。一次出差,赖永初先生听到两个醉汉的争吵,他的灵感来自于“赖茅”这个词。他以为自己姓赖,在茅台镇做酒。“赖茅”这个词不正是他们产品的恰当名称吗?后来,赖永初先生找到了经理王大年。经过讨论,大家拍手大笑。他们觉得很有意思,和酒的名字不谋而合,就把产品名改成了“赖茅”。
据茅台酒厂的记载,先生在茅台镇将“赖”姓和毛注册为“赖茅”商标。“赖茅”商标精致美观。印章为银灰底色红字,瓶口下方贴有税票。商标正面有拉丁文“赖茅”二字的拼音,中间是一只在地球上方展翅的金色大鹏,下方是“赖茅”二字,背面是蓝色背景的烫金说明。此外,还设计了一个圆柱形的小陶瓶,以确保葡萄酒不受光线的影响。现在,留下来的“赖茅”酒瓶,已成为茅酒发展史上唯一最早的包装物件,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三
“赖茅”享誉世界。
赖永初先生充分利用他在全国各地的银行和钱庄的分支机构销售“赖茅”酒,并在上海和香港大力推广。一批一两小包装的“赖茅”酒,专门包装,在机场、码头免费赠送。抗日战争胜利后,赖永初先生委托上海华威银行的大亨带了300多瓶“赖茅”来港试销。“赖茅”酒以其优质的口感和柔和醇厚的酱香风格,一举赢得中外客商的青睐,一抢而空。
至此,“赖茅”酒以香港为窗口进入国际市场。在赖永初先生的努力下,“赖茅”酒成为了当时茅酒的代表,恒兴酒厂也逐渐从手工作坊变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酒厂。
但在1953年,政府以赎买、没收、接管的方式,合并了成毅(华茂)、荣和(猫王)、恒兴(赖茂)三家私人酿酒作坊,实行“三产融合”政策——创办国有茅台酒厂。恒兴酒厂已经成为茅台酒厂的第一车间,现在还在生产高品质的茅台酒。
四
赖士强重建恒兴酒厂。
直到1981年2月,赖永初先生在贵州省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恢复“赖茅”酒生产的提案,并获得通过。不幸的是,同年5月13日,赖永初先生在桂阳逝世,享年79岁。
65438年至0982年,赖士强作为赖永初先生的直系儿子,遵从父亲遗愿,放弃铁饭碗,回到赖茅酒的故乡茅台镇,重建恒兴酒厂。为了重现举世闻名的“赖茅”,赖世强找了恒兴酒厂酿酒师的后人负责酿造白酒。经过不懈的努力,严格的选材,坚持传统的酿造工艺,反复的勾兑尝试,时隔32年,恒兴酒庄再次飘起了酒的芬芳。
如今,贵州赖永初的茅台恒兴酒厂拥有多种酱香型白酒,其中来兴酒是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的典范之一。选用茅台红缨高粱为原料,采用两次下料、九次蒸煮、八次加曲、七次取酒的传统酿造工艺酿造赤水河甜水。来兴酒具有酱香突出、酒体饱满、回味悠长、优雅细腻、口感好、空杯留香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