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属于哪个城市?
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部河流流域。西汉时此地是京官游福丰的封地,唐朝时县名借用汉官。面积751平方公里。辖9镇2乡,169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2.8万。扶风县辖城关镇、天都镇、吴井镇、张江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松乡、太白乡。
自然
地形:北高南低,主要是黄土高原。地形可分为三部分:北部多山;中部是高原地区,是该县的主要农业区;南方平原地区是粮棉高产区。县城海拔590米。
气候:属于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4℃,极端最高气温42.7℃,极端最低气温-19.5℃,年平均降水量592毫米,无霜期209天。夏季暴雨多,偶有干旱,晚霜易伤麦。
河流:境内有渭河、渭河、七水河、水梅河、七星河等8条河流,属渭河水系。
矿产资源:主要有青色碳酸钙、大理石、砂卵石等。
经济
耕地4.92万公顷。小麦和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其次是高粱、小米和豆类。棉花是主要的经济作物,其次是油菜、芝麻、花生、大麻、辣椒和烤烟。是我省小麦、棉花的主产区之一。扶风县是农业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大县,陕西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生产基地。建成了1.01.33公顷的“吨粮田”,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县城北部有400多亩天然林,主要是山杨和柞树。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栽培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包括防风、黄芩、苍术、柴胡、地榆、大枣、山楂。每个人都有牛、马、骡子和驴。“秦川牛”和“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城镇。有兔子、金雉等野生鸟兽10余种。工业包括农业机械、马达、毛巾、水泥、水泵和食品加工厂。
历史遗迹
周元遗址,在县城以北9公里处,是西周古京都遗址,以“青铜器之乡”闻名中外。法门寺位于县城北部的法门镇。据说建于东汉,被誉为“关中塔寺始祖”。有1座3层8面宝塔,高48米,1,981年倒塌。在65,438+0,986年清理塔基时,发现65,438个。这一重大发现立即引起多方关注,不仅恢复了原塔,还将其扩建为法门寺博物馆。现在法门寺已经成为陕西西线的旅游龙头,世界闻名的佛教圣地。隋文帝太陵、东汉墓、扶风城隍庙、唐杨碑、杨墓、东汉墓、江源遗址、王家台遗址等6处。
扶风历史名人全集
1.马援是东汉初年的一位将军。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生于公元前14年,卒于公元49年。辛莽末年,在新城任尹达(汉中太守),后依附陇西割据政权肖伟,后回到光武帝刘秀,参加攻灭肖伟的战争。11年,汉建武任陇西太守,率军打败第一零羌。建武于17年被任命为富博将军,并被授予新的头衔。后来在武陵攻打“五溪男”时战死在军中。
他曾在西北养马,师从专家,发展了马相法,撰写了青铜马相法。马援是扶风马家的始祖,后世出了许多名人。马腾、马超、马平都是他们的后代。
扶风县城关镇富博村有一座马援墓。各地马氏子孙寻根问祖,还在扶风举办过马氏宗亲会。
2.班超的东汉星。字仲生,扶风安陵(今扶风县城关镇南台村)人,班人。生于32年,卒于102。永平从窦固进攻北方匈奴贵族16,宣奉命带领36名官员出使西域。攻杀驻鄯善人员,废附匈奴的疏勒王,巩固了汉在西域的统治。张帝初,在疏勒等地斋戒。漳河元年至永元六年,逐步平定莎车、龟兹等地的贵族叛乱,击退越人入侵,保护了西域各族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他被任命为西域的保护者,后来又被任命为远方的侯。在西域生活了31年,永元14年回到洛阳,病死。
3.班固。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字孟建,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班彪神父写过100多部史记传记。父亲去世,继续写《史记》传记。当他被指控私自更改国家历史时,他被囚禁,他的弟弟班超为其辩护,才被赦免。后为兰台史官,与陈仲撰《列祖传》,迁圣郎、典学秘书,受命撰《汉书》。张武帝当时是宣武司马。建国后第四年,随窦宪将军讨伐匈奴,撰《冉彦·明山》记功。后来窦宪因篡权被杀,受到牵连,死在狱中。未完成的《八表》和《汉书·田文志》是由她们的姐妹班昭和马旭完成的。
班固曾根据诸儒观点编撰《白虎依桐》,擅长赋作,有《两京赋》、《钟南山赋》等,后人收《班兰台集》。
今扶风西宝北线公路沿线太白乡郎店村有一座班固墓。
4.班勇。东汉将军。字宜辽,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超。汉安帝时期,匈奴贵族大举进攻,扰乱西域。他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府,向西域派出500名士兵。和龟兹一起杀了匈奴的伊王。永建元年,率领西域各族击破北匈奴呼延王,进一步巩固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西域记》是《后汉书》和《西域传》的基础。
5.东汉大臣窦宪。字杜波,生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出生日期不详,死于1992年。妹妹是皇后张帝,死了,随皇帝即位,窦太后在朝廷。他充当仆人,操纵国家大事。很快,他就成了一名骑战车的将军。永元元年,领兵大败北匈奴,直追燕山。后来将军、刺史、司令部等地方官比自己人多,兄弟暴力攻都。4年,皇帝何和太监郑忠决定灭窦,他自杀。
6.耿冰。东汉将军。字伯初,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出生年月不详,卒于91年。
在时,他担任徐的校尉。永平17年与窦固击败北匈奴。后来,他被任命为西部将军。永元元年,窦宪率兵大败北匈奴,封美阳侯。
7.窦固。东汉将军。字孙萌,生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出生日期不详,死于88年。汉明帝当皇帝时,在车中任校尉,与校尉耿忠同骑,率兵一万二千。他离开酒泉,塞在天山攻打北匈奴呼延王,追到普雷海。与耿兵等人一起,玉门在车市地区打败了北方匈奴贵族的势力。后担任广鲁迅、魏巍。
8.耿恭。东汉将军。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明帝,担任过无极的校尉。驻守西域的疏勒城,被北匈奴围困,坚守下来。建国元年,汉军来援,率领最后二十六人加入援军,三月作战。到了玉门关只有13人幸存。当时被称为“庆苏武”。
9.马蓉。儒生,东汉时期著名的儒生、文学家。字龙,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名将马援之孙。生于79年,死于166。
他曾是小舒朗、一郎、南郡太守。才华好文笔好,病休后在家讲学。常坐高堂,以史为帐,前教弟子,后教女乐,对魏晋清谈者脱离礼教有一定影响。马融博通的古文经学,在世界上被称为“通儒”,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很多经典都失传了。
今天,扶风县张江镇为他的讲座设立了一个帐户,陇海铁路有一个张江火车站。
10.马腾。东汉末年的将军。字汉寿,生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汉灵帝末年,西部边民造反,马腾被征入伍。因为战功卓著,他作为一名将军移居西部。韩献帝时,受到曹操的宠爱,为保卫关中立下汗马功劳,在京师封为魏国。后来因为儿子马超向刘备投降,被曹操杀死。葬于许昌石梁河畔,今许昌有马腾墓。
11.马超。三国时期蜀汉五虎将之一。字孟奇,生于176,卒于222年。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风生。东汉末年随父起兵的马腾之子,后率马腾部归凉州,称西凉马超。魏健安年率16进攻曹操,在潼关被曹操击败,仍住凉州。被杨府等人追击后,率部依附张鲁,后以骠骑将军身份回到刘备身边,后被金封为太乡侯。
12.马军。三国时期的机械和发明家。字德恒,生于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初为魏国大夫(学官),太和元年至荆楚三年(277-239)任大臣。
从小好学,设计了翻车机(后来的龙骨水车),是当时最先进的提水机械之一。改进织机使工作效率提高4-5倍。他还设计制造了指南针,改进了诸葛亮的弩,创造了攻城武器——“传发石机”。
13.(字王旁)。唐朝的将军。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生于721,卒于777年。读了《汉书·马援传》后,他带刀从军,献身安西(今吐鲁番)。15年,屡建奇功,官位在金武威将军左右。
在天宝,他作为我们镇西的使者,带领三千精兵来到凤翔。唐肃宗委托东部的任务是争取叛乱分子,并打破他们在陕西。宝应元年(762年),唐朝各路军队与石朝义叛军数十万人在洛阳交战。他身先士卒,率领五百战士进出敌阵,叛军大败而逃。
广德二年(764年)奉命镇守西北,与吐蕃、会稽等打了“凤翔战”、“吴斌战”、“袁攀战”,使唐京基不受打扰。多次受到表彰,已迁校的左仆学会省事,进了扶风郡王。12年,因积劳成疾,死于军中。
注:扶风的历史并不局限于现在的扶风县。请参考下面的“进化”一栏。
交通
陇海铁路、西宝高速、西宝公路纵贯东西,从南部过境。法堂高速为游览法门寺和汤峪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组织系统演化
在原始社会神农时期,该县属于姜的国家(部落)。
黄帝时期,它属于齐伯国(部落)和后周玑国(部落)。
尧舜时代,周的祖先所放弃的封地属于《后记》中的泰氏家族。
在西周,它属于齐一,都是首都。
东周十二年(前350年)在今境内法门镇设县,在柔古乡法西村设太县,这是一部民史。
西汉时,杨梅郡和邰郡归雍国,后属内史。汉武帝元年(公元前104年),属有夫峰管辖。辛莽是扶风县的一名医生。
东汉时期,杨梅县的管辖范围保持不变。南台县改为武功县。
三国时期,杨梅、武功两县不变,属扶风县管辖。
西晋时,杨梅县属扶风县,武功县属石屏县。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杨梅县被废。周城县位于本县北部、岐山县东北部,杨梅县并入周城县。该城现属遗址,属秦县。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退出武功县,在武功县设杨梅郡,管辖江源嘴,辖今县南部、全部武功县及太白、洛古、太亭,属武功县。
北周四年(569),迁至杨梅县崇正镇。建德三年(574年)迁周城县,辖玉美市,在原周城县设立三龙县;从杨梅县来说,这个县属于岐山。武功县划归中亭川(今武功镇)。
文帝十六年(596年),改三龙郡为岐山郡,治城于岐山(今箭括岭)南十里。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在武功长宁镇设扶风县(俗称东扶风),在此县址设渭川县。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撤销扶风县。贞观八年(634),渭川县改为扶风县,祁阳县设在法门镇。元和三年(808),撤销祁阳郡。
侯亮、唐、晋、汉、周五代,扶风县不变,属凤翔府管辖。
北宋时期,县城保持不变。
南宋初(1127),金人统治北方,改名复兴郡。后来改名,还给了凤翔楼。元明清时期,县市名称不变。元代属陕西凤翔府管辖,明清属陕西调配使凤翔府管辖。
民国初属陕西关中路。24年至38年(1935—1949),属宝鸡第九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管辖。
1949 7月13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成立,下设宝鸡专员公署。
1958 12并入兴平县。1961从8月份开始脱离兴平县,归属宝鸡市。
2007年12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授予扶风县2007年度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
2007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旅游强县”。
2008年5月,被陕西省命名为省级“平安县”。
2008年被命名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和“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
当地小吃
富陆锋莫高
顶级面粉是用糖、油籽和五香粉等配料烘焙而成的。馒头上装饰着鹿形图案。色泽白亮,味甜,熟而不烂,贮而不霉。过去,我经常在远行时带上食物。
富陆锋莫高
"北京的岐山面、凤翔酒、扶风鹿饼."这是一首关于名优特产的民歌,在关西府一带流传。扶风鹿饼是一种烤包子,是一种著名的地方风味食品。
扶风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是周秦的发祥地。唐朝名_川郡,后改称扶风县。地处渭河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古老的文化和发达的经济也孕育了许多名吃和特色美食。凡是去过扶风县的人,几乎都会对扶风鹿饼赞不绝口,风味独特,香脆可口。
扶风鹿饼馒头是一种圆形的馒头,也叫鹿饼干粮。形似满月,碗大小约寸厚,皮薄如纸,内外同色,白色略呈乳黄色,背面略凸起,正面中间有一个小圆坑。坑内饰以朱红的梅花鹿图案,印上胭脂,故名“鹿饼”。整个造型独特巧妙,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扶风鹿饼的出现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由重阳节的节日食品“重阳糕”演变而来的。《岁时》说:“九月九日,人们用面粉蒸饼,上面放几只鹿,吃鲁饼。”“刘唐点山布”也称之为“九日马革糕”。这里的“顶上的鹿”是在饼面上装饰有鹿的图案。唐朝的首都长安,是众所周知的美食。去北京出差,总要把饼作为旅行食品,或者作为礼物送给首都的亲朋好友,于是就流传起了“扶风鹿饼进京”的佳话。
扶风鹿饼是选用上等小麦特制的精白面,先用水发酵,再搅拌揉搓,使之非常干硬,加入香油或羊脂、鸡蛋和五香调料,用木杠在案板上反复压揉至光滑如泥,再揉成长条,等组做饼,放入锅中,先用猛火慢烤,再用文火慢烤。有两种:咸的和甜的。不干不硬,不倔不软,脆而醇,味道鲜美,久储不霉变。所以,凡是从外地来助风的,除了好好吃一顿外,临走时总要带一些,作为旅途的干粮,或者作为珍宝带回家给家人朋友品尝。扶风当地人在四点、八点走亲访友时,总会带上“鹿饼包子”作为上等礼物,以示敬意。
岁月流逝,历经沧桑。在扶风县东四堡,还流传着一个老人做“扶风鹿饼”的传说。如今,扶风县最有名的鹿饼师傅是城关东四村一位80岁的老人王淑湘。祖上三代以做“扶风鹿饼”为生。他做的鹿饼味道更鲜。
2020年6月165438+10月12日,全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揭晓,扶风县榜上有名。
2020年,扶风县入选2019全国百强县市,法门寺为代表景区。
2065 438+09 10 10月29日,扶风县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二批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65438+2008年8月6日,扶风县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城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
2016年2月16日,扶风县被列入2015年度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
2014 10 14住建部命名扶风县为2013年国家园林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