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是哪个国家的语言?
印度教经典《吠陀经》是用梵语写成的。它的语法和发音被视为一个宗教节日,并尽最大努力保存下来。梵语在19世纪成为重建印欧语系的主要语言。它被认为是梵天的语言。
特性
早期的梵语没有特定的词来表达它。使用的词汇包括梵天、巴鲁、笈多、悉达多等等。直到十二世纪才确立了梵文中天城的地位。天成体对藏文的构成影响很大。
佛教东传到中国和日本时,佛教咒文(日本称咒文)一起传到了中国和日本,而用来写咒文的文字大部分是悉达多文字,所以现在已经不用的悉达多文字作为表现梵天的文字还在中国和日本流传。
梵语是古印度的标准书面语。原本是印度西北部上层知识分子的语言,与普通人使用的俗语(Prakrit)相比,也被称为高雅语言。中国和日本根据这种语言为梵天(印度教主神之一)创造的传说称之为梵语。它的名字叫梵语,来源于samskrta,字面意思是“完全有组织的”,即组织良好的语言。
广义的梵语包括三种:吠陀梵语、史诗梵语和古典梵语,而狭义的梵语仅指古典梵语。在世界上所有的古代语言中,梵文文献的数量仅次于汉语,远远超过希腊语和拉丁语,内容极其丰富。广义的梵文文献包括:四部吠陀,印度古代婆罗门教的圣典:梨俱吠陀、罗摩吠陀、耶茹吠陀和阿达婆吠陀,以及大量的梵文书籍、经文和奥义书。两部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以及大量古代故事。此外,还包括大量的语法书籍、寓言故事,以及医学、自然科学、文学理论等著作;用古典梵文,也就是狭义的梵文写成的印度古典文学作品,文采更加辉煌,影响更加深远。佛教的大乘经典部分是最广为人知的例子。原始佛教的经典最初是用俗语写的,后来逐渐变成梵文,形成了专门的佛教梵文或混合梵文。但十世纪后,由于现代印度各种方言的发展和穆斯林对印度的入侵,梵语逐渐失去了实际的力量,只作为古典语言存在。
现在出版梵天所用的文字叫“梵天”,是以七世纪中国和印度产生的那伽里字体为基础,发展到十一世纪适合书写的字体。其实古印度的文字有很多种,凡是来源于梵文或者Brahmilipi(卜拉希米)字母的文字,比如悉达多,都可以称为梵文。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关于梵语创造者的传说。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说:“详字,梵天所作,原竖规,四十七字”(四十七信)。“梵帝王天随时下笔,不同神仙各自造字。”根据现代印度河流域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出土的材料,印度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史前时期的象形文字。然而,其起源的系统仍无定论。梵文和腓尼基文字(现代欧洲文字的雏形)属于闪米特文字体系,这一点已经得到现代学术界的认可。公元前700年左右,印度商人与美索不达米亚人(闪米特人的一个分支)接触,把闪米特人的22封书信送到了印度。经过印第安人的整理,大约公元前400年,终于产生了大约40封信。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书法和字体也逐渐不同。一世纪前后,北方的梵文逐渐变成了方形字体,南方的梵文逐渐变成了圆形字体。到了四世纪,两者的区别就极其明显了。其中北部在4世纪到5世纪发展成笈多文字,悉达多字母在6世纪由笈多文字衍生而来。悉达多字母后来传入中国和日本,笈多文字也在龟兹和于阗流传,形成特殊字母,被中亚各种古代语言所采用。
梵语语法类似于其他古印欧语(如拉丁语和希腊语),词形变化复杂。名词有三种性质(阳性、阴性和中性),三种数(单数、偶数和复数),八种格(主格、宾格、工具格、与格、所有格、处所格和呼格)。动词屈折包括单数、偶数和复数;人称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时间分为现在时、未完成时、完成时、不定过去时、将来时和假设时;语态有主动、中间、被动;语气分为陈述、虚拟、祈使、祈使(不定过去时的虚拟语气);此外,后缀还可以分为他位置和他位置两种。
此外,梵语还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印欧语的特点,那就是变调,也就是说,在一个句子中,当一个后缀字母和一个前缀字母在一起时,它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总之,如果一个字母和一个字母符合一定的位置关系,也要相应地改变。而梵语中,复合词又多又长,书写时基本应该是连在一起的。写字的时候字母要变成连在一起的,加上中间的屈折,阅读难度可想而知。
欧洲人从16世纪开始对梵语感兴趣。当欧洲的传教士和商人开始学习梵语时,他们逐渐意识到印度梵语与拉丁语和希腊语等欧洲语言有着广泛的相似性。18年末至19年初,梵语文学作品引起了欧洲学者的注意,开始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梵语。事实上,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印度语法学家帕尼尼就对梵语的语言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博尼尼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出生在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现存最早的关于他的记载见于唐玄奘所著的《唐传奇》第二卷。玄奘说他是“发表宣言的博尼尼的出生地。”他接着说,在古代,汉字又多又广,学习者很难详细研究。到了百岁时,博尼贤“写了很多字,作为字书,有几千字,三十二个字,概括了文言文。”但没有关于博尼尼生平的详细论述。
在博尼尼之前,印度语法历史悠久,博尼尼是大师。他留下了一本书:《波尼尼经》,因为它有八章,所以也叫《八股书》,这是玄奘所谓的说法理论,是对梵文的研究。《博尼尼经典》中的近4000个短语包含了完整科学的语法体系。字母排列也很科学。先元音,后辅音,按照发音位置和发音方法排列(梵文字典也是这样排列的)。这种安排比希腊、拉丁、阿拉伯和所有脱离语言体系的西方语言的字母表更合理。
关于梵语的语法结构,博尼尼的特点在于分析。他从语音分析开始,不是句子,而是单词;不考虑语义,完全基于语言形式。他分析词根、词干、后缀、前缀、后缀、派生词、复合词等等。说到底,就是根,所谓的“界”。加在“边界”上使之成为一个词,或者使之表现出名词、动词等所有关系的东西,叫做“边”,也就是直接后缀。所以构词法的基本公式是边界+边缘=词。这个分析到最后词根都是动词,也就是说只有动词的词根才是最后的成分。名词来自动词。一个行为的过程是用动词来表达的。一旦行为完成,动作固定,就成了一个东西,用名词来表达。
到了近代,印欧语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也与梵语研究密切相关,其研究重点是印欧语的语音系统。18世纪英国东方学家威廉·琼斯提出了著名的“印欧假说”来解释印欧语之间的相似性。1786年,他在亚洲研究会的一次学术演讲中指出了梵语、希腊语和拉丁语的联系。他说:“梵语中的动词词根和语法形式与希腊语和拉丁语相似,这并非偶然。任何研究过这三种语言的语言学家都不能不认为它们都来自同一来源。但是,原来的语言可能已经不存在了。同时,也有理由假设(虽然理由不够充分)哥特语、凯尔特语和梵语虽然外观不同,但仍与梵语同源,波斯语属于同一语系。”这种“原始语言”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原始印欧语。
后来,欧洲语言学家把琼斯的经验观点上升为科学论证。丹麦的R.K. Lasker探讨了古诺和冰岛语的起源(1818)。德国学者F. Bopp的《论梵语动词变体系统与希腊文、拉丁文、波斯文、日耳曼文的比较》(1816)首次对梵语、波斯文、希腊文、拉丁文、德文进行了详细的考证。琼斯所说的“相似”到这时已经发展成了对应。德国语言学家j·格林(我们熟悉的格林兄弟的兄弟)在他的《德语语法》(1819 ~ 1837)中提出了印欧语系语言的音变规律,经过修订,使得原本被认为是例外的现象得到了统一的解释。以上三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创始人。德国学者a·施莱歇尔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大师。他吸收了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撰写了《印欧语、梵语、希腊语和拉丁语比较语法导论》(1874 ~ 1877),是提出语言谱系观点的第一人。K. bruggeman和B. delbruck合著的五卷本《印度-日耳曼语言比较语法概要》(1886 ~ 1900)是该学科的代表作。上述学者都是从语言的田野调查开始的,尤其是对于梵语、波斯语、立陶宛语等古代语言。
可以说,印欧比较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得益于对梵语的学习和研究。其最大的成就是对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有了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在印欧语系的谱系分类上,取得了相当确凿的证据。而且有助于人们了解母语使用的表现形式和区域。例如,欧洲学者现在普遍认为原始印欧母语起源于黑海以北地区。在文献方面,现存最古老的直接材料是用赫梯楔形文字书写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年或更早。在20世纪早期发现赫梯语和解释迈锡尼线性B之前,梨俱吠陀是用梵语写成的吠陀经典之一,通常被认为是印欧语系中最古老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