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温泉的历史演变

赤城温泉位于县城西南7.5公里苍山山谷中,海拔942米,最高气温20.1℃,最低气温-12.6℃。是首都北京的一道绿色屏障,青山绿水,泉水流淌,风景秀丽。温泉是一种高效矿泉,形成于距地表25公里的稳定岩层中,平均水温在50℃-68℃之间。区内有总泉、胃泉、眼泉、气管炎泉、冷泉、扁泉,其中总泉水量最大(30m3/h),温度最高(68℃)。泉水中含有20多种化学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治病、健身、延年益寿、美容的功效,尤其对关节炎和皮肤病疗效显著。

温泉有2000年的历史。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有“渔阳北有汤泉,离燕京三百里”的记载。几经盛废,名声还不错。天赐矿泉不仅能治病,还能延年益寿。

隋唐时期,这里被辟为道场。历代名人都带着碑文和许多传说来到这里。明代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左都督杨红巡行于此重见此泉,留下了“火龙入地沸于山根,温泉出厚坤”的神话。此后,瑞云寺得以重建。明万历(公元1578年)见证了直隶总督黄题词“关外第一泉”的辉煌。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正月,圣父叶璇皇帝带着皇祖母在此逗留了50多天,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将领童、吉鸿昌先后来此游览,留下了“妙浴”、“洗雪耻辱”石刻。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温泉才真正成为人们治病和休闲的地方。1951年,原察哈尔省委书记杨耕田提出了建设赤城温泉的设想。20世纪70年代初,修建了温泉疗养院,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尤其是来自北方的游客。每年春天,内蒙、北京、山西、东北的客人蜂拥而至。改革开放后温泉得到大规模开发。65438年至0996年,赤城县获准开业后,温泉的开发建设引起了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先后投资数亿元开发建设了9家酒店,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花园面积1.61.000平方米。拥有各类客房500间,床位1200张,会议室16间,可容纳近千人。有3个大型游泳池和2栋别墅。它每年接待20万游客。市金融培训中心是全国首家二星级酒店。1998温泉度假村被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和二星级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