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是如何演变的?

一、古钱币的起源和由来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原始社会末期,最早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使用牲畜和兽皮来实现货币的功能,而农业民族使用谷物、织物、农具、陶器、海贝、珍珠和玉器作为最早的实物货币。据考古发掘,半坡等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了大量陶罐作为祭祀用品;大汶口文化埋葬了大量的猪头和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晚期已经发挥了货币财富的作用。但众所周知,古代流通广泛的实物货币是“壳”。因为作为实物货币,牛、羊、猪等牲畜分不开,谷物会腐烂,珍珠、玉石太少,刀、铲又重,所以最后集中在海贝上作为实物货币。海贝可以作为颈饰,价值不菲,便于携带和清点,所以在长期的商品交换中一直被选为主要货币。考古发掘中,夏商时期遗址出土了大量天然贝类,贝类作为实物货币一直到春秋时期。因此,中国汉字中与财富和价值有关的词大多与“被”字有关。如:贵、资、贪、贫、富、购等。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硬币的国家。三千年前,殷商晚期的墓葬中出土了许多“无铜壳”,是最原始的金属钱币。到了西周末期,除了贝币之外,还有一些金属称量的钱币流通,如散铜块、铜渣、铜锭等,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土。

综上所述,在原始社会晚期,至夏、商周时期的主要货币形式是实物货币,天然贝类广泛流通。后期出现了少量的金属称量货币和铸币,属于货币萌芽形成时期。

第二,先秦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流通中需要分割鉴别的金属称重货币逐渐不适应,被金属钱币取代。

从春秋到金属铸币阶段到战国,先后建立了布币、刀货、蚁鼻币、环币四大货币体系。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1,中原即赵、汉、魏、周王室,以布币为主。布币脱胎于青铜铲形农具,“布”字谐音。春秋时期的布币主要是空心布,即带柄的空心币。战国时期的布币主要是平肩布,即与“空肩布”相比,没有空心柄,而是形似铲形铜片。布币的形状大致分为平肩、平肩、圆肩和方脚、尖脚、圆脚等类别。最常见的是由平肩平布或平肩方尺演变为肩肩尖头尺布,圆肩演变为圆足,地域后来扩展到楚国和燕国。

2.东方的齐国和北方的燕国主要使用刀币。刀币分为“燕明刀”和“齐刀花”两种。刀币的形状与山戎、北帝等北方游牧民族渔猎用的类似。因刀面有“华”字,故称“刀”。刀背分为弧背、折背和直背,刀头分为平头和尖头。也是中国早期的铜币。

3.西北的秦国单独使用环币,其形制由纺车或玉壁演变而来。环币有圆孔和方孔两种。战国时期铸造圆孔较早,后秦王会文和秦始皇铸造圆方孔“半两”币。圆环形钱是方孔钱的原始状态。

4.南方楚国铸造的铜壳叫蚁鼻钱,是由贝壳币演变而来的。钱文,一个铜壳,看起来像一个鬼脸,这是两个字符的组合。蚂蚁的鼻子小,意味着小钱。楚国有俗称“面钱”、“蚁鼻钱”的青铜贝币除了蚁鼻钱,楚国还有黄金作为称重货币,是战国时期唯一以黄金为货币的国家。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货币体系是由刀、铲、纺车等劳动生产工具演变而来的,表现了战斗、渔猎、制陶、纺织、贸易交流等经济生活的地域特征和社会面貌。同时,四大货币区的形成也是各种割据政权的产物。随着经济和商品贸易的发展。各国货币相互流通,要求并相应地促进了货币制度的统一和标准化趋势。

第三,历代货币的演变

纲钱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合法发行的一种货币。“眼钱”是由一种轮廓钱的不同版本衍生而来的。轮廓被抬高形成硬币系统。以货币为线索,可以理解货币演变的历史;以钱为线索,可以介入古钱币的鉴赏和考古。下面主要从历代货币的演变来说明古代的政治、经济、历史变化。

秦汉至明清时期的纲钱制度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秦汉隋唐时期以铜钱为主,是以秦“半两钱”和汉“五两钱”为主的双系统阶段。第二阶段,唐宋至明代,铸币年号清零,鲍文制不同于前两种制度,也出现了纸币银本位制,分为两部分。

(一)秦汉“半文钱”

秦统一六国后,政治统一需要经济统一为基础,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统一了文字、度量衡以及货币。规定“金”为上位币,20两为单位,圆方孔铜币为下位币,半两为单位。钱文的“半两”与实际重量相符,这种方孔圆钱作为中国货币的主要形式已经使用了两千多年。为什么采取这种形状?主要是环形,便于携带,方孔通过绳子不易转动,可以防止磨损。有人认为这种形式表达了古代人的世界观。秦代方孔圆币是世界上最早的官方法定货币。

辨别战国和秦朝的“半两钱”,可以从书法入手。战国时,钱文的《半梁》是大篆;在秦朝,钱文的“半两”是一个小印章。相传秦币是丞相李斯所铸。大概受此影响,秦以后的钱文大多出自达官显贵或书法家。宋代也有御书钱。中国古钱币与西方货币的一个区别是,中国古钱币的版式以钱文为主,流通钱币的图案很少,而西方货币以动物、植物、人物等图案为主。古钱书法艺术是另一个话题。

据说秦始皇收集天下兵器,铸造十二金人,防止百姓造反。这必然会影响铜钱的铸造量。由于铜价极高,货币发行量不足,秦半良的钱价值很高。汉初出现了“秦钱重(贵)难用”的问题。韩以半文继承秦制,但刘邦当皇帝时,国家很穷,改铸许多小钱,先后有“榆荚半两八铢半两、四铢半两等。”一两是二十四铢。由于秦半良减肥效果显著,“半良”之名与现实不符。特别是一种榆树形的“白榆”,重量小于1g,直径小于1cm。汉朝还允许民间私铸,郡县铸币,造成货币失序和通货膨胀,汉武帝对货币制度进行了大改。

(二)汉代“五铢钱”及其演变

1,汉武帝发起“五铢钱”。

汉武帝即位后,急需开辟财源。同时,郡县和国家自由铸钱,导致货币混乱,物价上涨,威胁中央财政。于是汉武帝在公元前165438年下令废除汉初郡州的铸币权,改为中央统一铸币。设置“上林三官”,即管仲(掌管铸钱)、区分铜(掌管原料)、等损(掌管制作模型),并组成中央铸币机构负责铸造五铢钱,又称上林钱、三官钱。五铢钱的高质量改变了货币混乱的现象,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从汉武帝到西汉、辛莽、东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历时700多年。五铢长期以来一直是各朝代的法定货币。由于五铁币重量适宜,中国以“五铢”为主要造型的方形圆币也影响了日本、安南、朝鲜等国。而泰国现在的货币单位还是叫“泰铢”,这也不无关系。

2.新莽币制的混乱与细币的出现。

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改革古代制度,滥发货币。比如“大全50”就是王莽上台后为解决经济危机而投的一种大款。“春”是“钱”字的借词。王莽相信纬度理论。他夺取了刘姓之后,害怕“刘”字,这个字是由毛、金、道三个字组成的。因此,钱文忠用了“春天”这个词来代替“黄金”。一个“大全五十”的重量只有西汉五铢的两倍半,但应该是作为五十铢使用。意思是说,每发行一次大额货币,就会从人民手中夺走47铢半的财富,必然会引起人民的不满,所以人民仍然使用5铢进行交易。正因如此,王莽在《重刑酷法》中规定,凡敢私藏五铢钱者,作为俘虏放逐军队。从货币体系的混乱可以看出,王莽的统治不得人心,无疑会垮台。此外,还有一种大钞叫“五千刀”,即一个大钞就是五千铢。必须有人死,伪造这么大的硬币。为了防盗和铸私钱,除了刑法之外,还创造了一种新的硬币形状,即世界上第一枚双色金属硬币,由古刀币和圆形硬币结合而成。为了防止伪造和私铸,“大全五十”、“道平五千”等官方银行钱币“做工精致”,这种扭曲的风格也让后人几千年来唏嘘不已。

东汉恢复了西汉以来的五铢钱制。东汉末年,董卓进京灭五铢铸小钱,引发通货膨胀,使货币制度再次陷入混乱。

3、“六朝五铢”劣币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的分裂时期,战乱频繁,政治动荡,社会经济遭到破坏。历史将这一时期称为“货币法非常糟糕”。为了省铜,五铢钱越来越小,称为“鹅眼”和“鸡眼”。甚至还有一种剪刃圈,叫剪五铢,一元变两元,但面额较大,可以有几千种用途。这一时期的五铢钱在钱币界统称为“六朝五铢”。六朝是三国吴、东晋、南宋、齐、梁、陈。这一时期的五铢钱铸得很差,文革率和笔画都不完整。有人把“五铢”写成“五金”,有人把“五铢”写成反文。但五铢也有例外,如北魏的“太和五铢”和“永安五铢”,在历史上被称为“与其散文同等重要”,其高质量不仅让人想起北魏孝文帝的一系列成功改革。

4.隋朝的“五铢钱”与谣言。

隋朝文帝铸“五铢开皇”,结束了汉末以来300多年货币制度的复杂局面,也是最后一个使用五铢的朝代。杨迪皇帝暴虐,有人认出隋朝“五铢钱”的“五”字或“x”字向左标了一个竖|字,放下后好像是“凶”字所以有人说是隋的凶兆,预示着它的灭亡已经不远了。所以隋朝的“五铢钱”很好辩。其实北魏也有这种写法,不过是老百姓咒骂隋朝暴政罢了。

(3)方孔圆钞自唐代开始,由二铢制演变为年号和以“文”为单位的制,由宋代演变到清代,为货币发展的第二阶段。

1,唐高祖首创“鲍文”和“年钱”

唐朝是一个经济文化发达的强大朝代。据考证,唐高祖武德于621年铸造了“开元”币,结束了秦汉以来以重量二铢命名的钱币制度,开创了唐宋以后以“文”为单位的年号,铸造了系铜币。“开元”有创造和首创的含义,“鲍彤”是流通中的瑰宝。在重量单位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古代二十四铢的称量方法是一两。“开元鲍彤”开创了十进制。每枚重两铢,四枚为一便士,累计十便士重一两,即十便士一两“以钱代铢”。开元鲍彤在唐朝铸造了200多年,使得货币制度长期稳定。唐代以“文”为单位,以钱为重量单位的钱制度,延续了数千年,直至清代。另有传说,唐高祖《开元鲍彤》为初唐书法家欧阳渐所书,被誉为书法钱币。

安史之乱后,为了应付财政困难,赚大钱,唐肃宗称之为“干元重宝”。这是最早的叫“宝”的钱,一文宝就是前十文钱,引起贬值,物价飞涨,伪造严重,人民焦虑。唐末,唐武宗废佛,取大量佛铜铸“会昌开元”钱,缓解了持续半个世纪的通货紧缩。“甘源”和“会昌”都是公历年。

五代十国是一个军阀割据纷争分裂的时期,也是一个货币混乱的时期,因为政权众多,货币多种多样。除了铜,还有锡、铁等。大额币要十到一百,甚至几千到一万。货币体系的混乱和复杂反映了分离主义战争造成的经济恶化。

综上所述,铜钱的方孔币从泰铢两种制度转变为年号,鲍文制度是货币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

(4)除了宋代到明代铜钱的去除,还产生了纸币和银本位制度发展的另一个转折点。

1,宋代年钱、御书币、纸币

宋代铜币的显著特点是采用年号。据考证,年号起源于汉武帝,衔钱始于十六国时期四川成都李寿的《汉行钱》。最后一年的钱是袁世凯的“洪宪元年,当时是十铜子。”这笔钱随袁世凯一起崩溃,存在不到四个月。“年钱”铸有年号并标明铸造时间,在研究古钱币年代时一目了然,是钱币形态发展的进步。宋、明、清三个朝代的钱币是各朝代年币中最容易收藏的。

此外,历代书法的数量在宋代可见一斑。相传宋神宗元丰年间铸造的元丰钱币有四种风格,即篆书、隶书、楷书和草书。其中苏东坡的隶书《钱文》,沉稳豪迈,被称为“东坡元丰”。在宋哲宗统治期间,司马光和苏东坡写了玉娟鲍彤,一对书法。使书币在宋代大行其道。擅长书法的皇帝耐不住寂寞,经常在钱文一展身手。据考证,皇帝书写“御用书法钱”的第一人是宋太宗·赵桓,历代皇帝中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宋徽宗·赵霁。他治国安邦无能,“靖康之耻”带着儿子钦宗从金宗那里被掳为游牧民族。但对秦琴棋书画情有独钟,尤其是书法“薄金身”铁画银钩,更是有独到之处。宋代书法钱币的流行与皇帝个人的推崇不无关系,尤其是带有年号的皇家书法钱币的流行。钱文的风格在明代发生了变化。自明代中期以来,钱文一直由工匠制作,字体平淡,布局和结构无人问津,书法艺术无从谈起。

在宋朝,硬币与铜币和铁币并行铸造。因为青铜器比铜钱值钱,所以出现了毁钱铸器的现象,而铁钱的出现是因为铜钱稀少。另外,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货币发行量的扩大,宋代产生的纸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是一种象征性的货币,是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与造纸和印刷技术的进步有关。北宋时期主要有交子,南宋时期有惠子和管子。交子和蕙子是当时票据、有价证券和有价证券的通称。币值是否稳定,已经成为经济金融形势的晴雨表。

辽、宋、西夏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与汉族的交往中受中原经济文化的影响,不仅使用唐宋铸造的铜钱,还发行民族语言和汉语的铜钱。

2.元朝的货币体系以纸币为主。

元代铸造了少量铜钱,但货币主要流通纸币。这在中国古代是很突出的。元代的纸币叫纸币。不允许挪用原钞,严格限制纸币流通。但是到了元末,政治腐败、皇室奢靡、军费庞大、财政赤字弥补,政府只好通过滥发纸币来弥补,造成物价飞涨。再加上黄河改道泛滥,天灾人祸,被称为“谈变钞祸之根”,可见滥发纸币与元朝灭亡密切相关。

3.明代纸币政策改为以白银为主,货币为辅的制度。

虽然发行纸币是货币史上的一个进步,但历代统治者都是用它来盘剥掠夺百姓,导致纸币政策的崩溃。比如明初,朱元璋推行纸币政策,发行“大明宝钞”与铜钱配套使用。但是大明的纸币没有固定的发行限额,没有储备,很快就导致了通货膨胀。所以明中叶叶嘉靖统治后,纸币已经无法通行,民间主要使用银、铜钱。比如明代的“半江”,用白银代替劳动,代替雇工的工资,代替富人积累财富。银量从元代开始铸造成一定标准的银锭,并从元代至元年将银锭命名为“元宝”,这就是中国称银锭为“元宝”的开始。与此同时,铜在民间很受欢迎,材料由青铜改为黄铜,铸造带有年号的鲍彤钱币。

4.清代铜币、纸币和机制币

清代铜钱沿袭明朝制度,主要铸造小平币。咸丰是清代最复杂的铜币,钱文分为鲍彤、崇宝、元宝,面额不同,钱局不同。清代民间商业多使用白银,小钱用钱,钱银并行。

清初以银锭为主要货币,要求出纳多收一两税。清朝每年夏秋两季征收田赋,粮须满银。由于中央政府不铸造统一流通的银币,民间使用的银可能不够银,各地银锭的形态、成色、扁平大小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纳税之前,银匠和银店将零散的银币铸造成足够的白银。一些银匠与官员勾结,借机严重剥夺人民的白银质量和重量,引发了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

清末,银锭开始向银元转化。从明朝中叶开始,外商在对外贸易中用手中的银元购买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使得各种外国银元在中国大行其道。清道光年间,从不平等的《南京条约》签订开始,用于赔偿的银元就是“洋钱”,当时中国还没有银元。库存洋币的短缺抵消了洋赔的剧增,迫使政府在清末开始自行铸造银元。我国最早的洋式银元机制是光绪年间的“光绪元宝”,俗称“杨龙”,因银元背面有龙纹而得名。同时还有一种机制铜币,也叫“铜板”。机制银币和铜币的出现,是对中国传统的以方孔、圆为主的银币和铜币体系的巨大冲击。

清代发行的纸币种类复杂,有官钞和私钞。官钞由政府金融机构发行,私钞由民间金融机构发行。纸钞分为铜钱(可兑换方孔铜钱)、铜钱(可兑换铜钱)、银币(可兑换白银)、银币(可兑换银元)四种。发行纸币之初,有银行准备金和纸币券。

综上所述,从宋代到明清,纸币的产生和流通,白银货币地位的日益提高,明清时期银本位纸币制度的确立,清末机制货币制度的出现,是中国货币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以上列举的是流通钱币的历史,钱币界还有很多非流通货币,比如镇压邪灵的赢钱,祈福避邪的墓钱,纪念重大历史事件和杰出历史人物的纪念币。这些俗称“花钱”的钱币,在货币流通中微不足道,却能为民俗研究提供宝贵的史料。

总之,钱币学是一门科学。将古钱币知识与历史教学活动相结合,有助于理解和解读中国古代史的变迁,拓宽历史视野。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启发,有所借鉴,有所改正。

2001四月

教案设计参考

一,教学目标和准备

1,教学目的:

古钱币是古代商品经济活动的历史见证和缩影:古钱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首次了解古代货币史常识,有助于学生研究和解读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面貌。结合主题参观开展拓展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是丰富历史教学内涵、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有益活动。

2、教学重点,难点处理:

本文以货币史上流通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法定古钱币的演变为主线,将古钱币演变发展的框架知识介绍与具体古钱币的阅读相结合。课堂教学可以配以图表和幻灯片投影,让学生对古钱币这一陌生的知识有更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3.教学参观地点:

上海多伦路文化街钱币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钱币博物馆。

4、教学参考书目:

上海古籍出版社发行“插图中国钱币”

二、教学过程:

中国古代钱币史纲要;

第一,先秦货币。

1,古钱币的起源和天然贝类的传播

2.战国四大货币经济制度初探:中原三晋地区的布币,北方燕国和东方齐国的刀币,西北秦国的圆币,南方楚国铜壳铸造的“蚁鼻钱”。

二、封建社会法定货币的演变

1、秦统一货币与秦汉米方圆钱的流行

2.汉武帝定“五铢钱”及其向初唐的演变。

3.从唐高祖开始,唐代的方孔圆币由二制泰铢变为以文字为基础的十进制年号,以及鲍文制的钱币。

4.两枚宋铜铁硬币的平行与纸币的出现。

5.元代流通的货币,主要是纸币,因为没有银本位,经济动荡。

6.明清时期以白银为主导、以货币为铺垫的货币体系以及以古银本位为基础的纸币体系的建立。清末以元为单位的机制货币取代了以银为单位的银锭和方孔圆钱。

汉代的货币制度是以铜币和金币为基础的。据史料记载,西汉时期,黄金作为流通和支付手段在上层社会盛行,因此流通的黄金数量巨大。据《汉书》记载,仅西汉皇帝赐金就多达90万斤,也就是现在的225吨。但东汉以后,社会上流通的黄金数量突然减少。换句话说,大量黄金在短时间内突然退出流通,神秘消失。这个未解之谜一直困扰着后来人,也引发了对这些黄金去向的各种猜测。有人认为汉朝对外贸易出现逆差,大量黄金作为支付手段流向国外。有人说,王莽篡权后,从国库中为自己侵吞了大量黄金,在新政崩溃时,他秘而不宣,销声匿迹。有的解释说汉代盛行厚葬,大量黄金也随之逐渐陪葬。还有人说,是因为西汉末年政治动荡,战乱不断,富家子弟怕出事,把自己的黄金财宝都囤积在地下,后来宋以死告终,财宝也就没了。仔细分析这些解释可以发现,除了第一种解释,其他三种解释都认为黄金埋藏在地下。在此基础上,甚至进一步提出,这次神秘失踪的黄金主要埋藏在河南洛阳和南阳,因为洛阳和南阳在当时都是大城市,富甲一方,豪门云集。然而,以上只是推测。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听到任何关于汉代出土大量黄金的报道。所以这些猜测是否属实,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中国是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货币形式最多的国家。从历史上出现过的金属钱币的形制来看,我国古代钱币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即原始社会至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币流通时期,秦至清代时期,清末民国时期的无机制钱币时期。

币是世界上最早的货币形式,也是中国最早使用的货币。从我国出土的情况来看,贝币(指海中的牙贝,又称货贝)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在夏商时期已经广泛使用。安阳殷墟傅灏墓已出土6000多枚货壳。商代中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逐渐扩大,原有的货壳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于是出现了陶壳、石壳、骨壳、玉壳、铅壳、铜壳等人工仿壳。铜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金属硬币,距今已有3000多年。春秋时期,铜壳币的发行量越来越大,制作也越来越精美,也有镀金和镀金的铜壳。战国时期出现了技术水平很高的纯金纯银仿贝币。

刀布币的历史始于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大变革时期。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对流通货币的大量需求,金属铸造技术日趋成熟,为铸造大量金属货币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这一时期货币最大的特点是铸币品种繁多,货币体系混乱。当时由于周朝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各国各自为政,经济自成体系,所以各国都铸造了自己的货币,互相流通,形成了多种货币体系、多种货币类型长期并存和使用的特殊局面。从形态和分布来看,这一时期的货币可分为布钱、刀钱、爱情钱和蚁鼻钱(面钱)四种。布币是农具铲形的铜币,也叫铲币。从出土情况看,主要分布在晋、郑、宋、赵等周朝都城和太行山西麓。布币按形状可分为空布币和平布币。空心布完全按照农具铲的形状制作,平肩,有安装手柄的圆孔。一开始空心布的大小和农具一样,后来逐渐缩小。平头布是对平头布形态的进一步货币化改造。头是扁的,种类很多。肩和脚有三种形状:平的、尖的和圆的。有的头上有圆孔,或者头和脚上有三孔。刀币是由商周时期工具的青铜切割演变而来,所以刀币的柄端有环,柄上有裂纹。刀币的形状有针状、尖头、圆头、弧背等。,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齐国、燕国,后来发展到与赵、中山等国的布币并存。益谦是一种铜钱,外圆内方,中间有圆孔,是根据国王墙圈的形状制作的。主要铸造于魏晋时期。战国后期,秦、齐、燕等国制作了方孔圆形钱币,并首次使用金属的重量作为货币单位。蚁鼻币是一种铜币,由贝壳币的形状演变而来。其背平前凸,铸有鬼面,故称面钱,主要铸于楚国。除铜钱外,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少量银布、金盘等金银币,但流通范围很小。这一时期货币的另一个特点是货币文字极其混乱。虽然各种货币大多都有文字铸在上面,但是由于各国的文字并不统一,而且由于这一时期持续了500多年,各国之间发生过多次战争,货币政策极不稳定。因此,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铸造的类似货币上,货币的文字以及文字的书写位置、内容、字数也不统一,给后人在货币年代的鉴定上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各地极度混乱的货币体系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一次得到统一。秦朝的货币是用黄金作为上层货币,用秦国早就使用的方孔铜钱作为下层货币。铜钱重半两,上面铸有“半两”二字。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秦半良”铜币。从秦朝开始,中国的货币进入了一个既统一又规范的新时代,象征着一个圆的地方。方孔圆钞作为货币的基本形态,被墨家文人称为“孔方兄弟”,被历史统治者固定下来,一直沿用了2000多年,直到本世纪初,也深刻影响了周边许多国家的货币制度。汉代最著名的铜钱是“五铢钱”,形似“秦半两”。然而,钱的正面和背面都覆盖着内部和外部轮廓,这使得钱文受到保护。重量只有五铢,正面方孔为篆书“五铢”二字,故名。从出土的情况来看,不仅有五把铜钱,还有五把银钱和五把金钱。解放后只出土了两枚金泰币,在古钱币中是无价之宝。汉代的“五宝币”因其铸造精美、实用规范、民间流行,一直沿用到初唐,历经7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货币种类。在汉朝,除了五铢,王莽还在新政期间进行了四次货币改革,铸造了从“一刀等于五千”到“小泉直”的数十种货币。王莽的币改虽然是一场闹剧,屡改屡败,但却给世人留下了一批精美绝伦、文字优美典雅的古钱币,受到钱币收藏者的青睐。从三国到隋朝,虽然铸造了更大面额的钱币,但基本货币是五铢。

废除五铢,改用“开元鲍彤”币,是中国货币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以重量为基础的货币制度的结束和鲍彤货币制度的开始。鲍彤货币的独特之处不在于它的形状,而在于钱文。“开元鲍彤”中的“开元”二字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鲍彤”则预示着珍贵物品的逝去。此后,方孔圆钱的钱文,改为四字,即年号或国号加“鲍彤”(后加“元宝”或“充宝”)。这种钱文模型成为后世铸造钱币的标准,从唐朝到民国使用了1300年。开元铜钱除了在形状、大小上有严格的规定外,在粗细、成色、字体上也有统一的标准。重量方面,规定每枚铜币重十分之一,此后实行二十分钱的十进制,并废除了原来的计量单位“铢”。铜的纯度为83.32%,保证了钱币本身的价值;在字体上,摒弃了篆书,改用隶书和楷书。这些都为鲍彤货币的长期流通提供了保障。

从宋朝到清朝的近千年间,虽然也出现了其他形式的货币,如纸币和银锭,但总的来说,鲍彤币是基本货币。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跨行币品种和数量最多的时期。宋代实行铜铁币并行制。在宋代,几乎每个年号都是用年号钱铸造的。除了元宝和鲍彤,还有几十种货币名称,加上货币的大小,官铸和私铸等等。,估计有上千个版本。从铸币数量来看,仅元丰时期就铸造了502万枚铜币和1130000枚铁币,可见数量之庞大。辽金西夏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