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事实上,它确认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中共中央关于总结对敌五次“围剿”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后来在长征途中的扎西会议上通过。
陈云手稿中记载的遵义会议的四项决定:
(1)毛泽东同志当选常委;
(二)指定罗敷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会审查,送支部讨论;
(三)常委会的分工;
(四)取消“三人团”,朱德、仍任军长,周恩来同志是党委托的对军队有最后指挥权的人。
(5)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这是为了纠正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遭受严重挫折时博古“左”倾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第二,历史意义
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使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和革命战争由危险走向胜利,大大加速了我国革命胜利发展的进程。
这次会议是中国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问题。这次会议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扩展数据:
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
1934六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以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国和各根据地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在这种错误的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迫使红军放弃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在进攻中由冒险主义转变为退却中的逃避主义,将战略转变为行进中的行动,使部队行进十分缓慢,使敌人有充分的时间调动兵力追击红军,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
为了摆脱敌军的围追堵截,毛泽东同志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在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师的企图,向敌军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 65438+10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百度百科-遵义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