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北京的房山县叫什么?

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今天丁家洼村一带就有人类活动。殷商时期,在古老的燕山脚下,出现了一个小国——燕,是一个部落方国。据专家考证,商代所说的燕山,就是今天的大方山。因此,房山地区的历史建制至少可以追溯到古代燕国时期。后来周武王起兵灭商,同时灭了自然形成的小国燕国,封给召公,战功卓著。时间约为公元前11世纪,距今已有3000多年。周初分封的燕国是在古代燕国的基础上建立的,其都城遗址是刘立河燕都遗址。战国时,建立中都郡。

秦汉时期,中都改为“良乡”。汉初,良乡(后郭)、西乡(后郭)、杨光三县曾位于房山地区,良乡县位于窦店村西,俗称“窦店土城”。从地理位置分析,房山地区今天应该是个不错的乡镇县。从此以后,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的关系一直没有改变。

唐代,幽州张亮县辖12乡。

五代时刘仁公占据大安山,是地方割据。刘仁公拜道士王若若为师,单挑了一个县——雨荷县。根据赵其昌对辽代雨荷县的考证,雨荷县的范围从今天门头沟的三家店开始,包括大安山、良乡、房山、石窝。雨荷郡在金田娟元年(1138)被废除。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为凤山陵。首先分析了良乡、范阳、宛平三县的边界,将其设置在万宁县。

金明昌二年(1191),万宁县改为丰县。

元二十七年(1290),丰县改为方山县。

1986年,撤销房山县、房山区,设立房山区,房山区、房山县行政区域为房山区行政区域。1997 165438+10月17、国务院批准房山区人民政府搬迁至良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