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疟疾的情况

我国人民对疟疾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甲骨文中就有“疟疾”一词的记载。传染病在古代医书中记载最详细,疟疾是第一种。早在苏文就有疟疾和刺疟的专著,对疟疾的病因、病机、症状和针灸治疗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论述。《神农本草经》中明确记载常山有治疗疟疾的功效。《金匮要略》用舒漆治疟,在《内经》基础上补疟母之病。其治疟白虎加桂枝汤、治疟母鳖甲汤沿用至今。《治寒热疟疾方》是肘后备急方,最早提出疟疾的名称,最早用青蒿治疗疟疾。《疟疾各病源期论》中明确提出间日疟原虫疟疾综合征的名称,并在劳累性疟疾阶段补充了劳累性疟疾综合征。《千金方耀》不仅以常山、舒淇为基础组方止疟,还用马鞭草治疗疟疾。《疟疾三因一病辨证论治》指出了流行性疟疾的特点:“一岁时,年龄相仿,或感染时,忽冷忽热,故称流行性疟疾”。感染的概念是在《因脉治疟》中提出的。《证治要》将疟疾与其他寒热病症区别开来。疟疾是辨证论治的标准,记载了疟疾的易感性和免疫性以及南北地区的差异。《净月全书·疟疾》进一步肯定了疟疾是因感疟邪所致,而非痰食所致。《疟疾病证脉治通论》对疟疾的症状和发病机理作了全面的论述,并将每两天发生一次的疟疾称为三日疟。《论疟》将三日疟称为三阴疟,并指出其特点是发病时间长,病情相对较轻,“无猝死原因”。

疟疾的病因是疟邪的感觉,在《内经》中也称为疟气。疟疾病原体有以下特点:①藏于半表半里。比如苏文关于疟疾的理论说,疟疾“藏于皮肤之内,胃之外,此营气也弃之”。《医法·疟论》说:“外邪能使人疟,各邪藏于半表半里,人斗阴则寒,斗阳则热。”②五脏沿经络的内脉动,原脏腑的水平调动。③虚实替换。④与卫气合则致病,与卫气离则致病。

寒热之辨《景岳全书·疟疾》中说:“治疟,应分寒热,寒者为阴证,热者为阳证。”对于一般疟疾,典型作者属于正疟;与疟疾相比,温疟的特点是阳热过盛,寒少热多;寒性疟疾是阳虚寒盛所致,寒性多,热性少。在疟疾中,发热很冷,甚至强热也不冷,这是热;冷很热,就算不热也是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