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汉白玉碗为什么那么值钱?

乾隆皇帝是中国古代最爱玉的皇帝。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位皇帝像乾隆皇帝一样,对玉器的认识和研究投入如此大的精力。他爱玉,藏玉,甚至自己做玉。他在位期间,清宫收藏的古玉最多,据说乾隆皇帝传唱的有关玉的诗词多达800首。他有17个儿子。除了大儿子赵一65,438+06,其他儿子的名字都和玉有关。皇帝就这样希望玉的幸福滋润他的后代。乾隆皇帝对玉的痴迷,使“乾隆玉”成为18世纪中国玉器的代名词,乾隆玉成为中国古代玉器发展中最耀眼的明珠。

乾隆时期的玉器以其精湛的工艺赢得了世人的喝彩,在雕刻技术上堪称一流。“乾隆玉”之所以在各大拍卖行屡创新高,是因为其独特的历史环境。乾隆时期政局稳定,国力强盛,财富的空前积累为奢侈享受提供了充分的条件。皇家喜爱精美的艺术品。正是因为乾隆时期的玉器文化,这一时期的玉器做工精细,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目前“干龙玉”在玉器市场上是一家独大的厂商,绝大部分玉器拍卖纪录都是“干龙玉”创造的。与其他时代的玉器相比,乾隆时期的玉器频频“天价”,可见其在藏家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甘龙小粉是乾隆时期的一种玉碗。因为底部刻有篆书,写的是“乾隆年制”。后来有人误读为“甘龙·小粉”,因其名字通俗易懂而流传。“甘龙小粉”玉碗内外都有图案,其材料非常漂亮。它受光照射,整体非常通透,有一种玉石的光感。“甘龙小粉”(其实是“甘龙年制”)主要是一个玉碗,其他造型几乎没有。上图所示的藏品现在陈列在胡明的文物销售平台上。保存极为完好,密刻浅浮雕花卉图案,雕刻精美。基础书《乾隆年制》为四字篆书,技术十分复杂。即使在当时,这也是宫廷中不可多得的东西,极具收藏价值。

关于甘龙小粉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据说有一次甘龙皇帝旅行经过一个小镇。在餐馆吃饭。当时我坐在窗边,听到街对面叮叮当当的声音。他转过头,看见一个老人正在雕刻一只石狮。手法相当娴熟,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狮子就制作出来了。狮子全身白色,有一张明亮的脸。当时乾隆爷夸他,派人把老石匠和他新完成的石狮叫来。乾隆皇帝用手摸了摸,摸上去光滑如玉。因为接触不多,就问:“你用什么材料刻的?”老石匠回答说,这块石头是新疆的朋友带来的。我说不出这一块是什么材料。材质似玉,但硬度比玉软。它比玉更容易雕刻。乾隆皇帝当时就起来了,对老石匠说:“你这里还有这种料吗?”老石匠说还有一些,乾隆皇帝说你给我刻一个。老石匠说我剩下的材料不多了,只能刻一小块。你打算刻什么形状?前面说了,乾隆皇帝喜欢瓷器,我们就把它做成盘的形状吧。老石匠接到命令后开始雕刻。不到半天就雕刻出了碗的形状。问乾隆爷要不要在上面刻什么字体。乾隆皇帝说,我们把乾隆年制刻在底下吧。这时,老石匠才知道,这就是现在的皇帝。老石匠想让它更漂亮,就以篆书的形式刻了“乾隆年制”。后来有人把它错读成“甘龙孝片”。因为名字通俗易懂,有趣,所以这个名字就流传下来了。

最近深圳永乐有幸收藏到这样一个“干龙孝粉”汉白玉碗。藏品重量216g,直径10.4cm,底径5.1cm,高3.9cm,选用优质汉白玉,镂空打磨,形制为圆唇、直口、曲壁、假圈足。碗内外壁布满“绞胎纹”,质感极其优美,浅浮雕技法分明,线条看似简单,但粗中有细,主次分明,流畅传神;深浅适中的刀法,生动地刻画了被束缚的枝花的叶脉,呈现出一种潇洒、热烈、活泼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画卷,引人入胜。底部刻有著名的“乾隆年制”篆书。此碗光滑细腻如玉,做工精细,造型端庄。这种材质的汉白玉从古到今都极为罕见。

青干龙玉之所以在市场上受欢迎,是有历史根源的。在各种古玉中,甘龙玉的质量非常高。乾隆时期清军在西域大量用兵,丝绸之路再次开通,使新疆和田玉料大量运入内地,促进了内地玉雕技术和工艺的快速发展,乾隆时期也成为中国古代玉器史上最繁荣的时代。在拍卖市场上,乾隆宫的玉器,尤其是白玉拍品非常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