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人教版历史与社会预习笔记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巩固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2.开国大典的时间和过程以及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3.西藏和平解放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4.用比较和区别的方法理解建国前后三次重要会议的内容和作用。

5.结合中国近代史,理解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转变。

第二课最可爱的人

1.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背景、表现和目的

2.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主要过程和性质。

3.战争英雄的事迹和所体现的精神。

4.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重大意义。

5.通过对比分析,理解中国出兵朝鲜的正确性。

6.彭谈抗美援朝的意义。

第三课土地改革

1.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原因。

3.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发展和基本完成。

4.土地改革的重大意义

5.用比较差异的方法理解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实施的土地政策。

6.从土地所有权的变化。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及时的。

国家权力的巩固。了解土地改革对中国深远的历史影响。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工业化的开始

1.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原因和目的

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实施时间和建设成就。

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条件、时间和主要内容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性质和意义。

5.用图表的方式总结“一五”期间的建设成就。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宪法?

第五课三大改革

1.农业和手工业合作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形式

3.三大改造的完成时间、意义和遗留问题。

4.用图解的方法概括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5.如何理解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社会状况?

6.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第六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中国* * *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2.探索过程中的重大失误

3.1959-1961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原因。党河

政府综合调节国民经济的内容和成果

4.发掘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建设成就和典型模范人物。

5.用图解的方法总结记忆探索时期“左”的错误表现。

6.结合历史,如何正确看待探索时期的挫折和错误?

第七课“文化大革命”十年

1.“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目的和征兆

2.“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动乱和灾难

3.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了。

4.用数字归纳法记忆历史

5.如何理解“文化大革命”的必然性,它对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哪些教训?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八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真理标准讨论的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原因、条件、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3.党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原因、过程、主要工作和意义。

4.用网络记忆法记忆十一届三中全会嘉宾。

5.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