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灾害影响
大多数自然灾害都可能造成饮用水供应系统的破坏,这将是灾后的第一个问题,往往会在灾后初期造成大规模肠道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当洪水发生时,原本安全的饮用水源被淹没、破坏或堵塞,人们被迫使用地表水作为最主要的饮用水源。这些水域经常受到上游的人畜排泄物、人畜尸体和受损建筑物中的污物的污染,特别是在低洼的涝区,灾民长期被洪水围困,甚至造成了水传播疾病的爆发。孟加拉国洪灾期间,大量人员因此死亡。
地震时,建筑物的破坏也会涉及到供水系统,会中断居民的正常供水,对城市居民造成严重影响,剩余的水源也容易因管道的破坏而受到污染。海啸和风灾也可能造成这种情况。
灾害期间,许多饮用水源枯竭,导致饮用水源集中。在一些容易发生灾害的缺水地区,居民往往需要去很远的地方才能获得饮用水。一旦这些水源被污染,就会引起疾病的爆发。比如四川巴塘,曾经因为干旱发生过非常严重的细菌性痢疾疫情。
在一些地势低洼的盐碱地区,洪水和干旱也会改变地下水位,从而影响饮用水的含盐量和PH值。当水中的PH值和含盐量增加时,有利于霍乱弧菌的繁殖,所以在一些霍乱流行地区,由于水旱灾害,霍乱经常复发,而且可以延续很长时间。
(2)食物短缺
虽然向灾区运送粮食已经成为救灾的第一任务,但是在发生涉及地域广泛的大规模自然灾害时,仍然很难完全避免当地的粮食。再加上基本生活条件的破坏,人们被迫在恶劣的条件下储存食物,极易导致食物霉变腐败,造成食物中毒和食源性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洪水往往伴随着阴雨天气,这时食物很容易发霉。最近,在中国南方几个省份的大范围洪水期间,发生了多起霉菌中毒事件。当灾害在炎热的天气季节发生时,食物容易腐败变质。由于腌制食品易于保存,在大规模灾害中副食供应中断时,腌制食品往往成为居民唯一的副食,这也为嗜盐菌中毒提供了条件。
食物短缺还会导致人的体质普遍下降,从而使各种疾病容易发生和流行。
(3)燃料短缺
在大规模自然灾害中,燃料短缺也是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在被洪水围困的灾民中。
燃料短缺首先迫使灾民喝生水,吃冷食,导致肠道污染的发生和蔓延。
当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后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燃料供应时,燃料短缺可能导致居民个人卫生水平下降。特别是在冬季,人们仍然生活在拥挤的状态中,这可能导致体表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从而导致一些已经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如流行性斑疹和伤寒)死灰复燃。
(4)水污染
洪水经常污染水体,并导致一些水传播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如血吸虫病和钩端螺旋体病。但是洪水对水污染的影响是双重的。在大规模的洪涝灾害中,特别是在旅行中,由于洪水的稀释,此类疾病的发病率没有明显上升的迹象。然而,当洪水开始下降时,涝区留下了许多小水体。如果这些小水体被污染,很容易导致此类疾病的爆发和流行。
(5)生存条件被破坏。
洪水、地震、火山爆发和海啸都会对生活条件造成大规模破坏。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被迫睡在户外,然后可能会长期住在简单的窝棚里,导致人口集中,居住拥挤。唐山地震时,在唐山、天津等大城市,简易窝棚绵延数十里,最长的住了一年多。即使搬回原居住地后,由于大量房屋被毁,部分居住拥堵仍将持续很长时间。
睡在户外会让人容易受到吸血节肢动物的攻击。在这个阶段,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可能会增加,如疟疾、日本脑炎和流行性出血热。人口的拥挤状态有利于一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传播的疾病的流行,如肝炎和红眼病。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到冬天,呼吸道传染病将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流感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6)人口迁移
自然灾害经常造成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唐山地震时,伤员被直接运送到中国西南腹地的成都和重庆。在城市重建时期,以亲友形式疏散的人口几乎遍布中国各地。在今天的经济条件下,外出从事劳动活动几乎已经成为灾区居民最主要的生产自救活动形式。
人口的大规模迁移首先为一些地方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并导致一些疾病成为疫情,如中世纪的黑死病。中国云南历史上最近的一次鼠疫疫情始于人口流动。
人口流动造成了两个问题。一是灾区人口流出时,可能将灾区地方病传播到受灾地区。更重要的是,当灾区开始重建,人口陆续返乡,地方病传染病会被带回灾区。如果灾区具备了流行性疾病的条件,就可能造成新的流行区。
人口流动的第二大问题是干扰了一部分主要依靠免疫力控制疾病的人群的免疫状态,造成了当地的非免疫人群,从而为这些疾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
在中国,广泛开展了计划免疫,控制脊髓灰质炎和麻疹取得了很大成效;伤寒、肺结核、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开始下降。由于灾害的干扰,计划免疫工作难以正常开展,部分儿童因人流错过疫苗接种,可能增加此类疾病的发病率。
儿童和年轻人中经常发生的一些疾病,以及人口自然免疫状态中的疾病在流行中起着重要作用。无论是灾区人口外流,还是灾区重建过程中人员返乡,都会使部分非免疫人群接触到低水平的自然流行人群,从而造成这些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很多传染病不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而且除了人之外还有其他生物宿主。一些疾病必须通过生物媒介传播。灾害条件破坏了人类、宿主动物、生物媒介和疾病病原体之间旧的生态平衡,并将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生态平衡。所以灾害对这些疾病的影响会更持久。
(1)苍蝇
苍蝇是肠道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其滋生和繁殖主要是由人类不卫生的生活环境决定的。重大的自然灾害总会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卫生条件造成极大的破坏,苍蝇的滋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地震后,房子倒塌了。废墟下埋着死去的人和动物的尸体,还有大量的东西和其他有机物质。在温度的气候条件下,这些有机成分会迅速腐烂,为苍蝇容易繁殖提供了条件。因此,像唐山地震这样大的地震破坏,往往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数量惊人的成蝇,对灾区居民构成严重威胁。
洪水退去后,淹死的动物尸体和各种有机垃圾会在旧村遗址中大量沉寂,如果不及时清除,还会滋生大量苍蝇。
即使在干旱的情况下,由于缺水,也会出现一些不卫生的情况,有利于苍蝇的滋生。因此,在灾后重建的初期,消灭苍蝇将成为传染病控制的一项重要任务。
(2)蚊子
在传播疾病的吸血节肢动物中,蚊子是最重要的,也是与灾难关系最密切的。在中国常见的灾害条件下,疟疾和日本脑炎是对灾区居民最严重的威胁。
蚊子的繁殖需要小而静止的水体。因此,在大洪水中,泄洪时蚊虫密度的增加往往不明显。但水退去后,涝区低洼处往往会出现大量小涝区,杂草丛生,成为蚊子的最佳滋生地。这个时候,如果有传染源,这方面的发病率会迅速增加。
干旱会使一些河流断流,湖泊干涸,这些河流湖泊中留下的小水坑也会成为蚊子的良好滋生地。
在地震、风灾等对建筑物造成大量破坏的灾害中,蓄水建筑物和管道可能同时遭到破坏。自来水的溢出,尤其是生活污水滞留在地面,也会成为蚊子大量繁殖的环境。
灾难不仅会增加蚊子的密度,还会增加蚊子攻击人类的几率。被洪水围困、因房屋被毁被迫露宿户外的居民往往缺乏抵御蚊虫入侵的有效手段,这也是蚊媒疾病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3)其他吸血节肢动物
在灾害条件下,主要是增加了吸血节肢动物攻击人类的机会,蚊子有时也会机械地传播一些罕见的传染病,如炭疽。人在杂草多、腐殖质丰富的地方睡觉,容易受到恙螨、革螨的侵害。在有恙虫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的地区,这种对人类的威胁大大增加。森林地区的灾害,如森林火灾,会增加蜱叮咬的机会,并可能导致森林脑炎、莱姆病和斑点热等一系列疾病。
(4)寄生虫
在我国,血吸虫病的分布多在一些易受洪水侵袭的地区,而钉螺的分布受洪水影响较大。
在平时,钉螺的分布随着水流的冲刷和浅滩的形成而不断变化。在洪水条件下,有可能将蜗牛带离它们原来的繁殖地,在一个新的合适的环境中定居下来。因此,洪水往往使血吸虫病的分布区域显著扩大。
(5)牲畜
家畜是许多传染病的重要宿主,例如,猪和狗是钩端螺旋体病的宿主,猪和马是日本脑炎的宿主,牛是血吸虫病的宿主。洪水灾害发生时,大量灾民和牲畜往往被洪水困在其狭小的区域内。自然回归大海,对房屋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也会导致人与牲畜的关系异常密切。这种环境会让人畜容易传播传染病。
(6)家养和野生啮齿动物
家栖和野生啮齿动物是最重要的疾病宿主,其分布和密度明显受自然灾害影响。
与疾病有关的啮齿动物大多生活在地下洞穴中,游泳能力不是很强。因此,当大规模洪水发生时,啮齿动物的数量会减少。但有些啮齿动物可能会利用漂浮物逃跑,集中在受害者居住的较高地方,从而在某些区域形成异常高的密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人与啮齿动物的接触极其密切,就有可能造成疾病的流行。
由于啮齿动物的繁殖能力极强,通常会在被洪水破坏的村庄和农田中留下丰富的可供啮齿动物使用的食物。因此,洪水退去后,啮齿动物的密度可能会迅速上升,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会出现非常高的种群密度,从而促进传染病的流行,危害人类。
干旱可能会使一些湖泊和沼泽干涸,把它们变成杂草丛生的低地。这种区域为野生啮齿动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使得它们的数量急剧增加。据报道,这种情况导致流行性出血热在人群中流行。
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大量房屋被毁,一些原本不易被啮齿动物侵入的房屋遭到破坏,废墟中遗留的大量食物使家养啮齿动物获得了大量繁殖条件。当灾后重建开始,居民陆续搬回原来的房子,鼠患可能成为一个主要问题,家鼠传播的疾病发病率也可能上升。由于自然灾害对传染病发病机制的影响,自然灾害发生后,传染病发病可能呈现阶段性特征。
当突发的自然灾害发生时,饮用水和食物的来源首先被破坏,因此肠道传染病将是后期的主要威胁。特别是水污染和食物中毒往往会积累大量人群,应该是灾后早期疾病控制的重点。
房屋的毁坏使得大量的人生活在露天,容易受到吸血节肢动物的入侵。但是由于节肢动物的入侵。但由于节肢动物的数量和传染源的数量需要积累,传染病的发生通常会晚一点,可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人口的过度集中,通过密切接触增加了传染病的发病率。如果灾害规模较大,灾区人口需要长期生活在隔离条件下,当寒冷季节到来时,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也会增加。
人口迁移可能造成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人口外流造成的,但由于患者分散在大范围的非灾区,这个高峰往往难以察觉,无法得到相应的重视。当灾区重建开始,流离失所者返回家乡时,会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往往表现为儿童中的发病率。
最后,灾后其实是一个生态平衡重建的过程,可能会持续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在此期间,人和动物遭受的传染病和通过生物媒介传播的传染病可能会表现出与正常时间不同的特点,并可能具有更高的发病率。鉴于上述自然灾害对传染病发病的影响,自然灾害后的传染病防治应具有不同于平时的特点,防治的组织领导应为政府相关部门。根据灾害期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的控制可分为四个时期。
(1)灾前时期
中国是一个大国,一些地区容易发生自然灾害。所以在灾难发生之前就要做好准备,包括传染病的防控。
1.基础数据的积累。为了在灾害时期制定科学的防控对策,应注意平时基础数据的积累,包括人口数据、健康数据、传染病发病数据、主要地方病分布数据和主要动物宿主及媒介分布数据。
2、制定传染病控制计划。在一些灾害易发区,如地震活跃区、主要河流下游低洼地区和分洪区,应有灾害发生时的应急预案,其中还应包括传染病控制预案。该计划应根据每个灾害易发区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时期的疾病预防重点。可派往灾区的机动队的调配,以及急需的防病物资设备的存放地点和调配方案,也要在预防中考虑。
由于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不可能对每一个可能受影响的地区都制定一个计划。为了便于示范,我们应该根据一些典型地区制定一个更详细的计划。
3、机动防疫队准备。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灾区往往没有足够的卫生防疫和医疗力量来应对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现有的防疫队伍往往处于暂时的混乱和瘫痪状态。因此,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需要派出机动防疫队进入灾区支援疾病控制。
4.对于一些灾害多发地区,要定期对这些机动队的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主要机动方向的健康和疾病,以及进入灾区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当人员发生变化时,这些机动队的人员也要及时补充和调整,以便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2)灾害冲击期
当大规模自然灾害突然袭击时,几乎不可能开展有效的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但在此期间,以紧急救援为目的派往灾区的医疗队应配备足够的饮用水消毒场所和防治肠道传染病的药品,并注意大规模传染病的征兆,进行适当的治疗,以控制疾病的初期爆发。
(3)灾后时期
当灾区居民脱离危险,暂时居住在安全地带时,应系统地进行疾病预防控制:
1,重建群体性疾病监测系统。
由于受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救灾工作繁重,人员流动频繁,平时建立的疾病监测报告体系在灾后初期往往处于瘫痪状态。因此,卫生管理部门和流动防疫队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对其进行整改,并根据灾民的情况重新建立疫情报告制度,以便及时发现疫情,正确处理。监测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法定报告的传染病,还要包括人口的暂住和流动情况、重大疾病的发生情况、居民暂住地及其周边的啮齿动物和病媒生物的数量。
2.重建安全饮用水系统。
由于引水系统的破坏对人们构成了最严重的威胁,应首先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恢复和确保安全的饮用水供应。
3、大力开展健康运动。
改善灾后临时住所的卫生条件是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因此,当居民基本脱离危险,到达安全地点后,应组织他们不断改善家中的卫生条件,清除垃圾和污物,定期喷洒农药降低蚊蝇密度,必要时进行灭鼠。
灾后开始重建时,应先改善原居住地的卫生条件,再搬回原居住地。
4.防止吸血昆虫的入侵。
在居民被迫露宿户外的情况下,不可能将吸血昆虫的密度降低到安全水平。因此,预防虫媒传染病的主要手段是预防虫咬。你可以使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来保护人们免受蚊子等吸血昆虫的叮咬。比如使用具有天然驱虫作用的植物来杀灭和驱赶蚊虫,尽量将蚊帐、驱蚊剂等物资转移到灾区。
5、及时发现并处理传染源。
在重大自然灾害条件下,人口拥挤、人畜混居的现象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所以,发现病人,及时正确的隔离治疗,是减少传染病的基本手段。
有些疾病人类是唯一的传染源,如肝炎和疟疾。因此,灾区居民尤其要注意及时发现此类患者,并将其转移到具备隔离条件的医疗单位进行治疗。
此外,有许多疾病不仅可以发生在人类身上,也可以发生在动物身上。因此,要重视对灾区猪、牛、马、狗等家畜的检查,及时发现钩端螺旋体、血吸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感染,及时处理成为传染源的动物。
6、流出人群进行诊断。
火灾发生后,大量民众会以从事劳动活动或走亲访友的形式离开灾区。因此,在灾区周边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应对来自灾区的人群进行专门检查,及时发现传染病的流行迹象。在一些流行地区,还应该对这些流动人口进行免疫接种,以避免某些地方性传染病的爆发。
(4)后效期
当受灾群众搬回原居住地,开始灾后重建时,灾后传染病防控就进入了以灾后效果为目标的阶段。
1.对返回人口进行体检和免疫接种。
现阶段,从灾区流出的人口开始陆续返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应转移到防止返乡人口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
外出从事劳务的人员可能进入一些疫区,在那里受到感染,并可能把疾病的宿主和传播媒介带回家乡。因此,应在返回者中加强检查,以找出哪些流行地区(如鼠疫、布鲁氏菌病、血吸虫病等)。)他们已经到达,并且检查了这些可能的情况。如果发现患者,应立即进行治疗。
外地出生的婴儿往往对家乡的一些常见病缺乏免疫力,所以要加强对婴幼儿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他们的疾病。
由于流动人口难以开展正常的计划免疫工作,这些人群之间往往存在免疫缺口。因此,对返乡人群及时进行补充免疫是防止发病率上升的重要措施。
2.灾区重建和疾病再调查。
自然灾害往往可以引起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动物传染病的扩大,并导致动物疫病分布和流行强度的变化。因此,在灾后重建时期,应重新调查这些疾病的分布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它们在重建过程中爆发。
对于灾区的家庭和个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饮用水的清洁度。如有可能,听从救灾人员的指导,用药物严格消毒。如果没有条件,尽量把水烧开再喝。千万不要因为麻烦就随便引用被污染的水。
(2)配合救灾人员做好灭蝇、蚊、鼠工作,千方百计防止蚊虫叮咬。
(3)发现异常情况,如周围有人生病、发烧、患有皮肤病等。,应立即向救灾人员或有关部门报告。
(4)尽可能避免多人同住一室,并尽可能避免与动物睡在一起,甚至是自家的家禽家畜。
⑤除非必要,在没有相关人员的组织和指导下,不要随意移动。外出的人不要贸然进入灾区,因为他们关心亲友的安全。
⑥灾后自来水等水源供应中断,需要饮用地下水、消防水等居民用水时,要注意保证饮用水安全。如果灾后自来水供应中断,应优先饮用瓶装水,或在指定地点烧开水后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