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文化,龙三文化,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元,明,清,近代分别生产了哪些陶瓷?
仰韶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75年到公元前2550年左右。仰韶文化以打磨红陶、彩陶闻名,形制多样,手工器皿,即泥条板建筑,实用美观;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广泛流行的一种精美陶器,是仰韶文化的杰出成就。多为手工制作,常见的造型有碗、壶、碗、罐、瓶等食具、容器、泵等。
龙山文化:
黑陶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东方陶艺的瑰宝,以龙山文化薄如蛋壳的黑陶和黑皮或黑陶的制品为代表。
夏、商、周:
夏商周时期的陶瓷品种大致可分为灰陶、印花陶、白陶、红陶和原始陶。这一时期的陶器仍以食器为主,如豆、鼎、壶、珐琅、珐琅、珐琅等。其中,灰陶在生活中的应用最为广泛。陶器表面素净,有简单的绳纹、篮纹或彩绘。
西周、春秋、战国:
商代中期,出现了以高岭土为胎、青釉的原始瓷器。随着窑和窑烧技术的提高,原始瓷器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兴盛。胎烧度的提高和陶器表面的釉色,使原瓷不吸水,更美观。原始瓷器一般在上釉前在陶器上绘有各种图案,釉色多为青绿色和青黄色。
西周以后,陶器种类繁多,除陶器生活用具外,还有各种砖、陶俑和建筑陶器。
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制陶作坊,产品多写记。此时,印花硬陶正处于繁荣时期。此外,这一时期的大量彩陶深受同时期漆器的影响。
秦朝道:
因为秦始皇花了很多钱修建了大规模的阿房宫和墓地,他需要大量的砖、瓦和大量的陶瓷器皿供宫殿使用。此外,在战国、秦汉乃至唐代,人们用陶俑、陶兽代替活人或动物,并随葬陶器,使制陶业更加繁荣,品种扩大,生产方式也越来越丰富。
1974年在秦始皇陵东侧出土的大量真人大小的陶制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随葬品的一部分。从发掘的三个坑可以看出当时陶器烧制的水平。它的数量是巨大的,随便挖出一个角落,就有几千万;制作精美,表情各异,造型生动,显示了秦代陶塑的精湛技艺。
西汉和东汉:
西汉经过“文化场面之治”,在汉武帝时期达到顶峰。它的人文艺术、自然科学、手工业、造纸工业、商业和水利都达到了繁荣时期。汉代的陶器产品在质地、品种、工艺和装饰技法上都非常繁荣。陶器包括灰陶、硬陶、铅釉陶等。装饰手法有印刷、划线、叠加、暗线、绘画、压花、镂空等。汉初的陶塑制品与秦代的风格相似,体积大,形象生动、朴素、逼真。陕西咸阳和江苏徐州发现的西汉兵马俑,显示了当时的艺术风格。
汉代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虽然原始瓷器出现在商代中期,但瓷器的真正繁荣始于东汉。瓷器的坯体由粘土或瓷石等复合材料制成,经1200-1300摄氏度高温烧制而成。胎体坚硬致密薄而不吸水,然后在胎体外面上釉,釉面光滑不脱落。
西汉罐为灰陶,口略内敛,平底,四耳,中间有凹弦纹。肩部和腹部装饰有方格图案。小腹饰有三个不清楚的雕刻和弦。格子装饰是汉代最流行的装饰图案。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全面发展。当时士绅以青瓷为生活用品,死后也有专门的青瓷陪葬品。其日用器皿有双耳或四耳的壶,也有无耳的盘口壶,造型很多独特。用于埋葬的青瓷包括香薰、莲花花瓣碗、莲花盖罐、绵羊雕像和谷仓罐。
南北朝后期,佛教深入中国。无论北方还是南方,瓷器的设计都以荷花为装饰,青瓷的静色非常适合佛教的脱去凡尘的理想,所以它的烧制经久不衰,越来越受欢迎。除了青瓷,南北朝时期北方也发展了白瓷,其胎泥比青瓷更严格、更细致。也用灰釉,但釉层薄,乳白色。
隋唐:
隋唐时期,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贸易空前繁荣,促进了瓷器工业的进步和瓷器市场的扩大,形成了“南蓝北白”的格局。南方主要生产青瓷,越窑是最典型的代表。瓷胎轻薄致密,釉层晶莹细腻,在瓷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唐代姚兴的白瓷就是所谓“北白”的代表。瓷体和釉的白度很高,瓷体坚实致密,发出石的声音。唐中后期,青花瓷的烧制进一步成熟,成功烧制出黑、黄、花瓷和绞瓷。以唐代长沙窑为代表的彩瓷和唐代青花的出现,打破了“南方青花”相对单一的竞争格局。从晚唐到五代,中国瓷器史上开始出现名窑的局面。
宋朝:
宋代是继汉唐之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三个繁荣时期。科技、文学、艺术和手工业高度发达,陶瓷工业蓬勃发展。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可以概括为“六大窑系”和“五大名窑”。“六窑系”是指北方的定窑系、钧窑系、耀州窑系、磁州窑系,南方的龙泉青瓷窑系、景德镇青瓷窑系。“五大名窑”是官窑、汝窑、哥窑、定窑和钧窑。宋代时期,官窑制度基本确立,官窑瓷器形成了不同于民窑的艺术风格。瓷都景德镇兴起于元代,以青花瓷、釉里红瓷、蛋清釉官瓷闻名于世。
明清两代:
明清呈现出一派异彩纷呈的景象,各类陶瓷艺术品熠熠生辉。以青花瓷为代表的彩瓷兴盛:五彩、斗彩、素三彩、釉下彩、珐琅彩、粉彩等。明清彩瓷是陶瓷艺术的杰作,充满艺术魅力。彩釉瓷器的烧制已进入炉火纯青的境界,单色釉的品种不断创新:嵇蓝釉、祭祀红釉、郎窑红釉、豇豆红釉、黄釉、孔雀绿釉等。制瓷技术也有了新的突破。陶瓷车床转刀取代了竹刀转坯,并采用了吹釉技术,从而使瓷器的质量和数量迅速提高。明清时期的制瓷业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高峰,对今天的中国瓷器业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