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报纸的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世界报业开始走向商业报刊阶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突飞猛进。随着全球扩张,西方殖民主义者不仅把自己的报纸带入殖民国家,所到之处还创办带有宗主国色彩的报纸。

鸦片战争前期,中国处于睡狮状态,止步不前。中国古代报纸在清代中前期达到顶峰,但并没有直接演变为现代报纸。随着西方的脚步一步步逼近,在中国掀起了殖民扩张的浪潮,随后外人开始在中国办报,并一直延续。

外国人创办的近代报纸,第一份用中文出版的近代报纸,第一份在中国出版的近代报纸,都是外国人创办的。19世纪,外国人在中国出版了100多种中外报刊,占当时中国报刊总数的一半以上。

第一份由外国人创办的中文报纸是2005年8月5日在马六甲创办的《Chasecular》月刊。创始人是马礼逊(1782 ~ 1834)和米利安(1785 ~ 65438+)

1827年创办广州唱片,1833年创办《东西考月报》。前者是中国第一份英文报纸,后者是中国第一份中文报纸,都在广州出版。其编者德国传教士卡尔·居茨拉夫(1803 ~ 1851)和美国传教士裨治文(1801 ~ 1861),都是当时著名的“中国通”。

扩展数据:

早在唐代,中国就开始出现报纸。当时,它们被称为“邹瑾院报”、“报纸形式”、“地宝”或“杂报”,是政府发布的公报。从北宋开始,人们开始有了被称为“小报”或“新闻”的报纸,但被当时的政府取缔了。

明中叶以后,北京、南京等地获准设立私人报馆,挑选内阁出版的官报,印刷成册,公开发行,称为“京报”。

这些报纸除了记录圣旨、奏折、皇帝的日常生活和官员的奖惩之外,没有新闻、评论、广告等副刊,与现代报纸不同。中国现代报刊诞生于鸦片战争前夕。截至1911年底,* * *已出版各类报刊约500种,出版地点遍布全国。

百度百科-现代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