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详细历史中关于“下西洋”的血泪?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年,男留口,女挖菜。”在封建社会,由于这里土地贫瘠,人民贫困,加上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广大人民群众不得不背井离乡,经过山西北部的杀虎口,翻越长城,到察哈尔、绥远等地开垦土地,也就是现在的河套、后山地区。因杀虎口位于长城另一通道张家口的西部,故称“西口”。内地人把从沙湖口进入内蒙古称为“向西走”。《河曲旧志》记载:“何仪人开垦塞外草原,春夏输出,年底归,但能经营杰作,皆足养家。地瘠民穷,食在口外者,万人无忧。”很多贫困农民为了养家糊口,维持温饱,一路上不得不面对无数的困难,将自己的劳动力卖到“天下只有黄河才富”的口外,这是一种完全不人道的生活。
《走西口》写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反映了山西大旱后,新婚夫妇太春和玉莲为生计所迫,依依不舍地分居的无限悲伤。全剧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吸引人的不是故事,而是细节,是真情的感动。新婚的太春出门借粮,没借到的时候就和伙伴约好了去西方谋生。当他不得不告诉妻子孙他要走的消息时,全剧的情节达到了高潮,并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表达了夫妻感情。丈夫去了口外谋生,妻子多方催促。一边认真,一边附和。对话是如此美丽和深情。通过人物的语言,深刻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兄弟,你去西部,
我的小妹妹真的很难留下来,
拥抱梳子盒,
帮我弟弟梳头。
清代男子留长辫子,这是一种独特的服饰民俗。从妻子给丈夫梳头的时间,到离家后衣食住行的指示,妻子要想到的事情,无一不是:“吃饭要趁热吃”、“喝酒要喝长流水”、“走大路”、“住大铺子”、“坐船占小木屋”。一般妻子想不到的,她也想到了。一桩一桩,就是这么贴心体贴。分别到了最后时刻,说出了一个纯情少妇最担心的事情:
我哥哥在西方是个门外汉,
不要贪图奖金,
恐怕你已经改变主意了,
忘了姐姐的好。
她谆谆告诫丈夫不要沾花惹草,没有感情基础的朋友是靠不住的:
金钱是朋友,
目前没有钱,
没有我妹妹好,
我越来越老了。
透过《劝诫》的全部内容和《形影不离》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朴实、深情、温柔、细腻的农村妇女形象。最后,太春终于和玉莲分手了。当太春“走出二里半,转身回望”,“我看见玉莲的小妹妹,还站在堂屋上。”这种真诚、平实、大胆的勾勒,能给观众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为眼前的悲情动人场景流下同情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