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佳,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想要学习成绩
1,专著:《清代民事诉讼与社会秩序》,中华书局,10,2007年。
2《清代妇女民事诉讼权利探析——以档案和判决书为研究对象》,《社会科学》,2005年9月。
3.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地区社会变迁述评:中国历史研究的趋势;2007.4438+0438+0.
4.《探索社会变革的动机》,人民日报,2007年2月25日。
5、《论清代再婚妇女的婚姻》(《论妇女研究》2004年2月
6.明清时期的“中间人”及其法律功能和意义——以明清徽州地方契约为例,《南京大学法学评论》2004年春季号,人大复印的《法理学与法制史》,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
7.清代寺庙业纠纷中的国家与社会——以档案和判决书为例,《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6年7月。
科研项目
1,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运河地区民间文学整理与社会文化研究》;
2.国家博士后基金“明清运河地区社会组织研究”资助项目;
3.聊城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历史教学中的“文献阅读”与“田野调查”研究——以运河史为例。
获奖记录
1,2008年聊城大学每年人文社科一等奖。
2.2006年聊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2.截至2005年6月5438+00,山东大学共有全日制研究生215人,博士生97人,博士后12人,本科生437人。从2002年开始,全日制研究生(硕士)比本科生多招生。我院以悠久深厚的学术人文传统和独特的学科优势,形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综合教育教学管理特色。1999,陈,本科,当选全国学联副主席。同年,高辛被授予山东大学首届十佳大学生称号。2001年,王元冲作为山东大学唯一一名学生,荣获首届齐鲁晚报杯山东省十佳大学生称号。2003年至2005年,马宇轩、苗晶、崔燕萍三位同学先后被评为山东大学十佳优秀团员。2004年,我院本科生苗晶获得第九届“21世纪外研社杯”(面向非英语专业)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是山东大学唯一一名一等奖获得者。我院学生会主办的《长风》杂志在全校评比中连年获得一等奖,2003年被评为山东大学精品社。五年来,四六级通过率和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其中,2001年本科生首次就业率全校第五,2002年本科生首次就业率文科第一,2003年考研率达60%,全校第一,受到学校表彰。
3.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个不错的选择。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国家“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之一,也是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的“高校特色建设点”之一。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一流博士点、一流博士后流动站等重大学术平台。两个学科9个博士点,11个硕士点。
山东大学以“文史”著称,历史文化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的学院。1901官办的山东大学堂(济南)在创办之初就开设了历史课程。后来历史学科在山东大学(1920后)、青岛山东大学(1930后)、齐鲁大学、临沂抗日根据地有了较大发展。20世纪四五十年代,杨湘魁先生还是中文系和历史系的系主任。20世纪50年代,历史系成为独立系。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历史系汇集了杨向奎、、王等著名“八教授”,以及丁山、赵、吴大坤、徐思远、刘敦元、韩、孙思白、华山、等一批著名学者,创办了《文史哲》(杨向奎先生任第一任主编),以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获得山东大学“文史专长”。80年代实行学位制度后,历史系有了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博士点(中国古代史)和硕士点。王、、郑、、韩、、刘敦元、田长武等一批资深学者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学术人才。又一批中青年教授成为各个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20世纪80年代,山东大学的考古、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外关系史、中国经济史、史学理论等研究在学术界都占有较高的地位。特别是王、郑培新、陈的魏晋隋唐史研究,以及以路遥、孔令仁、李德正、陆为代表的义和团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影响较大。80年代,在路遥教授的亲自领导下,于50年代开始了大规模的义和团运动资料田野调查。目前,路遥教授还在继续招收和培养义和团运动的研究生。以他为首的山东大学义和团与近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心,是国际公认的义和团研究中心。20世纪80年代以来,王、葛茂春、李德政、吕等先后担任历史系主任。1996年7月,山东大学在原历史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历史文化学院。下设历史系、考古系、档案系、旅游系(2000年划归管理学院)。院长是著名民国史专家陆教授。
能力
学院现有教职工69人,教师56人(占教职工总数的81%),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17人。正教授占专业教师的52%,居各系之首。目前学院有34名博士生导师(其中在我院就读的博士生导师12人)。学科建设整体实力较强。近十年来,我院有13人晋升正教授。五年来,从国内外引进中青年高层次人才15人。形成了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体的学术梯队,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
4.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考试的问题还需要百度一下。问问你的兄弟姐妹吧。
你不知道你自己学院的导师吗...
现在就就业而言,历史所有专业基本饱和,除非有古代世界的一些方向,要想进入高校,就要选择这类稀缺专业;
或者选择活动能力强的导师可以帮你找工作;
或者选择那种边缘专业。比如北师大有中外古代史比较研究。以后中外方向都可以就业,但肯定不是专精。
如果这几个选项都没有,那就选一个离你硕士专业最近的,大部分人都会继续找硕士导师谈。现在你知道考博士的潜规则了,所以考上才是最重要的。其他导师也有自己的学生,呵呵,反正就是为了那个论文学位。
也许我说的很功利,但作为同行,我知道历史专业找工作的艰辛。我们找份工作吧。走吧。
强烈建议,如果有合适的单位,先工作,以后视情况再读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