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关于中国园林发展史的资料?
中国的造园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受到许多国内外建筑师、园丁、艺术家和游客的欣赏。据历史文献记载,早在5000年前,人们就开始利用自然的山、泉、树、花、鸟、兽、鱼、虫进行最初的造园活动。相传在帝尧时代,设立了一个官职,叫“虞人”,负责山泽、元口、狩猎。舜曾封伯夷为“虞官”,掌管草木鸟兽。这是花园的专职官员。当然,这个时候由于生产力不发达,人们主要是利用自然条件,人工造园的成分不多,但作为一种造园活动,已经开始了。在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周文王在方圆建造了一个35公里长的洞穴,里面有灵台,灵粉,灵勇等著名建筑,以及珍稀的鸟类,动物,花卉和植物。堪称大型建筑,动植物综合园。进入封建社会后,皇帝、达官贵人、富绅都斥巨资修建园林,与宫殿、豪宅相结合,规模之大,数十里、数百里。比如秦始皇的上林苑,宫殿、园林、亭台楼阁绵延三百里。汉武帝扩建充实了秦上林苑,在园内建有70余座离宫,名花珍禽异兽。汉武帝还管理着一个更大的甘泉花园,方圆540英里,有100多座宫殿和塔楼。他还在张健宫开辟了一个宇泰池,在池中布置了海上三山——蓬莱、方丈、瀛洲,创造了这种三山造园术,延续了两千多年。汉末,不仅皇帝、诸侯、达官贵人修建园林,富绅也竞相管理园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吴栋建邺(今南靖)在大道旁种植绿花槐树,河绿楼阴,流水潺潺。南北朝时期,很多佛寺都是皇帝和贵族修建的,皇家园林和庭园都围拢在寺内,促进了佛寺的园林化。大同北魏云冈石窟,一开始就把寺庙建成园林,有“山堂、水堂、烟堂相对”的景观。隋唐时期,不仅皇宫大发展,更重要的是私家园林兴起,出现了许多由诗人、画家管理的园林,被称为“诗画、别墅园林”。比如著名诗人画家王维的《辋川别野》,诗人白居易的《庐山草堂》,都是他们设计的具有诗画意境的园林。宋辽金元时期,园林艺术的突出成就是叠石叠山艺术的兴起,尤其是宋徽宗万寿山的根月。为了修建这座园林,从江南运花运石的“花石班”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但很快就被破坏了。金元时期的琼花岛(今北京北海琼岛)也在宫中叠石,把叠山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又一个高峰,也是古典造园艺术的伟大总结..这一时期,出现了明代季承的《园冶》、清代文震亨的《长物志》、李煜的《艺家言》等书籍和专著。与此同时,出现了米、、、等著名的园丁和工匠,“张善子”成为叠山的世袭家族。明清时期的另一大成就是发展山水园林,吸收外来因素,如圆明园、清漪园、承德避暑山庄等,都力求把全国各地的名园、名楼照搬到园林中。圆明园西楼再现了西方园林建筑,为中国园林增添了新的内容。全国保存下来的大部分皇家宫殿和私家花园都是这个时期的遗迹。
2.园艺理论和技术
中国古代园林的伟大成就和独特风格来源于独特的造园理论和造园技术。这些技法有以下特点:第一,古代园林反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古代文学艺术的高度直接影响了造园理论的发展,使园林的布局和造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次,中国古代园林的布局特点是曲折、层次深,不同于欧洲整齐对称的形式。第三,模仿自然,贴近自然,在操作和建造时达到“虽是人做,却是自然”的艺术效果。第四,以小见大。在一个很小的场地上,我们可以通过分离和转化的方式达到一个广泛而深远的效果。第五,移天缩地聚奇景。从秦汉时期的仿海上圣山到明清时期的浓缩山水园林,园林景观的丰富性达到了顶峰。第六,借景。这是中国造园艺术中的独特技法,在《园冶》一书中称之为“巧借”。它的成功之处在于把园外的景物借用到园中,扩大了一个园林的景点,利用园内外的风景环境来丰富景物的内容,使园林艺术达到了一种高超的境界。第七,动植物之间的合作。除了建筑和岩石,中国古代园林还非常重视花、树、鸟、动物、鱼和昆虫的协调。许多花园动物和鸟类被饲养在自然森林中,以保持它们的野生特性。花园里的花草树木要根据四季来种植,要注意它们的野味。
3.丰富的古代园林遗迹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许多古代园林杰作不幸遭到天灾人祸的破坏,但仍有大量遗迹得以保存。其中以明清时期为最多。他们分布在北京和全国城乡。根据这些古代园林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造园艺术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宫廷园林,即皇家园林。多与帝王宫殿结合,如北京的北海、中南海、圆明园、静宜园、景明园,承德的避暑山庄,故宫的御花园、乾隆花园等。都是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和能工巧匠精心打造的,是古代园林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2)宅地是属于大宅或大宅的花园。有些规模较大的庭园称为“园屋”,房子就建在里面。家居花园分布在全国各地,有很多艺术价值很高的作品。如明代在京经营的园、园、展园,清代的半亩园等。江浙地区有很多这样的园林,比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扬州的葛园园、南京的和园、山东曲阜的铁山园等等。(3)庭院与园林绿化,这种形式不是单独的花园,而是在庭院广场空地或天井中布置一些岩石、水池、花草树木来美化庭院。有些很窄的房子,在屋檐前后用石头、花草、树木装饰,美化房屋。(4)寺庙园林在中国古代园林中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寺观不仅有自己的园林,其台、亭、塔也成为大型园林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朝四百八十殿,烟雨中多梯田”,构成了一幅昔日金陵风光的美丽画卷。现存的寺庙园林很多,如北京碧云寺、潭柘寺、承德造像寺、须弥福寿寺等,都有精美的园林。苏州庄洁寺西苑、扬州大明寺西苑、杭州灵隐寺、成都文淑书院等也是佳作。(5)坛庙园林。古都、州、府、县都有寺庙、祠堂、厅堂,这些建筑都附有园林。如北京的嵇坛(今中山公园)、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夫子庙,四川的杜工部庙(草堂),眉山的苏三庙等。(6)名山和风景园林。在中国的广大地区,有许多珍贵而奇特的泉水、岩石、名花和树木。千百年来,无数的园艺师、诗人、画家相继经营,成为供公众参观、聚会的园林。如北京的樱花谷、陶然亭,浙江绍兴的兰亭,安徽滁州的醉翁亭,昆明的丰乐亭、大观楼,成都的望江楼,宜宾的柳贝池,济南的趵突泉等等。(7)大型湖光山色园林。这种园林属于开放式,往往与城市或乡村融为一体。它由许多景点、寺庙、亭台楼阁、堤坝和桥梁组成。虽然没有提前全面布局,但历代经营者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适当安排,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布局。如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济南大明湖、北京西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桂林漓江、桂平西山、五岳泰山、华山、嵩山、恒山等。,都是千百年来不断经营、逐步完善的大型湖光山色园林。
八、住宅房屋
民居和宅第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建筑类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大,建筑材料的多样性,多民族民居形成的风俗习惯的差异,民居的形式、结构、装饰艺术、色彩等各不相同,各有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庭院住宅
这种形式在广大的汉族地区和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广泛使用,已经使用了几千年。四合院的布局特点是封闭的庭院,环境幽静,居住舒适。庭院由门、走廊、厅堂、卧室、厢房、厢房、倒座、花园组成。这些建筑的功能清晰有序。也可以由多排四合院组成一个大四合院,成为一个大四合院群,可供子孙众多的大家庭使用,比如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四合院的结构多为木构架,北面为抬梁结构,南面为穿斗结构。还有混合结构和“硬山檩条”结构两种。(图1)
图1北京典型四合院鸟瞰图和平面图
2.蒙古蒙古包
主要是蒙古草原上的蒙古民居,其形状像一个拱包,故称蒙古包。这种生活方式也经常被新疆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牧民以及甘肃、青海等省的牧民所采用。蒙古包最大的优点就是拆装移动方便,是非常方便的移动房屋,非常适合草原牧民的需求。蒙古包的结构是用木条做的,上面盖着羊毛毡,所以也叫毡包。一般的毡包高2到3米左右,圆形,直径4到6米。包的顶部安装了一个圆形天窗,用于通风和采光。在一些半牧区、半农区农民建的半固定的房子里,外面还包着毛毡,比墙还方便。
3.窑洞
这是西北、华北等黄土地区常见的住宅形式。它们是通过在黄土悬崖上挖一个拱形洞,并在洞口安装门窗而建成的。结构比较简单,因为窑洞都是在原生土上挖出来的,所以叫土坯建筑。洞穴挖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沿土崖,单层或多层成行,有的是分开的。另一种是在黄土平地上向下挖一个大坑,然后在大坑的壁上挖洞穴,像一个地下村庄。这座窑洞至今还保留着早期窑洞的形式。它的优点是施工工艺简单,节省建筑材料,保温性能好,冬暖夏凉,所以一直沿用。
4.刁坊
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省、市、自治区的大多数藏族人都使用这种房屋形式。因为是用巨大的石头砌成,门窗很小,外表坚实厚实,俗称碉堡。它的内部由横梁密集的地板和屋顶组成,高度从两层到三层楼不等,最多时有三层楼。底层是牲畜房和草料房,二层是卧室、厨房和储藏室,三层是大厅、阳台和卫生间。这种房子保温性强,外观简洁。
5.干柱式住宅
在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岛等南方地区,由于气候炎热,雨水多,空气潮湿,为了通风换气,防止虫蛇危害,很多地方都采用了下部架空的干柱式房屋,俗称吊脚楼。它的下部经常被用作牲畜和杂物堆积的地方,上部前面是走廊和露台,后面是大厅和卧室。两层楼之间有楼梯。这种住宅的结构多为木质,不仅梁柱,连墙壁都是木板。有的高达三层楼,非常壮观。在广西和云南的傣族人的房子里,竹子被用作建筑,它也被用作干柱。不仅梁柱是竹子做的,墙壁也是竹子做的,俗称竹楼,轻巧美观。
6.干燥住宅
这种民居木材四壁分层,形似井,故称“井干型”,仅见于云南和东北的部分林区。它的形式比较简单,只有一两个房间,偶尔两层。
7.土坯房
在新疆的吐鲁番、喀什、和田等地区,都有土坯外墙、木架、密肋结构的房屋。前廊拱起,欢快活泼。由于气候干热,一般不开窗,而是利用天窗采光。在拱廊、墙壁、壁龛、炉灶和天花板的砖木部分,往往有精美的雕刻和绘画。
此外,还有广东、福建等地的大型高层圆形建筑、方形建筑、浮屋等,都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和民族生活习惯而形成的,充分反映了中国多民族国家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
九。城市规划与城市防御建筑
城市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被称为人类文明的焦点。一个城市也是各种类型建筑的聚集区,它本身就是一个建筑群。中国城市的发展历史悠久。大约在4000年前的夏朝,城市的雏形已经形成。据史书记载,夏有诸民族,这个“民族”就是一座小城堡。公元前两千年在河南登封发现的一个小镇遗址,就是这个时期的遗迹。
正因为城市是综合体,是各种建筑类型的聚集地。如果没有精心的建筑规划,就会杂乱无章,相互干扰,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各种活动的需求。所以中国早就有城市规划了。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在公元前1000年之前就有了完整的城市规划理论。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考公基》一书,专门记载了周初(前11世纪)城市规划的内容。书中说:“工匠治国(国指首都),九里之外,三门之外。初中(市)经九经九纬,经九轨。左祖右舍,面向后市。”两千多年来,这种城市规划理论在各个朝代的都城建设中不断得到体现。明清北京的规划就是这种理论的一个例子。与此同时,还有一种与此理论相对应的城市规划理论,这种理论是以自然地形布局为基础的,即《管子》一书中所记载的:“建国之地,不在山下,而在广川之上。高处不近旱,水足,低处不近水,沟可防省。因为天然材料,所以有利,所以城墙不必在规矩里,道路不必在行里。”这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城市规划的理论在两千多年的城市建设实践中被广泛采用,因为它满足了中国不同自然环境的需要。
中国的很多古城都被利用起来,成为今天的历史文化名城。经过调查评估,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包括北京、Xi、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大同、上海、重庆等62个城市。还有很多历史上曾经是重要城镇和城市,但早已成为废墟的古城,如西周的丰浩、洛邑,安阳的郑州商城、殷墟,春秋时期的麒麟子、楚金纳、鲁曲阜、赵邯郸、夏衍,秦的咸阳,汉的长安,隋唐的长安,宋代的东京,南诏的太和城,辽宁的北京等等。这些古城遗址不仅反映了历代的城市规划,而且内容丰富,反映了历代人民生产、生活、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许多古城遗址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多历史文献和图片也反映了古代城市的面貌。比如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东京一些市场繁华景象的写照。
自从城市出现以来,城市防御问题就出现了。中国古代的城市,从皇帝的帝都到郡县、府、州、县和一些乡镇都有城墙和护城河。城墙上有城门、城楼、炮塔、桥台(也叫马脸)、瞭望塔、筑墙、垛口(也叫破口)等防御工事,构成了一套坚固的城防体系。中国的古城墙建筑不仅工程坚固,而且具有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险峻坚固的城墙、高耸的城楼和宽阔的护城河(又称市政厅或城堡)显示出雄伟的气势。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城墙有辽宁兴城、湖北江陵、山西平遥、福建诏安、广西永福等。,尤其是陕西Xi安最大最完整的城墙。它是明初秦王的堡垒,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此外,还有一些结构特殊的城墙,如戚继光在山东蓬莱修建的日本水城,用来训练水军,停泊战船,抵御日本入侵。还有北京卢沟桥头的明代“公基城”,是为了防守卢沟桥而设计的桥头堡(现称宛平古城,民国时期才迁到这里)。其布局也有别于一般城市,极具研究价值。
中国还有一个特殊的城防工程,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它有一套完整的城防体系,建造时间长,规模世所罕见,所以很早以前就被列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长城建于公元前7世纪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侯们为了互相防御,根据防御的需要,在各自的领地内修建高大的城墙。因为这种城防不同于都城、郡县等城的城墙,其周长不封闭,而且很长,往往数百里、数千里,所以称为长城或长墙、长墙。自公元前7世纪左右开始修建长城,到17世纪基本停止,继续修建了两千多年。总共有20多个朝代和诸侯国修建了长城。如果把每次修建的长城长度加起来,超过10万英里。其中秦汉明长城超过1万里,故称万里长城。目前已有16个省区保存了不同时期的长城遗迹。长城不仅是万里长城,更是由数千个雄关关隘和城堡墩组成的严密防御体系。拥有上万座峰火平台,通过白天烧烟,晚上放火的方式,将万里防线的军事情报迅速传递到附近的各郡、县、州、海关防御站,直至王朝首都。在以冷兵器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古代,长城确实起到了很大的防御作用。
长城不仅是一项坚实的工程,而且在建筑技术和艺术方面也有很大成就..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军事科学家和建筑工匠就总结出了“因地制险”(《史记·蒙恬列传》)的规划建设原则,既控制了险情,又方便了防御,达到了节省人力物力的目的。在建筑材料和施工方面创造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经验。在山区、多石地区修建,如果用黄土夯,连砖瓦都是烧得尽可能的密。最神奇的是,在没有泥土和石头的戈壁滩上,古代的建设者和战士们巧妙地利用沙漠中红柳和芦苇的枝条与碎石交替铺设的方法,建造了高大的城墙和烽火台。在今天甘肃的玉门关、阳关,至今还保存着2000多年前的西汉长城遗迹和烽火台结构。长城雄伟的姿态和雄伟的气势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为了保护这一历史奇迹,国家早已将长城全部作为文物保护,还公布了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嘉峪关、玉门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