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景点传说

陶公洞,因陶弘景隐居修炼于此而得名,被道家著作《云剑七签》称为“天下第十二福地”,位于楠溪江著名的大若岩景区内。

这个洞穴像一顶竹帽子,所以它的岩石被称为“大岩石”,如果,声音是一样的。因陶公在此写道书《真专利》,大若岩绰号“真专利岩”;又叫“赤水岩”,因为洞内有一条赤水河,不溢不枯。

陶公洞幽深宽敞,四周风景秀丽,云雾缭绕,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三国时隐居王贞白,弟子朱孺子看见白狗在枸杞丛下行走,惊为天人。他像狗一样挖开树根,轻煮食物,于是洞前就有了一个石台,取名“飞台”。

“千崖一洞。”此洞是浙南最大的石室,可容纳数千人。乾隆年间,石在《游大若言集》一书中这样描述:“你一到,就见它的山从西边来,细溪阔口。要喝就高大宽敞。”这个洞穴高17英尺,宽23英尺,深24英尺,它的入口面向东南。清朝康熙年间,仙台高原的山洞南面有一座公户庙。胡、胡泽业、字正,宋朝兵部侍郎,出生于梧州(今永嘉)。生而有公德,死后在家乡珍惜,庙里拜各方。公户祠右侧洞壁下有一口小井,即“红井”。从井沿洞壁向东,左边是文昌阁(毁于火),作为它在原始高地的入口。右边的墙上,左边竖起一个石梯,从高台往下,洞口进入左边的石墙,还建了几间木屋作为朝圣者的宿舍。弥勒殿在洞外,后檐距洞数尺。陶公洞现在由陶公继承,后来由胡公贤继承。每年菊月,远近都是良家男女,香火络绎不绝。附近村庄的农民,带着他们的柿子、柚子、栗子、麦饼、山果等。,来到市场,在窑洞外叫卖,熙熙攘攘像闹市区。洞内香烟缭绕,烛光闪耀,顶石片片,鳞片燃烧,如云。如果在山洞里放鞭炮,开枪还击是到不了洞顶的,很有意思。洞内冬暖夏凉,四季宜人。白天,洞内光线或明或暗,随洞外云雾开合变幻莫测。洞口的水滴垂下来,一年四季都挂着。太阳初升时折射散射成七彩光束,极其绚丽。

陶公洞历史悠久。王贞白和朱孺子是三国时期的学徒,陶弘景隐居修行时,这里的建筑非常简单。该寺于唐宪通七年(886年)正式建成。当时,为了躲避水旱疾病带来的灾难,恩旺夫参军,得知永嘉监军崔元德邀请他在李超建庙,并送给他450亩土地。宋绍圣二年(1095),文昌阁建成,黄道陵在此居住修行。宋宣和三年(1121),建三清殿,名广福陵宫,建钟鼓楼。到了八年(1181),若潭的林家重修了寺庙,并捐了地。清元年间(1195—1200),道长王希豪了解宫室事务,增建了一些建筑。大德四年(1300)道士曹龙源“我接到两个命令,要提一些宫中事务。”开始专门住在里面,并筹集私人资金栽培它的脚,修建溪堤来淹没它。“作为斋堂,治理每家的人都要为皇宫准备二十年。”皇帝下诏保护,让它代代相传。“明朝嘉靖元年(1522),吏部捐钱给陈寿隐重修。清康熙十七年(1678),大和尚吉伦从京城来到这里挂锡;康熙五十九年(1720),陈等人建殿;乾隆年间,即1744年至1753年,和尚连州进行了一次大的修建。从此以后,若岩越来越兴旺。

据《华阳陶隐居志》记载,陶弘景长期居住在茅山,受到梁武帝的宠爱,被称为“山中宰相”。公元507年和512年,他两次离开茅山前往永嘉大若岩,“自费租地,饱受饥荒”,隐居在石室(陶公洞)继续撰写真诰。他写道,“山里有什么?山脊上有许多白云。唯自自得,不忍赠君》是一部传世佳作,是南齐皇帝高为回应“山中皆是何事”之问而作。但因其访代若言,后人在石室附近贴上“白云岭”“白云亭”作为纪念。他优美的散文《感谢信》描写的景色,酷似大若岩景区的景观。

陶公洞及其大若岩景区既是道教修行的场所,也是历史文人驻足忘返的地方。谢灵运,比陶弘景早83年,公元422年秋至423年秋任永嘉知府时,曾作诗《石山》。诗中说:“石室冠林,飞泉送山椒。已经一千年了,而且不是一次。”陶公洞及其附近的景色跃然纸上。之后历代诗人多来此瞻仰吟咏,多为当地原住民或来此永作官诗的外乡人。这是因为大若岩地处偏僻的东瓯。袁茵高燕的《永真专利寺》:“真仙去后,洞仍在谷中。寺中滴水岩水,长廊穿彩霞。”明代王叔写《陶公洞颂》:“缘起名为福地,曾为仙人丛。云护古澹台,下表法界第一。”清人解读莲花船重修大若岩寺:“舍利子埋了几百年,为何不指望我传下去?”“誓将旧址还新余,天下共庆法筵”等等。至于近代有“一代词宗”之称的夏教授的《大岩石》、百岁革命家柯和中山大学教授陈秀仁的诗,大多是描写陶公洞古遗址及其附近景色的。此外,50平方公里长的若岩景区还有不少关于其他景点的诗词,如陶公洞西北错落有致的十二峰、玉峰洞、水莲花洞(已毁)、严复瀑布等,在许多诗人笔下熠熠生辉。值得一提的是,陶公洞东北的“九矿瀑布”更是壮观。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的《九歌》生动地描绘了那个形象。灵山秀水,大石头,气候宜人,是延年益寿之地。相传陶公洞流出的赤水可以持续很久。附近的云水村有许多百岁老人。难怪陶弘景不远千里隐居,写道学著作,炼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