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语言论文。求一篇不少于2000的关于趣味语言的论文。

武汉地名语言文化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武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强地名规范化管理日益迫切。以武汉地名为研究对象,总结出武汉地名的四种结构形式,即“专名+通名”、“专名”、“附加”和多层结构;并总结出武汉地名的六种命名方法:释义法、外来词衍生法、形象命名法、简称法、外来词转换法、谐音雅化法等。从而进一步总结武汉地名的命名规律和武汉的地域文化特色,并对武汉地名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出相关意见。

关键词:地名结构,命名方法,地域文化

地名是某一社会群体对某一特定区域约定的专有名称,是历史的产物,是地理的反映,是一种文化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地理实体和行政区域的名称,地理实体和行政区域构成了地名的两大组成部分。美国人类学家克鲁克曾说过“文化包括显性和隐性两种风格”,地名就是隐性和显性风格的综合。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地名的复杂现象被视为一个系统,地名的外在物质——语言文字形式和结构形式作为地名的主导形式而存在;地名系统内部主要由文化、社会、历史、地理、生活等诸多因素构成,是地名的隐性内涵。地名的主导形式是隐性内涵的外化,受制于隐性内涵的各种限制和约定;同时,通过对地名主导形式的描写和分析,可以准确把握其背后的概念,从而揭示地名与文化的深刻关系。

1.武汉地名的结构形式

地名首先是一种语言现象,其结构形式是指从词或短语的结构平面上观察其结构组合的项以及项与项之间的关系和层次,是* * *时间范畴的横向静态概念。以下是根据程甘庭《武汉地名志》(1990)和《搜狗语料库》(2010)收录的最新语料,分析武汉地名的结构形式。

地名的出现经历了从单音节到双音节和多音节的发展,这与汉语的词汇化和双音节化有关。一开始结构复杂多样,没有固定的词汇结构模式。后来成熟阶段出现了“专名+通名”的结构,可以充分发挥地名在位置和类别上的作用,即专名是指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特征或人文地理特征,通名是指一个地方的地理性质和地理类型,专名便于区分和识别不同位置和性质的地理事物。“街、路、巷、村、路”等通称,“天门墩”、“桂子山”、“过街”等专名。

现代武汉的地名也是由“专名+通名”的基本格式衍生而来。由此看来,现代武汉地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专名+通名”、“专名”、“附加”和多层结构。

1.“专名+通用名”类型

1.1.正确的名称是简单结构类型。

这种类型的专名由简单的词、复合词或短语组成。

(1)单音词作专名:这类地名多为双音节,专名由单音词构成,多保留古汉语单音词的特点,语法功能相当于一个词。如乳华山、双墩、猴山、汉江。

(2)复合词作为专名:其中,名词被发现是专名最多的,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动词和形容词。

A.名词:金鸡山、朱烨、龙灯地、白沙洲。

B.动词:建设路、复兴村、团结村、解放桥。

c形容词:快活岭、崇仁路、汇通路、幸福村。

(3)作为专有名词的短语:

A.偏离结构:十里铺村、白沙洲大桥、升官渡小区。

B.叙事-客体结构:循礼门、归元寺、大王台、兴华路。

C.主谓结构:石榴红寨,诸葛祭风台,刘备郊外天台。

D.平行结构:武汉法国人街、东风阳光城、湖北东湖大厦。

E.数量结构:116街、121街、二七花园、八一路。

1.2.正确的名称是复杂结构类型。

这种结构的完整形式是“专名+通用名+通用名”。“专名+通用名”整体转化为另一个新地名的专名部分。原通名的通名功能消失,加上其他通名,形成“转换地名”。原地名多为地标性地理实体,新地名在附近。如朱槿港、莲溪寺路、团结村路、解放公园路等。

2.“专有名称”类型

一个地名只有专名,省略通名部分,一般是不完整的地名形式。近年来,由于包装产品的新颖和新奇,这类地名迅速增多,常见于各种建筑物和公寓的名称中。这些地名多为四音节词,“2+2”的类型比“1+3”或“3+1”多得多。根据赵元任的分析,3+1的3是2+1或1+2,仍然可以引起2+。如银湖翡翠、山水星辰、花城新都、蓝花裕安等。

3.附加类型

附加式是指表示数字、位置、大小、新旧等的语素的词缀化。在通用名或专名和原名之前。附加语素起定位作用,位置不确定,一般分为前置和后置两种。其中,生产性较强的附加成分有“东、西、南、北、中、上、下、前、后”和“大、小、旧、新”。如西岗、东岗、东湖、老北湖、小红山、大锅湾等。

4.多层结构类型

一般是“专名+通用名+专名+通用名”,由“专名+通用名”叠加而成,前后两个“专名+通用名”代表大小不同的两个地段,是在原有名称的基础上增加区分项,以适应增加地理实体数量的需要的结构形式。如四官厅仁海路、石门峰名人文化园、中华路汉阳门、彩衣庵三眼桥等。

2.武汉地名的命名方法及特点

地名命名法是指创造和发展地名的方式,是对地名在垂直面上扩展方式的动态考察。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我们得出武汉地名的命名方法主要有:释义、派生、形象命名、简称、外来词转换、谐音雅化等。地名的意义主要包括基本意义和附加意义。基本含义主要指地理实体的类型、方位和范围。附加意义包括特征意义和隐含意义。特征意义是指自然景观、经济文化背景、历史事件等。寓意是指人们在命名一个地名时,对这个地方的理解和留下来的愿望。

1.解释方法

说明法是指大量地名可以通过其命名方法知道其命名意义,或表明地理位置起标记作用,或说出聚居地居民的姓氏,或说明该地丰富的资源或曾是生产、商业交流和宗教祭祀场所的历史背景。这种方法在武汉地名中应用最为广泛。

1.1表示地理位置。

地名被赋予了与地理位置和方位千丝万缕的联系,地名最突出的功能就是标记。这种地名在武汉有很多例子,比如长江边上标注的“姜妍路、兰江路”,周伟街、阳湖大道、侯迪街、上地前街都属于这一类。

1.2说明人口的姓氏和来源。

在古代,人们的姓氏往往来源于地名,如古代王公、大夫的封地、封地等。据清代黄本纪《姓氏解纷》记载,单姓和复姓共有3795个。根据书中的解释,半数以上的姓氏以“地”为姓,包括封建国家、封建城市、粮食开采、出生地、祖籍等。现代地名也多以古代国家、古村镇命名,如湖北省随州市(春秋时跟随国)、鄂州市(楚王和湖北的封地)、樊城市(范的古国)等县市。而后世往往以居住在他们地方的氏族命名的现象,大多与氏族的迁徙有关。这种命名方式在武汉的聚落名称中最为常见,如马家庄、陈家湾、熊家台、徐家棚等。,反映的是最早在这个地区定居的村民的姓氏。再如,很多聚落往往包含两个姓氏,如乔木湾、城阳湾、友利村,反映出这个聚落的主要姓氏包含两个家族。

1.3手工业、贸易发展和宗教建筑描述

武汉有很多以行业命名的地名,如筷子街、玻璃街、洋油坊、大口巷等,说明这些地名曾经作为手工业生产基地繁荣一时。再如高坡店、野马店、十里铺、孟家铺、张家铺,俗称“店”、“铺”,反映该地曾作为集市而存在;再比如火观寺、龙王寺、长春寺、四观寺、庆灵寺、归元寺,这些都反映了这个地方曾经是、现在也是宗教场所的信息。

1.4军事设施和政府机关描述

武汉还因其古老的政府办公楼、文化设施、军事设施和机构而闻名,如茶园坡、福园街、都护府和粮道街,这些都传达了武汉在历史上作为区域政治中心的地位。再比如玉树楼、学府街、崇文坊、文昌阁,说明武汉是一个文化底蕴很深厚的城市。如辎重营、汉防营(今汉防街)、葛家营、广埠屯等。,说明武汉在历史上的军事中心地位。

1.5展现了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这些地名大多带有褒义色彩,预示着好运和发财。如香河园、升官渡、怡博园、仁寿路、庆忌街、平安路等地名。

2.推导方法

派生法主要是在原有地名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成分,派生出新地名的方法,不需要另起炉灶,命名地理位置。随着武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类地名的数量与日俱增。最常见的演化关系是出现“对称地名”和“联合地名”,此外还有附加序数的方法。

2.1对称地名

主要是“大中小南北上下新旧”等意义相反的反义词。例如尹稚东村和尹稚西村、上地前街、下地前街、下前东村和下前西村。

2.2联合名称

通常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地名缩写成一个新地名的造字方法。比如武汉的名字就是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减字的结果,其他地方如许嵩湾、陈晓湾、城阳湾、友利村等都可以看作是联名。

2.3附加序数

通过在“街、路、巷、路、村”等通名前附加序数,形成一个序列化的数字地名群。如康居系列的康居二路、康居三路、康居四路,古田系列的古田一路、二路,再如将军一路至七路、长庆一路至四路,将东湖吴家山地区的一沟至九沟分别更名为一清、二丫、三秀、四明、五环、六顺、七雄、八方、九通。

3.外来词转化法

借词转化法是指很多地名往往是由其他名称转化而来,加上一些常用名称,有很多纪念意义。也是名词联合短语构成的“熟悉陌生”原则的典范,即“近取物,远取物”,命名一些与武汉密切相关的街道聚落,如人名、事件、典故等城市名称。

A.名称:中山路、黄兴路、张之洞路、张自忠路、张公堤。

B.活动名称:二七街、八一街、首义路、广埠屯、九女墩。

C.典故:钟家村、罗家山、卓刀泉、梳妆台、楚王台

d城市名称:北京路、广东巷、四川路、江西路、福建路。

一是纪念孙中山、黄兴等人;一个是为了纪念二七惨案,八一南昌起义,武昌起义,广埠屯,一个叫广埠的仓库,起源于明朝的楚王,太平天国起义;C中,我记得高山流水,记得楚庄王的反叛乱,记得关羽的卓刀,记得万历太后的佛祖,记得楚王朱桢,他永远不会忘记父亲的恩情;D的现象在其他城市也很普遍。

4.图像命名方法

形象命名是武汉地名命名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即借助想象把事物A模拟成事物B。如金鸡山、狮子山、元宝山、凤凰山等。类比的作用主要是“创造形象”,创造引起人们联想的场景或情景。

5.缩写

简称是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提取、压缩相关含义,赋予地名古朴的文化内涵。比如一元路,就有“一元复盘,万象更新”的意思。与一元路平行的有五条路,直通二至六码头。为了相互对应,“二尧路”路取“孙岳光尧”之意;“三阳道”取“三阳开泰”之意;“四维道”取“礼义廉耻,国四维”之意;“五福路”以“长寿、富贵、健康、美德”命名;六合路”取“六合同春”之意。

6.谐音优雅法

谐音雅指的是当地原有的地名,但俗气不雅,而这个地方的地名往往是以发音相近的雅字所代表的字命名的。比如武汉的虞姬桥,本来叫鲫鱼桥,后来谐音,细化为虞姬桥。同样,武汉的珞珈山原名珞珈山,“珞珈山”与“珞珈”谐音,寓意珞珈山建校之难。

三。武汉地名与地域文化

地名是文化的镜像和载体,它随着文化而变化。地名的命名总是有其独特的由来和含义,总是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民族风俗等密切相关。武汉的地名充分反映了武汉的地形、水文和历史文化特色。

1.武汉地名与水文地形

众多的湖、湾、墩、桥,约占武汉地名的13%。武汉被称为“百湖之城”,许多湖泊和河流几乎占据了武汉的整个区域。包括桥、口、渡口、湾等地名很多,也反映出武汉水系比较发达。许多带有桥墩、梯田、梯田的地名表明,由于湖泊众多,人们为了避免水患,需要在湖泊周围筑堤,以土为墩建造房屋,形成聚落。多处“田、坝、平原”表明武汉地处江汉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人口集中,聚落密集。

2.武汉地名与移民文化

武汉地名成了“江西填湖广”的“活教材”。对比其他城市的地名,我们发现武汉地名中姓氏较多。这些姓氏大多从明朝就有了,祖上多是江西人,如杨家湾、友利村、马家庄等。这与明末清初达到高潮的人口迁移有关。“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就是对这种地名现象最好的注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宗族和家族观念,武汉的山水地理环境为血缘群体独立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3.武汉地名与历史传统

3.1荆楚文化

武汉是荆楚文化的心脏,是荆楚文化的重要传承地,这一点在地名中也能看出来,体现了荆楚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如经典故事,如与高山流水有关的“钟家村、琴台路、尹稚路”,与楚庄王有关的“罗家山、顾家山、清河桥”。

3.2三国文化

武汉在三国时期属于吴国,被称为夏口。苏轼的《赤壁赋》中“东望峡口,西望武昌”的峡口就是武昌,也就是现在的鄂州市孙艺程县。至今,武汉的地名还带着三国的印记。

与关羽有关的:卓刀泉、西马街、藏马洞和关帝街。

与鲁肃有关的:庐山、庐山、白马洲、鲁肃湾等。

c与三国故事相关的:如诸葛姬凤台,刘备焦天台等。

4.武汉地名与世俗文化

一个城市的街道、大道多由官府、文人命名,小街小巷多由村民随意命名并流传下来。这样的地名往往能体现城市的世俗文化。如界条街、杨泊基湾、王麻子河、光土岭、新吴雄等。,虽然名字不雅,但反映了武汉人直爽的性格特点。如任守利、升官渡、平安路等。反映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5.武汉地名与时代发展

比如与辛亥革命有关的一系列地名,如首义路、全敏路、民生路等。梅父路、巴黎路、杨园、渣甸路、竹乡等地名的演变与殖民统治有关。进入新中国后,前进村、向阳村、跃进村、宏伟村等具有浓郁时代气息的地名在武汉也很常见。由于近年来武汉与台湾省的密切交流与合作,出现了大量具有台湾省市县专有名称的地名,如台北路、高雄路、澎湖路、马祖路等。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地名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既定语言符号,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地名和语言学的关系显而易见。通过总结地名的结构形式和命名方法,可以归纳出武汉地名的命名规律和武汉的地域文化特色。

地名是时代的象征。地名往往随着自然环境、时代变迁、人口迁移、科技发展、经济进步、文化繁荣而变化,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不同的地名。但另一方面,地名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往往滞后于自然地理和人文社会的变化。武汉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做好地名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助于保障城市系统内信息交流机制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城市地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有助于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升华。一方面要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能改的尽量不改;如确需更名,应认真掌握武汉地名命名规律,进行科学论证;无论改名与否,都无法割断历史文化血脉。另一方面,努力解决一个地名重名、多种写法的现象,做好地名标志和地名工具书的编纂工作,实现武汉地名“数字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