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名人事迹
郑毅从小学习刻苦,勤奋上进。祐四年(1052),湖北中举,次年进京赶考,中举殿试第一名。此后,周琛(今河南淮阳)任判官,荆南(今湖北江陵)和开封府知府。后以杜挚判官的身份入朝,入集贤院,主持皇帝府志的编撰,起草圣旨,享道。
郑义反对奢侈,生活节俭。宋英宗登基之初,朝廷动用国库修建了治理赵勇陵墓的大型工程。郑毅写了一封信,说目前国家紧缺,连军饷都难以支付。结果,连有钱人都抱怨。并称赞前朝皇帝勤俭爱民的举措。他还批评了许多官员的旧过剩和多余的政治。他还主张开辟道路将有利于治理。有些意见得到了英国教派的赞赏,有些则没有被采纳。
熙宁二年(1069),宋神宗以王安石为宰相,推行新法。郑义批评新法,那些对他有仇的官员把他当成司马光的帮凶,于是罢官。直到建议陆承教宋神宗要谦虚,并抱怨他,他被调到当地的法官。
在开封府,郑义与王安石的分歧加大,矛盾越大,激怒了王安石。在他的任期内,平民余兴与他的妻子谋杀了一名妇女,但未能根据新的法律处理。王安石以此为借口,将他调离开封,降为侍者,享受七品,做了杭州知府。不久,调任青州知府。此时青苗法正在实施,郑义痛心地说:“我只看到青苗法的危害,但我实在不忍心看到无辜的人去触碰刑法。”因此,他以生病为由辞职退休。
郑毅是一个清官,家境贫寒。他死后,无法下葬。棺材在庙里呆了10年,直到周守腾被任命为安州知府,才出面下葬。几年后,郑翼之子郑宣仪带领家人从安陆回到宁都,帮助祖先安葬在县城西郊渭北岭。
郑毅擅长诗文,宋史称其为“瑰丽工整之诗,出乎后辈意料”。著有《云溪集》三十卷,《故事笔记》一卷,《幻云居诗集》一卷,与世并行。
位于大余县东北10公里的丫山,雄峰青翠,云雾遮雾。山上有灵岩寺,建于南唐,兴盛于明代。是江西、广东、湖南三省交界的著名佛教圣地。
1528年,王阳明作为赣南总督,在南安总督军务,劳累过度。经朝廷批准,暂时回到浙江余姚老家养病。乘船到青龙镇时,病情加重,死在船上,享年57岁。
赣南民间流传着一个神奇的传说。1528年,王阳明因病回国,从南安县乘船到达青龙圩时,突然弃船返回庐山灵岩寺。在他到达雅山之前,寺庙里的一个和尚快要死了。他命令僧侣锁上他的僧侣的房间,不要打开它。他只是说,“等我一下。”王阳明来到这里看到和尚的房间关着,很奇怪,就问和尚。僧人告知禅师的指示。王阳明笑着说:“等等我。”他命令僧侣开门。他在室内的书桌上发现了一本书。他拂去灰尘,翻开书,轻声读道:“57年的王守仁,打开我的钥匙,拂去我的灰尘。如果问过去,开门的人是封闭的人。”王阳明当天回到船上,病重。57岁死在青龙镇河里的船上。
虽然民间传说是假的,但它能从某个角度反映人的心理走向。
为什么王阳明的形象能如此深植于赣南大地?王阳明,本名王守仁,男,1472,浙江余姚人。他是明代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因为他曾经在家乡阳明洞盖了一所房子,所以被世人称为阳明先生。在明郑德时期,他担任赣南总督为右都,治理动荡不安的赣南。他率军转战赣南和闽粤湘边界一带,打了许多漂亮仗。在南安(大余)、衡水(崇义)、通港(南康市唐江镇)。客家话的“通港”类似“塘江”)等地创造了以少胜多、速战速决的战例,显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他文武双全,是中国历史上的人才。当时赣南全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他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广泛传播自己在哲学和文学方面的独到见解,促进了赣南文化的发展。一直有“赣州话是王阳明教的”的说法。是真是假,无从得知。从理论上讲,一个人教一个城市几万人使用的方言似乎是不可能的,但王阳明确实采取了各种措施在赣州城推广“官话”,使发音非常接近普通话的赣州方言得到统一和推广,成为今天赣州城市民日常使用的语言。阳明先生虽然早在500年前就去世了,但他用赣州市民常用的口语为自己保留了一座无形的丰碑。
历史上,宁都素有“文学与诗歌之乡”的美誉。为什么会有这个名声?唐宋以来,宁都文人辈出。据史料记载,从唐代到清末的科举考试中,共有125人考上科举,其中中状元2人,探索者1人。然而,宁都“诗国”的真正起源,与南宋著名诗人曾密不可分。在历史上,曾有“诗圣”的美誉。
曾,宁都梅江人,南宋著名诗人。今天的《中国作家词典》和《中国人名词典》都有介绍。
曾渊是曾兴宗的孙子。曾兴宗是南宋庆元五年(1199)的特科进士,后升任广东肇庆人。他自幼潜心理学,师从著名理学家朱,朱非常重视他的学术,称赞他“清正廉明,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后来被朱降职处分,丢了官职,回到宁都,领着家人隐居在金井山西侧的云游谷。在悠悠谷,他在盖房子里讲课,在那里他教啊教。因其名,天下学者云集。
曾从小聪明、善解人意,长大后表现出很强的学识和才华。他很受祖父曾兴宗的欢迎,深受弟子们的尊敬。后来,因为避开了钟灵毓秀的混乱,我认识了戴复古。戴复古,浙江绍兴人,一生忠于古代学术。他师从当时著名的林静思,受到著名诗人陆游的崇拜,所以以诗著称。他喜欢周游世界名山,经常在金井山沟里来来回回。曾认识他后,两人谈过去,谈现在,无拘无束,无所顾忌,成了知心朋友。他们经常一起研究文学,写诗并致力于研究诗歌,然后他们一起组成了“江湖诗社”,影响很大。由此,宁都掀起了一个诗词歌赋的高潮,人人以诗词歌赋为荣,一大批诗词问世,蜚声海内外。这也是宁都被誉为“诗国”的最早由来,曾也被世人誉为“居安思危的诗人”。
南宋少定四年(1231),曾源在第一次考试中得了一个名次。但他是一个人造的气质诚实率真,不入俗,无意在官场上进。回城后与叔父曾益之合作,集资修建县城梅江镇城墙,以保水土,令当时百姓感激涕零。当时他家住在梅江镇南福民内乡(现在按门牌号统称小东门,县工商局斜对面,东有七贤祠,西有中山街,是一条窄而短的巷子)。因曾和弟弟元成等一批诗人经常在弄堂里构思作文、吟诗、唱歌,弄堂就叫构思巷,又称巷。
宋保佑年间,曾源离开县城梅江镇,隐居苍山,自修“万松亭”,与家人一起耕种自己的粮食。他虽穷且老,却潜心写作,一生创作了《苍山诗集》《诗选》等大量诗歌,深受国内诗人推崇,一直视他为宁都当地盛行诗坛的奠基人。
客家罗牧,本名凡牛,号云安、牧羊、竹溪,清初著名山水画家之一。明二年(1622)生于宁都县调风乡,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享年83岁。他不仅是清代著名画家,也是江西著名的山水画家。曾被“扬州八怪”誉为“一代画家”、“江西杰出画家”。他的画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被称为“一品”。
罗母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的父亲罗必元是一个贫苦的农民。明末清初,刁峰素有“富商渔县”之称(因富商众多,当地许多人称刁峰为刁州县)。罗牧虽然出身贫寒,但艰难的家境并没有压垮他,反而激发他从小就树立了改变现状的志向。由于他从小聪明好学,又尊重传统儒家“尊古道重情谊”的伦理观念,真正走出了困境,成为清初著名的山水画家。
罗牧十多岁的时候,从刁峰来到县城梅江镇,想找个老师。经人介绍,我第一次向舒威学习绘画。舒威,梅江镇人,诗人,擅长书画,是当时宁都著名的画家。舒威经常称赞罗穆的勤奋和对法律的精通。罗目深受舒威的影响,桀骜不驯,不落俗套,常醉不顾古今,纵情奔放,导致其性格豪爽不拘小节,一生好游好友。
顺治乙酉年(1645),清兵攻陷南昌时,罗穆24岁。那时候他已经结婚成家,学画七八年了,画技也越来越成熟。然而,他对此并不满意。他经常与魏和林诗艺谈天说地,吟诗作赋,以提高自己。并向林诗艺老师学习制茶技术。因为喜欢喝茶,所以对教育系统茶技术很感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他学会了泡茶自饮和出售。这为他后来的旅行生活提供了经济来源。顺治八年(1652),为了谋生和留学,随家人迁居南昌。在南昌,他交游甚广,结识了明遗民中的许多文人画家,如当时的著名画家徐世朴,受益匪浅,画艺进步很快。康熙三年(1665),罗牧44岁,举家迁居扬州,在扬州结识了当时著名画家云等多位画家。他们有相同的技能,相同的想法,互相尊重。不久,由于时局动荡,罗母很快搬回南昌居住。这段时间,他经常去北兰寺与一个叫莲雪的和尚见面,谈论经学和绘画,并在和尚的介绍下,开始与一些官场文人交往。当时的八大山人经常去庙里做壁画,所以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论儒家经典和绘画,或者写诗唱歌。在此期间,经江西巡抚推荐,被皇帝授予“余处士”称号。
罗穆的绘画活动主要在顺治、康熙年间。早年师从学习绘画技巧,后又继承了著名画家黄、董其昌的绘画方法。他的画空灵、优美、充满笔墨,风格独特。他的花鸟画、人物画和山水画造诣很高。据后来的专家说,他的山水画有三个特点:一是有皱纹、细长、严谨;二是用笔粗糙,墨色鲜艳;三是朦胧诗的“米氏云山”风格。因此受到专家的称赞。虽然当时罗牧的绘画造诣很高,对艺术的态度严谨,对诗歌也很熟悉,但他一生谦虚,并不以此为荣。由于家境贫寒,他有时会画一些屏风画出售来贴补生活,所以他的画流传很广。如今,江西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日本等国内外许多机构和个人收藏了他的画作。
罗母在南昌时,住在风景秀丽的东湖百花洲。他还作画泡茶,经常邀请一些南昌文人画家聚会,或吟诗作画,或切磋技艺。当时著名画家徐士普有诗说:“彩笔常挂梦里,十年后见头。”云山是无常大师,更别说卖给谁?“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罗慕越来越痴迷于山水画的创作。为了弘扬当时的画坛,他还和八大山人组成了“东湖书画社”。因为他在当时“相当有名气”,很多人仰慕他,所以他和八大山人成了“东湖书画社”的主要领导。当时参加书画会的都是南昌的著名画家,如黄庭坚书法近人的,董其昌书画的熊秉哲,彭、李任、蔡、屠秀、闵应泉、齐、、吴文炯等人。他们以雅集为友,相互学习,发掘艺术趣味,丰富和提高了自己的艺术情操、艺术追求和艺术水平,形成了江西画坛的画家群体。
罗牧在画坛的成就和地位影响很大。除了江西省,还有江淮地区的画家,他们的绘画技巧和风格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形成了罗牧山水画派...《中国绘画史》和《中国画家大辞典》记载和介绍了罗牧的绘画成就。
江西画派的开创者罗牧,是客家人的骄傲!
李贻庆,宁都临池京山人,唐代从陇西迁居江西,是李始祖的后代。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乡试后试画贡品,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试作秀才。“西川进士出身。我在河南任府医、户部主事,调任外交大臣,升大夫衔,掌管江南道督御史、裂寺邵青、光禄寺邵青,巡察台省。C段会尽量给考官加三级,记四次。”他退休时六十八岁,淡泊名利,七十多岁去世。他是客家人的圣人,也是官员的典范。
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4年),李义清奉命巡察台湾省,时任江南监察兼学政提督。他上任后,首先惩治了一批贪官,为人民消除了祸害。然后他把不好的政治去掉,减租减息减税,减轻人民负担。同时,倡导为官清正,是台湾省新的政风之一。
他在巡视台湾省时,不仅主张整肃官僚,振兴教育,发展农业,而且还和督军、总指挥官一起,以北至基隆,南至高雄为中心,加强海防建设,提高抵御外敌入侵的能力。
他从俸禄中拿出六百两银子,建了海丰、崇文两个书院,亲自授课。从识字教育到诗词礼仪和农耕纺织,他实行的是学以致用的教育方针,被史料誉为“士无不为之振奋”。
他不仅从家乡宁都聘请了一大批农业和手工业的能工巧匠,还从外地引进了水稻、甘蔗等农作物的优良品种到台湾省,全面深入地推广了先进的生产方法,也改变了台湾省人原有的生活方式。
以前台湾省的人把甲鱼尊为“神”,让它们糟蹋庄稼,不问青红皂白。自从他亲自捉龟,让厨师精心煎蒸,并安排“龟宴”招待客人后,爬草害虫成了台湾省人的美味。
他爱民如子,能够如实向上级报告临海的严重飓风灾害,督促减税,都是理所应当的。所以台湾省人民还在台北建了一座“景山寺”,让他享受四季祭祀,一直烧香至今。他的精神和功绩将永远留在台湾省人民的心中。
认识李义清之前,他曾在黄陂和杨怡的文昌阁任教。
有一点可以用李一清与谢的深厚姻缘来解释。谢氏家族的始祖谢,住在刁峰桂福坪,这里是李义清在讲学并返回临池的必经之地。除夕那天,李一清回家过年,过了谢的大门,已经是夕阳西下了。眼看天色已晚,谢主动提出把毛驴借给他,好让他早点回去赶年夜饭。
虽然很熟悉,但李一清总觉得不好意思。更担心的是,如果我不能及时归还耽误别人的农活。谢知道了他的想法后,就告诉他,“没关系。回到家,你只要放开缰绳,驴子就会认路,自己回家。”李一清见他说的是实话,就上了驴,去吃团圆饭。
回到家,李义清总是害怕驴子会走丢。他没有放开缰绳,让它回去。而是加了足够的草料,让驴长得又肥又壮,吃了“七种汤”回到私塾才把驴还回去。从此,两人的友谊越来越深,一个绅士和一个农民成了朋友。他考上进士后,李一清没有忘记把翁和宝刀送给谢留念。
后来,谢把儿子谢收养给了弟弟谢明江,这把宝刀也跟着杨仪走了。民国时期,它是在谢的家里见到的。宝刀非常锋利,刀柄上镶嵌着许多宝石,闪闪发光。所以村民谎报这是一把“上面的剑”,所向披靡。孕妇难产时,往往会求助。刚开始好像还行,后来就不行了。据说是因为血液中被污染造成的。
谢是一位学者,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但他是一个不幸的人。他唯一的儿子英年早逝。夫妇俩死后,包道消失了。后来,有人寻找包道的下落,只看到一把生锈的钝刀,没有刀鞘,只是无用的废铁。
虽然失传了,但李一清以“姐夫”的名义为杨东山、义镇西谢家所作的《壬辰序》将永远流传下去。
他在序言中说,“今天,有许多门户是为了激烈,尤其是王谢。”他称赞说:“剑川(谢)的历史是精神上的丰功伟绩,历史更是数不胜数。”“瓜开满花,散落一地。这也像昆仑之水。九弯入华,分支而行,四织而散。应该是星和轴无处不在,能量无处不在!”这也是中国人的真实写照。
作为客家人,我们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一家人。这对来自台湾省的石狮子仍然生活在李义清的家乡林池。他们是台湾省人民的忠实使者,永远不会离开。
民族英雄戚继光的祖籍在哪里?这是历史学界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近日,新发现的清代光绪年间涪江祁氏族谱(以下简称《祁氏族谱》)以及围绕这一问题的调查,揭开了戚继光祖籍和远祖的神秘面纱:戚继光祖籍为江西省赣州市赣县沪江乡下伏村,其第六祖由下伏迁居山东,戚继光是赣南客家后裔。
根据戚继光在山东的记载,戚继光的祖先只能追溯到他在山东蓬莱的前六代,即戚祥——戚斌——戚贵——戚建——戚宁——戚景通(戚继光之父),而戚祥之前是空白的。根据夏府祁氏族谱,祁氏前六代分别是:始祖:祁文生(崇四郎);二:李中、钟贤、仲恺(无皇后);三:元海、元大;四:傅隽(袁达子);五:亦庄;六:明德(此处族谱注:“明初在荣立功,迁居山东邓州。”)
我们认为夏府祁氏第六祖祁明德是戚继光的第六祖。根据四点,第一,两地血统相连。蓬莱戚继光家族的祖谱在六祖戚祥之前不详,夏府戚家(明德支)的记载在六祖明德之后中断,确切相连。其次,迁移时间是一样的。齐明德“明初立功,迁山东邓州”,“参军”时间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大致如此;第三,他们搬到了同一个地方。据明代《戚继光传》记载,戚继光的祖先“史登州卫指挥事务”,祖先迁居后的定居地是山东登州,也就是蓬莱。齐家谱记载明德“迁居山东邓州”,两者相符。第四,迁往山东的原因是一致的。所有关于戚继光祖上迁鲁的记载,都认为迁鲁的原因是齐立了战功,而《齐家谱》中的记载是“战功”,这是完全一致的。
当然,如此多的雷同和一致,不能简单理解为偶然的巧合。
另外,调查得到的资料可以直接证明戚继光与夏府祁氏的血缘关系。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第一,家谱资料的证据。第一,根据齐彬《齐氏族谱序》记载,康熙七年,他在夏府遇到一位祖上是齐氏的通州长者。长辈说:“我小的时候,戚将军跟随来京,住在我家,对我父亲说:‘我祖上去了州府一辈子,尔祖荣设了边防。虽然他们今天不一样,但他们是一家人。”“因此,他断定戚继光的祖先来自夏府祁氏。第二,根据熊丙哲《国子监传》中记载的祁氏族谱:“遇老轻者,与赣州祁氏有关...他们年轻时遇到齐包公也是一片云,同祖分家也是一片云。”证三:李玮《祁氏族谱序》:“明嘉隆有循太保之光者,为祁氏新书立下大功,亦为涪江子孙。”
根据这些记载,戚继光本人认为他与赣州下府戚家的后代是一个家族的,是同宗分宗。清代著名学者李玮明确指出戚继光是涪江后裔,证明戚继光与下府戚家有血缘关系,祖籍是下府。
第二,祠堂对联的证据。祠堂前堂仪门两侧墙壁链接中堂:太保新书保家卫国,西江争光中华。祠堂中殿石柱对联:莲学人崇尚尚武精神,缅怀先人,承袭先人记载,助其管理经学,是民族荣耀。
第一联中的“太保”指的是戚继光的官名,“新书”是戚继光写的军事著作。二联中的“实纪”和“新书”指的是戚继光的军事著作,即《练兵实纪》和《纪新书》。祠堂建于元明时期,距离上次重建已有百年。上面的对联庄严地刻在祠堂的墙壁和柱子上,说明夏府祁氏家族对此早有共识,即戚继光是夏府祁氏的后代。
第三,调查口碑信息的证据。近日,由江西赣县CPPCC率领的“戚继光祖籍考证工作组”赴山东蓬莱市进行调查考证。这次调查不仅得到了当地CPPCC和戚继光后人的大力支持,而且获得了重要的佐证材料。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戚继光的第11代子孙齐赵华说,他小时候,祖先告诉他,他真正的祖籍在遥远的南方的前州(古称赣州)。这是戚继光祖籍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口碑信息。不可能是空穴来风,而是来源于祖传说法。这有力地说明了《祁氏族谱》中所载戚继光与赣州下府祁氏后裔为“同宗”的说法不假,说明下府是戚继光的祖籍,这一点得到了戚继光后代和下府祁氏双方的认可。在戚继光祖籍研究中,两地资料相互印证,戚继光祖籍在两地的世系得到了衔接,填补了戚继光远祖活动不详的空白。
戚继光祖籍研究的这一新进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在历史研究方面,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继光祖籍的新发现显然对研究这样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在客家研究中,客家研究日益成为“显学”,而在客家研究中,客家历史人物(包括客家后裔)的研究是重要内容之一。戚继光祖籍和客家后裔的认定,无疑为客家研究增添了新亮点;第三,在推动赣南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赣南是客家宗族形成的摇篮,是一块“古往今来圣贤辈出的土地”。赣州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戚继光祖籍考证的新成果,将大大提高赣南的知名度和文化品位。同时,通过宣传推广,还可能掀起一股“戚继光祖籍旅游”热潮,从而推动赣南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