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
中国的服装和中国的文化一样,是各民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而产生的。自汉唐以来(公元前206年-公元907年),特别是近代以后,吸收和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演变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一整套所谓中国服饰文化。
清代(公元1644-1911)男子的服装以长袍马褂为主。在清朝,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女性以穿长袍为主,汉族女性以穿衣服和裙子为时尚。清代女装的款式和品种越来越多样,有背心、裙子、大衣、围巾、腰带、眼镜等。
旗袍,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脱胎于清代满族女性服饰,并由汉族女性吸收西方服饰样式不断改进而定型。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中国旗袍流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比如领子完全摆脱了旧式,充分展现了女性的体态和曲线之美,正好适合当时的时尚。后来旗袍也流传到国外,被其他国家的女性穿着。
地毯
中国从咸丰十年到同治十年(1860-1871)开始生产地毯。地毯图案设计出现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20世纪初,中国地毯在图案设计、色彩设置和工艺三个方面逐渐成熟,并在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地毯。
中国地毯标准体系:
地毯图案的基本构成主要体现在:内层图案的布局主要占据地毯的中心,四个角用等边三角形角云装饰,地毯的外侧由小边和大边包围,地毯的边缘是一个窄圆,没有任何装饰。
清代地毯(公元1644-1911)。它主要用于宫廷礼仪,皇帝和北京官员家庭以后的生活,少数用于民间喜庆活动。
中国地毯图案的花纹和纹饰以华丽、庄重、色彩淡雅而不媚俗著称。1920之后,中国地毯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树枝和艺术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