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中对典韦评价这么高?他真的好吗?

典韦用了两个字来形容就是“勇猛”,他坚守营门,以死报恩的勇敢精神着实赢得了后人的赞誉,尤其是经过演义的渲染,典韦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但是,要说史书对典韦的评价很高,也不尽然。毕竟典韦只是当年曹操护卫的一个将军,有护主的功能就不错了。但比起那些率军四方,在外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史书自然不会给典韦太多的恭维。

翻阅史料,对典韦评价最高的或许就是陈寿所说的:

“储旭和典韦是左右,也是韩的樊哙。”

陈寿能把典韦、储旭与汉初的樊哙相提并论,可见他对他们的肯定。但说到典韦和储旭,典韦可能更深入人心,往往一个人可以通过对比凸显出来。这也是“史书对典韦评价如此之高”的“错觉”。历史上的典韦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多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忠诚和勇气

《三国志》中有典韦的记载:

“身材魁梧,大队不凡,对任侠有兴趣。”

典韦,汉末陈留纪,出身贫寒,勇武有任侠之心。他曾经为他的好朋友而战,杀了当地的豪强,典韦也因此而逃亡。

当董卓陷入困境时,太守张淼和曹操联合建立了一支反董的起义军。典韦加入义军,张淼与曹操决裂后,典韦开始正式追随曹操。典韦起初隶属于曹操手下大将夏侯惇,因与夏侯惇战功卓著而被拜为司马。在曹操征讨吕布之际,典韦表现出极大的勇气,深得曹操器重。之后曹操拜典韦为太师,把典韦安排在身边,让他指挥自己的秦冰,负责自己的安全工作。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南征张绣,张绣在开城投降。然而,曹操在张绣反叛,因为他强迫张绣的姑婆。当趁曹军不备突然袭击时,典韦带领几十人拼死一战,确保曹操安全撤离。据《三国志》记载:

魏在城门口厮杀,贼不得入内...魏双带两贼杀之,余贼不敢上前。”

这个描写在言情中更是精彩,从肉搏战到最后的死亡,表现了典韦忠义、勇敢、护主的精神。

死后的荣耀据史书记载,曹操得知典韦死讯后痛哭流涕,并雇人偷偷取回典韦的尸体,亲自为典韦哀悼,并送回襄樊安葬。曹操之后,每次经过香邑,都不忘以狱礼祭奠典韦。典韦有个儿子叫典满,曹操时代叫司马。在曹丕时代,因为怀念典韦的工作,被封为山海关侯。

据《三国志》记载,曹芳继位后,表彰了一批昔日英雄,列在祠堂里。主要人员是曹操时期的文武功臣,但曹操的护卫典韦也入选了。有意思的是,与典韦同时为曹操保驾护航的储旭并不在其中,可见曹氏后人对典韦的感激之情。